首页期刊导航|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李应乐

双月刊

1672-2914

xysyxb@263.net; xysyxbwk@126.com

029-33722853

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文林路咸阳师范学院内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咸阳师范学院学报》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咸阳师范学院主办的教育类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突出师范性和地方性特色,传播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弘扬民族优秀科技文化,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和文风,促进我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以咸阳市秦都区为例

    郭垠杉姚波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命题.以咸阳市秦都区为例,分析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探讨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以及各动力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资源、政府、产业、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创新发展等角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新机制,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经济高质量发展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动力机制

    中国近代农学会的创建与发展

    仪德刚吴欣颖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变我国落后的农业,戊戌变法时期国内学者已开始创建近代农学社团.以上海农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华农学会为中心,梳理我国近代农学会的发展历程和各学会的主要活动,分析各学会的宗旨、成员学缘、学术交流等,明晰我国近代农学会发展的特征.我国近代农学会的创建加快了先进农学知识在国内的传播,对当时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近代中国农学会创建发展学缘关系

    《博物新编》物理学术语在晚清的流传

    辛峥岩聂馥玲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清西学东渐以来,概念的表达与传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术语的翻译与规范,选择合适的中文译名就显得尤为关键.自1807年马礼逊来华,此后百年间在中外人员的努力下,中国科技译名也逐渐统一.1855年出版的《博物新编》是当时西方传入中国的第一本综合性科学著作,其作者合信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下,在最大限度利用旧有词语并赋予新义的前提下,"间作以新名"创译出一系列新物理学名词术语,其中"气压"是合信在《博物新编》中创译,并且随着中国科技名词术语统一的不断筛选流传后世.

    《博物新编》物理学名词合信术语翻译

    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实践与经验

    黄晓月屈潇影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解决生存问题、赢得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通过制定植树造林计划、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探索科学护林办法、颁发植树造林政策法规、宣传树木保护方法等方式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在思想教育、发展理念、人才培养、法治思维、资源开发方面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现实借鉴.

    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生态环境保护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对"二流子"的改造

    罗淑宇李红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存在为数颇多的"二流子"群体,他们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经济建设,不利于边区的政权稳定与发展.边区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对"二流子"展开全面改造,使其从游离于社会主流的"旧人"转变为参与边区建设的革命性力量.深入研究边区政府改造"二流子"的成功举措及经验,对于当今推动乡村建设和加强乡村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陕甘宁边区"二流子"改造

    西部地区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韦仁忠韩昊冉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的数据(CFPS2018),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式分析了西部地区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类型、教养监管场所、亲子互动频率与其学校适应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三者分别从不同维度影响着西部地区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1)母亲外出务工与母亲未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在学业适应上差异显著,母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学习态度略优于母亲未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2)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在学业、行为、情绪适应三个方面均略优于走读的留守儿童;(3)亲子互动的频率对留守儿童的行为适应有着显著的正效应,但要适度.

    西部地区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影响因素

    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厌学的关系

    安龙韩子怡祁浩轩徐波...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厌学情绪之间的关系,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厌学问卷对陕西关中地区的43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教养方式各维度与青少年厌学情绪均呈显著负相关;男生在厌学情绪、厌学性格和厌学行为等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城市比乡镇和农村学生更加厌学;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加厌学.未来可从加强家校合作、促进情感沟通,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转变教育观念、关注个性化需求等方面入手解决青少年厌学问题.父母双方在管教孩子时要态度一致、严慈相济,方能促进孩子的学习.

    教养方式青少年厌学家庭教养

    新课标"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研究综述

    谭炜雷冬平
    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的相关研究文献检索发现,"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现有的研究成果具有下述特点:在价值研究上,主要发掘任务群的核心素养价值和文化价值;在设计与实施研究上,主要探究语境对于语言积累的关键作用,辨析积累与梳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该任务群的实践意义;在特征研究上,重点突出任务群的基础性和进阶性特征.针对该任务群价值研究脱离生活、实践与设计研究融合度有限、自主性特征研究不足等问题,未来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研究应立足于"回归生活"思想,深挖生活价值;以学习任务群"双栖性"特质为依据,强化实施联系;坚持"立德树人"课程理念,提炼自主性特征,以此提高该任务群的研究层次,并以研究成果引起学界对义务教育阶段语言教学的关注与重视.

    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汉语教学新课标

    中学化学教材比较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陈烨彤尚永辉马琳谢雨欣...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知网2000-2022年中学化学教材比较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化统计法和文献计量研究法,借助CiteSpace软件为分析工具,对相关文献的年度发文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化学教材比较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热点集中于不同国家、国内不同版本、新旧化学教材、教材内容及内部结构等方面.通过辨析可视化研究结果,针对中学化学教材比较研究提出增强教材比较研究的实践性、协同性、新颖性和研究全面性等建议.

    化学教材比较比较研究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

    化工职教师范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杨连利张卫红孟小华孙智慧...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化工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果.化工职教师范生是我国化工职教师资的重要来源.培养既具有师范教育能力,又具有职业教育能力,还具有优良职业德行的化工职教师范生是发展高质量现代化工职业教育的需要.文中阐述了目前化工职教师范培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化工职教师范生培养的质量.

    化工职教师范生培养存在问题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