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技术新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技术新工艺
新技术新工艺

吴玉广

月刊

1003-5311

NTNP@263.net

010-68962167/3218-808/805/831

100089

北京车海淀区车道沟10号院科技1号楼804室

新技术新工艺/Journal New Technology & New Proces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微电子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热加工技术(铸、锻、焊)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及化工、表面处理等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和新设备,可为企业设备造型提供参考,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技术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门防拖拽功能控制研究

    汪承然袁娜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在运营过程中,如果乘客的衣角、包带等小型物品被关闭的车门夹持,车辆移动时可能造成乘客被拖拽,对乘客的人身安全产生极大危害.通过引入车门防拖拽功能,可以有效降低上述危害发生的概率.车门防拖拽功能通过接触式检测装置和车门控制系统实现.接触式障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被车门夹持的小型物品并向车门控制系统反馈电信号,车门控制系统则用于对电信号进行比较并控制车门安全联锁回路断开,使车辆丢失牵引动力,避免拖拽乘客.控制安全联锁回路断开的方案可以分为硬件逻辑和软件逻辑,硬件逻辑完全由硬件电路实现控制,而软件逻辑由车门控制系统软件参与控制.通过故障树分析(FTA)方法对两种控制逻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车门台架上测试了两种控制逻辑的功能表现.从结果上看,硬件逻辑与软件逻辑在安全性和功能表现上差异不大,但软件逻辑可靠性优势显著,因而在车门防拖拽功能方案的设计上建议优先考虑软件逻辑方案,在保障车辆运营安全的同时能够兼顾优异的运营可靠性.

    轨道交通车门防拖拽故障树分析(FTA)

    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4年度申请指南

    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6页

    头盔外壳水披覆转印方法研究

    沈各锋沈心怡王东成张明卓...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品经表面水披覆转印,其外观品质将大幅提升.然而,水披覆转印方法对于表面是平面的产品较易实现,对于表面为曲面的产品如头盔外壳的外表面,则精准实现难度较大,很容易造成缺陷,如图案比例失调、色彩变淡和残缺不全等,这些缺陷导致良品率大大降低.借助一种以填充气球作为辅助工具,采用直下拨膜转印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头盔外壳的转印难题.填充气球可以封堵头盔外壳的孔洞,避免转印过程中对图案造成扰动和破坏,填充气球内部的配重物可以确保转印入水动作顺滑,避免转印过程中产生图案波纹.直下拨膜转印方法是将工件沿铅垂方向入水,协同多方向拨膜,完成转印过程.这种新的转印方法简单易学,降低了转印难度,提高了转印合格率,不仅有效解决了头盔外壳的水披覆转印问题,也为同类产品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工具和方法.

    头盔外壳水披覆转印缺陷图案比例失调色彩变淡图案残缺

    Mg、Zn元素对Cu/Al复层材料界面中间相的影响研究

    黄国平钟成王晓卫孟辉...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Mg、Zn元素对Cu/Al复层材料界面中间相的影响,对 Cu/Al 复层材料进行退火热处理,通过XRD、扫描电镜和EDX能谱检测的方法对界面中间相进行分析,得到Mg、Zn元素对Cu/Al复层材料界面中间相分布规律和界面层断裂位置的影响结果.最后得出结论:完成 300℃×5 h 的退火热处理后,当界面为纯铜/纯铝时,Cu/Al界面处仅生成 CuAl2 相,界面层断裂发生在铜基体和 CuAl2 相之间;当界面为纯铜/铝合金时,在Mg、Zn元素的作用下,Cu/Al合金界面处并没有 CuAl2 相生成.完成400℃×5 h的退火热处理后,Cu/Al界面中间相分布均为 Cu9 Al4 和 CuAl2,但其厚度的分布有所差异,此时Mg元素和 Zn 元素的作用均不明显.完成 500℃×5 h 的退火热处理后,当界面为纯铜/纯铝时,Cu/Al界面中间相分布为Cu9 Al4、CuAl 和 CuAl2,界面层断裂发生在 CuAl 相或 CuAl2 相和 Cu9 Al4 相之间;当界面为纯铜/铝合金时,主要在Mg元素的作用下,此时Zn元素的作用并不明显,Cu/Al界面中间相分布变为Cu9 Al4、CuAl、Al5 Cu6 Mg2 和CuAl2,界面层断裂发生在CuAl2 相或CuAl相和CuAl2 相之间.

