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技术新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技术新工艺
新技术新工艺

吴玉广

月刊

1003-5311

NTNP@263.net

010-68962167/3218-808/805/831

100089

北京车海淀区车道沟10号院科技1号楼804室

新技术新工艺/Journal New Technology & New Proces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微电子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热加工技术(铸、锻、焊)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及化工、表面处理等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和新设备,可为企业设备造型提供参考,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技术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离散型特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建设路径探究

    武逸凡吴亚渝陈仕勇谢峰...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造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指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及其支持能力,在企业经营、生产管理以及产品研制等多层面实现数据驱动的全新业务模式.随着数字化技术加速创新和武器装备研发体系变革,离散型特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进入关键阶段.综述了国内外数字化转型顶层战略部署,分析了我国工业和离散型特种制造业的发展特点及趋势,并以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围绕总体平台搭建、生产能力改造和拓展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以关键技术为线索,提出针对离散型特种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建议,为其数字化转型建设与实践应用提供借鉴.

    数字化转型离散制造行业特种工业工业互联网实践能力建设

    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开放课题申报通知

    计算神经科学与类脑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页

    抗疲劳制造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王小海刘国强杨俊峰王磊...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航空、航天、车辆、铁路交通、风电等领域对机械传动零部件抗疲劳性能要求日益提高,使抗疲劳制造技术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总结了抗疲劳制造技术的原理、现状与发展趋势.首先,介绍了 目前影响疲劳性能的关键因素和提高疲劳性能的途径;其次,对现有的抗疲劳技术进行分类和典型抗疲劳方法进行阐述,并对现有抗疲劳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技术进行总结归纳.通过全面评述抗疲劳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促进抗疲劳制造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抗疲劳制造表面完整性无应力集中喷丸强化激光冲击强化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余光海盛光鸣徐观明张元昊...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磁记忆(MMM)是一种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在弱磁条件下表征铁磁材料裂纹和应力损伤的显著优势,从而评估构件的可用性.总结了过去十年金属磁记忆领域的研究进展,涵盖了磁机械效应机理、实验研究、损伤评估和影响因素.通过对磁/应力耦合效应的理论研究、影响检测信号的因素、损伤状态的判断标准和缺陷识别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总结了金属磁记忆技术的优点和关键问题.另外,总结并展望了未来应重点关注探索铁磁领域的微观尺度、发展磁机械耦合模型等,以拓展金属磁记忆测试在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

    金属磁记忆损伤评估检测技术疲劳损伤研究展望

    2024年度智能海洋航行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创新基金指南征集工作的通知

    智能海洋航行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22页

    低酸值磺化聚酯多元醇的合成与应用

    李厦厦牟静王小君吴林波...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磺化聚酯多元醇是合成软段亲水的磺酸型水性聚氨酯的关键原料.低酸值是磺化聚酯多元醇的重要技术指标,也是合成水性聚氨酯的关键.以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为亲水单体,采用酯交换/酯化-熔融缩聚法合成了多种磺化聚酯多元醇,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重点考察了缩聚压力对其酸值的影响.根据二元醇在缩聚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提出"三段压力控制法",逐级降低缩聚压力,在无溶剂的情况下使酸值降至1~2 mg KOH/g以下.由此开发的工艺适用于不同种类聚酯多元醇的合成,并可进行工艺放大.低酸值磺化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具有优异的亲水性和水分散性,可形成粒径<100 nm且带有蓝光的水分散液.将其应用于水性聚氨酯的合成,成功制得拉伸强度≥30 MPa的聚氨酯膜.

    化学工艺化工热力学聚酯多元醇间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钠低酸值水性聚氨酯力学性能

    叶轮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实践

    李富荣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轮是汽车涡轮增压系统中的核心零件,通过SolidWorks软件对叶轮进行数字建模,将其三维模型导入到CAXA制造工程师软件中,根据设定的加工参数生成刀具刀位点的运动轨迹,对其轨迹进行模拟验证、优化生成数控加工程序;再将加工程序导入到VERICUT软件中对其进行五轴虚拟加工仿真,以检验其加工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最后传输程序并进行DNC数控加工.

    叶轮数字建模数控加工加工仿真

    基于PLC控制的依车开设式机构设计

    蔡亮陈韦杰吴娟梅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便捷指挥所需要快速架设的需求,设计了 一款能够满足充气帐篷及其配套物资存储的依车开设式机构.该机构由翻转机构、滑动机构以及控制单元3部分组成.通过对该机构进行总体设计、电动机选型计算、PLC控制设计以及系统降噪设计等,达到用户操作控制单元即可控制翻转门翻转和帐篷胶囊滑动,从中快速取出充气帐篷及物资的目的.该机构既能安装在车辆平台上随车运输和使用,也能通过叉车短距离或者货车长距离运输.其运输便捷,易于操作,具有噪声小、自动化高、可靠性高、维修性强等特点,能够很好地满足便捷指挥所的快速收起与搭建需求,而且实现了一键操控的目的,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场景.

    便捷指挥所依车开设式机构翻转机构滑动机构PLC控制设计一键操控

    有人/无人装备体系作战效能快速评估方法研究

    赵振刘文军兰小平杨建新...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方法难以快速评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和郊狼优化算法(Coyote Optimization Algorithm,COA)的有人/无人协同装备作战效能快速评估方法.对有人/无人协同装备作战效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分析,建立装备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指标权重,对装备作战效能进行计算;利用ELM建立评估指标数据与装备作战效能的关系评估模型,使用COA对ELM进行优化,有效提升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并以某有人/无人智能协同作战分队装备体系为例,验证模型的实际评估效果.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效能评估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装备作战效能进行评估.

    协同装备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极限学习机郊狼算法

    300M钢回火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李志俊袁梦琦陈杉张建强...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特种车辆传动轴用300M钢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回火温度,在200~350 ℃内以50℃为间隔调整回火温度分别进行一次回火和二次回火处理,对热处理后的试样进行金相组织、硬度、拉伸、冲击性能检测以及旋转弯曲疲劳试验,得出相应性能随热处理参数的变化规律,优选热处理工艺参数,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300M钢传动轴性能旋转弯曲疲劳寿命热处理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