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技术新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技术新工艺
新技术新工艺

吴玉广

月刊

1003-5311

NTNP@263.net

010-68962167/3218-808/805/831

100089

北京车海淀区车道沟10号院科技1号楼804室

新技术新工艺/Journal New Technology & New Proces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微电子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热加工技术(铸、锻、焊)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及化工、表面处理等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和新设备,可为企业设备造型提供参考,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技术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LabVIEW的列车信号图像采集装置的设计

    王宵乔毅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轨道列车主机厂采集列车制动系统信号图像时依赖示波器,采集结果由人工打印记录,存在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结果不便查询等问题.为了降低调试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效率和结果的可追溯性,设计开发一种基于LabVIEW的列车制动系统信号图像采集装置.硬件方面通过传感器将压力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再通过采集卡将各通道的实时电压或电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驱动程序传到智能主机内.软件方面使用LabVIEW设计并在智能主机上运行,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波形显示、参数计算、图片存储及上传等功能.可通过MQTT协议同智能调试管理平台通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实现各种信息与命令的发送和接收.通过实验室和现场测试,调试数据可以实时准确保存,提高了现场车间城轨车辆调试的效率,满足了设计的各项预期需求.

    城轨车辆图像采集LabVIEWMQTT采集卡传感器

    汽车新颜色开发虚拟仿真应用研究

    王宇程晓雪田海洋毕静...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点介绍汽车新颜色开发虚拟仿真方法,该方法采用颜色渲染仿真软件与颜色材质扫描仪配合使用,结合360°虚拟场景创建和VR虚拟3D设备,扫描生成高精度的虚拟颜色材质和创建逼真的虚拟评审环境.在整车数据设计阶段制作车型数字模型,通过扫描生成的虚拟颜色材质和虚拟3D场景实现概念颜色开发比对和虚拟评审.强调了颜色开发虚拟仿真应用在车型颜色概念设计和工程分析中的优势,如减少实物样板传递过程,减少目视评审次数,降低实车改色成本和大幅缩短颜色开发和评审周期.同时可根据不同阶段的样板材质数据进行颜色效果、闪烁度和颗粒度的工程分析.

    颜色虚拟仿真颜色材质扫描仪360°虚拟场景虚拟颜色材质

    飞行器数字敏捷设计全国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第一批)开放基金申请指南

    飞行器数字敏捷设计全国重点实验室
    56,60,73页

    新型离心通风机叶轮叶片耐磨材料制备和性能研究

    徐晨熙刘绪化刘学刚蒋立君...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兼顾离心通风机叶轮叶片耐磨性、工艺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通过爆炸复合焊接方法将T8和Q355B进行复合,制备出一种用于离心通风机叶轮叶片的新型T8/Q355B爆炸复合板材料.对该材料分别在750、800、850和900 ℃下进行真空淬火热处理,并测试了复合板的硬度、抗剪强度等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复合板的硬度和抗剪强度先提升后减弱,在850 ℃时达到最优性能,淬火温度为850 ℃的T8/Q355B爆炸复合板是一种可用于制造叶轮叶片的材料.

    真空淬火T8/Q355B爆炸复合板耐磨离心通风机

    铜锌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武国飞薛静赵寻珂耿驰窈...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准确度较高地拟合铜锌合金在高应变率下的本构模型,采用霍普金森杆(SHPB)实验装置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分别对帽形试样和拉伸试样进行动态剪切实验和准静态拉伸实验,得到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而拟合得到Johnson-Cook本构模型.结果表明:铜锌合金在高应变率下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以及热软化效应;将剪切应力-应变转化为单轴压缩应力-应变,与动态压缩实验获得的单轴压缩应力-应变对比,证明了帽形试样可以较好地反映铜锌合金的剪切力学性能;在不同真实应变率下的绝热温升曲线对比,得出绝热温升不会影响流动应力的升降,以及温升不是绝热剪切带形成的唯一因素;Johnson-Cook本构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吻合度较高,说明可以有效地模拟铜锌合金的力学性能.

    动态力学性能不同应变率绝热温升帽形试样单轴压缩应力-应变本构模型

    复合材料舱体变形分析及自动化装配补偿修正

    方凯悦宋彰桓王超王新...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航天复合材料舱体结构变形给自动化装配工序带来的干涉、零件位置相对偏移等问题,引入矢量排队概念并提出了基于三步迭代调姿的补偿方法,采用基于全局定位的相移条纹投影测量方法进行网格筋蒙皮结构型面测量、大视场环境下的点云高精度拼接及型面计算提取,之后对变形量进行补偿和关键信息调整、程序修正,最后通过典型复合材料舱段进行了验证,满足产品装配自动化需求和精度要求.

    复合材料舱体变形分析变形补偿自动化装配程序修正网格筋结构

    基于三菱Q型PLC的泵房本质安全自控系统研究

    刘伟卢宗春贾凡杨波...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泵房用于船舶压载水设备的出厂测试,其本身属于有限空间,内部存有氢气、氯气等危险气体,人员频繁进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提升存储海水并模拟海水环境泵房的本质安全,在大量试验分析的基础上,以三菱Q型PLC为控制核心,研究了一套泵房本质安全自控系统,该系统可实现远程控制、实时监测、自我诊断等功能,有效提高了现场作业效率,同时极大消除了频繁进入泵房带来的安全隐患,实现了作业过程的本质安全.

    船舶压载水系统泵房本质安全自动控制

    天琴计划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中山大学天琴中心
    80页

    征稿启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