    Cu/Al复层材料Mg、Zn元素退火界面中间相

    关于组织脑机智能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开放课题申报通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9,25页

    新型船舶轻量化整体隔音舱室的研究与设计

    刘磊赵志源李新光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国内首创的船舶轻量化整体舱室装置设计方案,该方案深入应用于船舶舱室领域以及轮机机械领域.这一创新设计,旨在提升船舶舱室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降低船舶的整体重量,提高燃油效率.该装置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通过限位卡合结构,对船舶舱室内的一些家用家具进行精确的限位固定.这种方式相比于传统的膨胀螺丝等固定方法,更具灵活性和便捷性.当需要拆卸家具时,限位卡合结构可以迅速解锁,实现快速拆卸.这一设计大大提高了船舶舱室的实用性和人性化程度.此外,该装置还在舱室的墙壁以及顶部采用了石膏板和隔音棉,取代了传统的泡沫板或水泥板.这种创新的设计,不仅能有效提升舱室的隔音效果,还能进一步减轻船舶重量,提高燃油效率.总体来说,这种新型的船舶轻量化整体舱室装置设计理念,将为船舶行业带来全新的变革.它不仅提升了船舶的性能,提高了船舶舱室的舒适度,也为船舶制造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将对我国船体建造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并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船舶轻量化隔音舱室电动推杆限位卡合插块

    基于PLC的自动分拣装置设计与研究

    林燕虹田学锋梁建玲汤天乐...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拣装置是自动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拣效率是影响产线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为了减少人工,节约成本,综合利用PLC控制技术、机械传动技术、气动技术、检测技术和触摸屏对现有电路板自动检测系统的取料工序进行了改造,设计了一个具有自动取料、顺序设定、计数功能的自动分拣装置.测试结果表明,装置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易于复制推广.

    PLC分拣装置触摸屏设计选型仿真

    2024年开放课题申请指南核动力系统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32,38页

    工业机器人小臂拓扑优化设计

    吴卫萍刘旭刘松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臂是工业机器人重要的承力部件,以某 50 kg 负载工业机器人小臂作为研究对象,面向增材制造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通过拓扑优化和模型重构,优化材料布局,改善小臂结构构型.经有限元分析,优化后小臂的应变、应力及固有频率等结构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小臂的质量减轻了22.12%,实现了结构的轻量化,降低了运行能耗和成本,提高了寿命,有助于绿色制造.该拓扑优化方法具有推广价值,可以为连续结构体优化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经验,助力数字化设计和智能制造的实现.

    工业机器人小臂拓扑优化有限元分析应力应变

    基于MasterCAM的HEIDENHAIN螺纹铣循环后置处理开发研究

    龚环球李倍倍肖威红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 MasterCAM X9 软件在编制 HEIDENHAIN 数控系统螺纹铣削数控加工程序的过程中,存在缺乏相应参数输入的人机对话界面、部分切削参数设置与 FANUC等系统不一致的问题,通过研究MasterCAM软件后置处理的基本原理和二次开发技术,开发了 HEIDENHAIN 数控系统螺纹铣固定循环的后置处理,搭建了螺纹铣削固定循环的人机对话界面,实现了在MasterCAM软件中编制螺纹铣削固定循环程序的参数化,为MasterCAM软件定制 HEIDENHAIN 系统的后置处理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技术途径.

    MasterCAMHEIDENHAIN螺纹铣削固定循环后置处理人机对话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