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沙漠与绿洲气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沙漠与绿洲气象
沙漠与绿洲气象

魏文寿

双月刊

1002-0799

dom@idm.cn

0991-2635441,2612069

830002

新疆乌鲁木齐市建国路46号

沙漠与绿洲气象/Journal Desert and Oasis Meteor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6年,是新疆气象局、新疆气象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期刊。该刊立足新疆、面向全国。主要介绍气象科研新成果、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现代化管理经验、气象服务效益、国内外气象信息动态等。该刊自办发行,主要面向气象部门广大业务技术人员,有关大专院校、民航、部队及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的科技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1世纪新疆区域气候暖湿化趋势预估分析

    董思言石英王朋岭韩雪云...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未来暖湿化的预估分析可为区域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提供重要的科学基础.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全球气候模式在3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下的结果显示,新疆地区未来2021-2100年总体呈气温升高、降水增加的"暖湿化"趋势,但这种变化的具体数值和空间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其中SSP2-4.5情景下,相对于1995-2014年,预估2021-2040年新疆地区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2℃左右,年平均降水将增加6.8%.对极端事件的预估结果表明:新疆地区未来暖事件将增加,冷事件将减少;极端强降水事件将增多,且高排放情景下的增加更为显著.对新疆气候暖湿化趋势的预估分析,有助于对新疆地区灾害风险时空变化格局的认识,对农业方面的风险防范也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新疆暖湿化极端指数预估CMIP6

    天山北坡西部雪岭云杉海拔梯度生态弹性变化

    喻树龙郭冬姜盛夏张同文...
    8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天山北坡西部温泉哈夏林区间隔100 m海拔高度采集的雪岭云杉梯度样本的断面积生长量资料,分析树木生态弹性变化.干旱事件是区域生态弹性最主要的干扰因子,高温事件也是干扰因子之一.干扰因子的强度会造成生态弹性梯度特征的变化.在极端干旱年份,哈夏林区梯度生态弹性特征最显著,即中高海拔为强抵抗力和弱恢复力,而低海拔则呈相反态势,并出现生长衰退现象.中旱事件时不同海拔均为强抵抗力和较强的恢复力,高温年份低海拔呈现弱抵抗力和弱恢复力.在发生持续干旱时,不同海拔高度的树木生长均受到遏制,但低海拔衰退强度大于高海拔区域,高海拔区域树木对干旱的适应能力要强于中低海拔.

    雪岭云杉(Piceaschrenkiana)天山北坡树木年轮海拔梯度生态弹性

    阿尔泰山南坡1821-2014年树轮汞浓度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姜盛夏张同文喻树龙范煜婷...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建立阿尔泰山南坡青河地区1821-2014年的树轮汞浓度变化序列,分析气候对树轮汞浓度的影响,并从全球和区域角度探讨了汞浓度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821-2014年青河地区平均树轮汞浓度为1.36±0.28 ng·g-1.树轮汞浓度变化与年平均最低气温(r=0.268,P<0.05,n=57)和平均水汽压(r=0.326,P<0.05,n=57)呈显著正相关,与平均2 min风速呈显著负相关(r=-0.356,P<0.01,n=57),表明气候可能会影响树木年轮中汞的积累.19世纪20年代—20世纪80年代树轮汞浓度呈缓慢上升趋势,出现19世纪50-60年代中后期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2个峰值.20世纪90年代—21世纪00年代初期树轮汞浓度相对平稳.21世纪00年代中后期,树轮汞浓度逐渐下降,可能与各国相继实施空气污染控制法规有关.

    树木年轮西伯利亚落叶松气候变化

    北疆地区城市化对地面气温趋势的影响

    张爱英任国玉薛晓颖索南看卓...
    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前期研究发展的气温参考站数据和分析方法,对北疆地区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和4个代表性城镇站记录的地面气温序列趋势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造成北疆地区城镇站气温序列中城市化影响特殊性的可能原因.研究表明:北疆地区城镇站和基准、基本站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其城市化影响表现为明显的气温负趋势,基准、基本站年平均城市化影响达到-0.05℃/10 a,城市化贡献率为-14.1%,春、夏和秋季城市化影响均为显著的负趋势,秋季最明显,冬季城市化影响表现出不显著的正趋势;乌苏、石河子、克拉玛依和乌鲁木齐4个城镇站年平均城市化影响为-0.19~-0.07℃/10 a,城市化贡献率为-100%~-23.3%.

    城市化影响城镇站北疆凉岛效应绿洲化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在新疆云水资源季节变化特征研究中取得进展

    曾勇
    105页

    1961-2023年新疆区域冷空气过程强度特征

    佟欣怡刘艳张婧莉吴秀兰...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1961-2023年新疆105站日平均气温和日最低气温,24、48、72 h日最低气温降温幅度以及NCEP/NCAR再分析日资料,分析新疆区域不同强度冷空气过程的变化特征,探究影响新疆区域冷空气过程的关键环流因子.结果表明:1961-2023年新疆区域冷空气过程共计发生746次,其中中等强度冷空气过程149次,强冷空气过程136次,寒潮过程461次.新疆区域冷空气过程整体呈减少趋势,21世纪后新疆区域寒潮过程在冷空气过程中所占比率逐渐增加,但寒潮过程年平均强度波动不显著.新疆区域发生强寒潮过程的关键因子是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欧亚冷高压,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欧亚冷高压强盛时,有利于高纬度冷空气南下,新疆区域易暴发寒潮.

