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孟楠

双月刊

1000-2820

xuebao@xju.edu.cn

0991-8585177

830046

乌鲁木齐胜利路14号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Xinjia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强调学术性、思想性和创新性,特别注重立足新疆,面向全国,既充分体现本校和新疆的区域特色,又致力于促进学术的交流和繁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多维阐释

    陈胜锦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智慧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经典马克思主义镶嵌的民族基本观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民族治理智慧以及革命、建设、改革各历史时期党的主要领导人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分别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出场的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和历史逻辑。明确了民族工作的战略定位、廓清了民族工作的价值旨归、提出了民族工作的建设理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内容布展的系统性阐发。多维致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对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有着深刻的现实启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筑牢民族工作的政治基石;殚精竭虑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夯实民族工作的物质基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稳民族工作的制度基座。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理路研究

    杨清葛瑞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历史与现实,理念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文章从历史维度分析大一统理念到大一统格局,天下归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脉,中国各民族在共同的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中不断共生共存共享,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从理论维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融合理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源;从实践维度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成效。从历史、理论、实践三个维度学理性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发展路向,努力构建学理依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体系,为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基立根,切实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生铸牢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进程、特色范式、实践路径

    杨磊李锦鑫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历史交汇融合中产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一个民族没有现代化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经历了初步酝酿、觉醒探索、稳步推进、快速跃升四个阶段,呈现出以人口规模巨大为强大动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本质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为鲜明特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必由之路、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格局担当的特色范式;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实现中华民族人口现代化、形成现代化经济模式、建设现代文明、创造现代化生活方式、保障国家与民族发展安全,从而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特色范式路径

    "中国少数民族构建"议题的讨论及启示——基于少数民族相关研究的考察

    王江成李怡婷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中国少数民族的形成,国内外学界主要存在"构建"与"原生"之争。国内有学者进行了"第三种"阐释,并体现出多学科的差异。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理解少数民族的"构建性","族类群体"在近代以来的"转换再造"是对西方构建论"凭空杜撰少数民族"和国内学界传统认知中的"少数民族历史上就有"的超越和发展。承认少数民族的构建性不是要否定少数民族的族类历史,而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中国民族结构、民族格局的现代演变和生成过程,学会用动态的思维理解民族现象,进而更好地落实当前所开展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少数民族"族类群体"少数民族构建民族识别中华民族

    蒙元时期新疆、中亚驿道新论

    张龙海
    3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蒙元时期,新疆、中亚驿道的兴衰与当时的政治局势和军事活动密切相关。帝国早期,漠北通往中亚的驿道经过阿尔泰山。失里吉叛乱后,此道受阻,忽必烈开始在畏兀儿地区修筑驿站。后来,该地驿道安全受到海都叛军集团的严重威胁,忽必烈转而扩建塔里木盆地南缘驿道。蒙古诸汗国约和后,新疆、中亚各驿道相继复兴,直到1347年开始走向衰落。新疆、中亚道路的畅通几乎贯穿整个蒙元时期。诸汗国不和时,欧亚大陆物质文化交流的发展并没有受到阻碍。

    蒙元时期新疆中亚驿道

    论拉达克国王策旺纳木扎勒与清廷的关系——以乾隆朝满文档案《叶尔羌办事大臣期成额等奏图伯特伯克策旺纳木扎勒遣使呈报爱乌罕屯兵事宜折》为中心

    内玛才让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乾隆朝满文档案《叶尔羌办事大臣期成额等奏图伯特伯克策旺纳木扎勒遣使呈报爱乌罕屯兵事宜折》为中心,结合现有藏学研究成果,首先对拉达克王国地域界定进行简要阐述;其次考述策旺纳木扎勒的身份;再次对满文文献内记载的有关策旺纳木扎勒通过叶尔羌办事大臣处与清廷的互动进行梳理,并对一些人名、地名等进行考证;最后论证总结乾隆朝清廷在处理与拉达克国王及王国关系问题上的基本准则。笔者认为,通过以乾隆朝满文档案为基础,挖掘、分析、论证文献内记载的珍贵历史线索,研究乾隆朝拉达克王国与清廷的关系,对于今天我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涉及与中亚、南亚关系等方面,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战略意义。

    满文档案拉达克国王策旺纳木扎勒清朝关系

    刘锦棠与金顺关系考述——晚清新疆官员关系个案探析

    李芳芳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抚、军关系一直是晚清新疆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首任巡抚刘锦棠与伊犁将军金顺的关系演变多有其特殊性。刘锦棠与金顺相识于金积堡战役,此后在稳定新疆北部局势中有着多次密切合作。两人的分歧起源于乌垣城敌粮分配不均,且未能化解,经过大河沿防务与伊犁善后分歧之争,两者关系破裂。新疆建省后,刘锦棠向清廷揭露金顺在伊犁营勇哗变及大西沟匪患问题上的谎报、瞒报行为,致使金顺被迫离任。两者关系的逐步变化受多重因素影响,新疆政治局势的变化是导致刘锦棠与金顺关系逐步恶化的关键,清廷在处理双方分歧时的不当措施、西北官场局势及人物性格影响了两者关系走向。

    晚清时期新疆建省刘锦棠金顺

    土耳其在中亚地区软实力的发展及局限

    汪金国杨忞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耳其是中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外部行为体之一,中亚也是土耳其外交战略布局中的关键地区。苏联解体后,土耳其积极介入该地区,通过制度外交、文化外交和科技外交等多种路径促进自身软实力的发展,效果显著,有效提升了土耳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改善了其国家形象,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耳其的国际话语权。但是,另一方面,土耳其在中亚地区软实力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究其原因,土耳其自身的中等强国实力无法支撑起其"称霸一方"的雄心壮志;对坚持多元务实外交政策的中亚国家而言,与土耳其合作只是"备选项";中亚地区地缘政治环境复杂,土耳其在该地区的活动势必会受到俄罗斯、美国、伊朗等力量的制衡。

    土耳其中亚软实力中等强国

    俄乌冲突长期化背景下中亚区域互联互通建设新态势及影响探析

    韩隽赵东旭
    7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上贯穿亚欧大陆腹地的主要交通运输路线的形成、走向总因外部势力对该区域的征伐,及势力的消长而发生改变。这既是区域地缘政治结构变化的结果之一,亦是导致特定变化的变量之一。后冷战时期,中亚区域被单一外部势力掌控的可能性持续下降,围绕区域性互联互通建设的大国博弈更加复杂多元。近两年,中亚国家基于自身国家利益提出新的互联互通建设规划,主动性、话语权均有较大增长,并已获得实质性突破。近代以来沦为大陆"腹地"的中亚区域或将因此彻底转变成新的亚欧大陆"枢纽"。究其原因,俄乌冲突长期化所引发的冲击令本区域地缘政治格局调整显著加快,并反映在了包括交通运输建设等诸多领域,目前分析,这对中亚国家利大于弊。

    俄乌冲突中亚互联互通地缘政治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国有经济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布局优化研究

    陈健
    8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新发展格局赋予了中国国有经济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优化中新的目标任务,即要致力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中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基于此,中国国有经济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优化中,应对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任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坚持高质量发展等原则,如此,才能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任务融入中国国有经济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布局优化中,助力中国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共同繁荣发展。同时,还应针对其在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在"一带一路"沿线靶向精准地构建经济利益共同体、风险防范共同体、中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共同体。

    新发展格局国有经济"一带一路"布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