    区域冷空气强度指数强度等级新疆

    2023年夏季新疆高温的阶段性特征及环流演变

    曹萌刘精陈颖
    11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候变暖背景下,2023年夏季新疆气温异常偏高,平均气温、高温日数、高温过程持续时间均居1961年以来同期第一位,且高温覆盖面积最广.针对本次高温的阶段性和极端性特征,利用新疆105个国家级气象站及NCEP/NCAR再分析等资料,分析其不同阶段对流层中高层环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00 hPa南亚高压偏东偏北且强度偏强,500 hPa伊朗副高持续加强东伸,西太副高加强西伸北扩且异常偏西偏强,两个层面的系统相互呼应,形成垂直高度的稳定正压结构,有利于气温偏高并长期维持,后期随着100 hPa南亚高压主体进入青藏高原上空,500 hPa伊朗副高西退,副热带高压带断裂,中亚地区对流层中高层的稳定结构瓦解,在新疆上游出现低压槽区,有利于冷空气自北方进入,造成阶段性降温天气,高温减弱.通过对极端高温过程的环流特征分析可知,新疆区域性极端高温过程与100 hPa南亚高压系统密切相关,尤其跟中心纬度位置显著正相关,当南亚高压主体在55°~90°E且中心面积偏大时,中心位置偏北有利于新疆区域性极端高温过程的发生.

    高温阶段性变化南亚高压伊朗副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西天山南麓两次暴雪过程对比分析

    张俊于碧馨李如琦李桉孛...
    120-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FY-4A卫星及ERA5再分析数据,对比分析2021年2月25-27日(过程Ⅰ)和4月1-4日(过程Ⅱ)西天山南麓阿克苏地区拜城县2次暴雪过程成因.结果表明:两次暴雨过程均在中亚低值系统影响下发生,300 hPa偏西急流、500 hPa低涡(低槽)、850 hPa偏东急流、地面冷高压冷锋及暴雪区上空垂直环流的发展是形成暴雪的主要动力机制;均有偏西和西南路径的水汽输送,水汽强辐合出现在700 hPa;降雪期间TBB极值、<-30℃的维持时间及>-5℃对降雪量级、持续时间及降水相态预报有指示意义.不同点主要表现在:过程Ⅰ为中亚低槽快速东移型,偏东急流仅在850 hPa,急流强度较弱且位置偏南;过程Ⅱ为中亚低涡缓慢东移型,700、850 hPa有明显偏东急流且持续时间长,位置西伸至阿克苏地区北部;过程Ⅱ上升运动中心更接近暴雪中心,且强度强、伸展高、持续时间长,冷暖交汇更剧烈,偏东水汽输送明显且辐合强度更强、辐合持续时间更长.

    暴雪西天山南麓对比分析垂直环流水汽输送

    1955-2020年中国雪都阿勒泰滑雪气象指数变化特征

    博尔楠黄晓华哈马太王红...
    128-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1955-2020年冬季阿勒泰市基本气象要素数据,根据国标《滑雪气象指数》(QX/T 386-2017)计算阿勒泰市日、小时等不同时间尺度的滑雪气象指数,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平均每年冬季滑雪气象指数为1级和2级的日数分别为72、44 d,占比为55.5%和33.8%,合计占比高达89.4%.(2)11月下旬—12月中旬以及2月下旬—3月中旬日滑雪气象指数达1级标准或2级标准的日数占比超过90%,滑雪气象指数为1级的日数占比超过60%,是冬季滑雪气象指数最高时段.(3)随着冬季气候变暖,日最高气温低于-16℃的日数明显减少,因此阿勒泰冬季滑雪气象指数变化特征表现为1级和2级标准的日数明显增多,3级和4级标准的日数明显减少.(4)12-19时滑雪气象指数为非常适宜时段,13-18时为最佳时段,16时为最优时次.(5)近9年冬季因气温原因导致日滑雪气象指数为3级和4级的个例中,任意时次的小时滑雪气象指数均为3级或4级;因降雪原因导致日滑雪气象指数为3级和4级的个例中,小时滑雪气象指数为1级或2级的时长平均分别为10、8 h.

    滑雪气象指数冬季中国雪都阿勒泰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土壤物理参数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陈辰光高佳程买买提艾力·买买提依明王豫...
    135-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研究靶区,利用2020年克拉美丽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站连续观测数据,分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土壤温湿度、土壤热通量、土壤盐分及导热率等主要土壤参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土壤温度年日均值变化呈倒"U"型,季节变化明显,总体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浅层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大于深层,湿度变化特征为春、夏季高,秋、冬季低,通常表现为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湿度逐渐升高;土壤热通量变化总体表现为春、夏季高,秋、冬季低,日变化幅度春、夏、秋、冬季依次递减.(2)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土壤导热率年均值为0.832 W·m-1·K-1,导热率与降水呈显著的正相关,土壤温湿度、土壤盐分是影响沙漠区土壤导热率的主要因子.在冻土条件下,土壤导热率平均为0.634 W·m-1·K-1,并随土壤湿度增加而增加,冻土时导热随湿度增加的速率约为非冻土时的2.5倍;在降水条件下,土壤含水量<0.06 m3·m-3时,土壤导热率呈现缓慢增加趋势,土壤含水量>0.06 m3·m-3时随湿度上升而迅速增加;在融雪时期,土壤含水量<0.11 m3·m-3时土壤导热率随湿度上升缓慢增加,土壤含水量>0.11 m3·m-3时土壤导热率迅速上升.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土壤参数相关性导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