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技术新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技术新工艺
新技术新工艺

吴玉广

月刊

1003-5311

NTNP@263.net

010-68962167/3218-808/805/831

100089

北京车海淀区车道沟10号院科技1号楼804室

新技术新工艺/Journal New Technology & New Proces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微电子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热加工技术(铸、锻、焊)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及化工、表面处理等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和新设备,可为企业设备造型提供参考,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技术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孪生技术在导弹战斗部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顾晓飞张亮彭小明李川...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孪生技术作为当前热门的高新技术之一,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从数字孪生技术的概念和应用案例出发,阐述了当前数字孪生技术在智慧工程、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广泛的应用背景.进一步分析了目前导弹战斗部在研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实际导弹战斗部全生命周期中面临的多种事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思考了数字孪生技术在包括导弹战斗部在内的武器系统装备的研制、更新换代等领域应用的可能性、数字孪生技术可为导弹战斗部研制和全周期管理带来的优势和便利以及数字孪生导弹战斗部大规模系统化实际应用面临的问题,以期达到在数字孪生技术的帮助下,结合建立数字导弹战斗部模型和仿真计算,达到提升导弹战斗部武器系统的研制水平和规范管理的目的.

    数字孪生导弹战斗部模型全周期管理智能制造仿真

    面向AR辅助装配的多源信息模型构建方法

    王鄢魏巍汤柏韬陈峥廷...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增强现实辅助装配过程中装配引导信息仍需人工手动处理并添加的问题,构建了面向辅助装配的多源信息模型,有效地组织与管理装配引导信息,对获取原始数据源信息、数据库存储信息、辅助装配系统利用信息的全过程进行研究,提升了装配所需的各类信息的管理效率,使得信息模型与辅助装配系统相对独立,能够针对新产品进行灵活快速的装配信息模型构建,无需重新开发新系统,便可对新产品进行定制化开发.并将多源信息模型与移动端系统结合,实现了辅助装配系统自动识别装配步骤、辅助查找装配零件等功能.

    增强现实辅助装配引导信息信息模型信息管理

    二次固溶对TC4钛合金激光抛光表面重熔层影响研究

    李庆赵朕刘文斌王荣国...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光抛光重熔层物化性质异于母材,其交界面不稳定,在复杂外界环境下将引发材料界面断裂与脱落,影响器件运行,威胁装备安全,如何缩减重熔层成为激光抛光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固溶缩减激光抛光重熔层的新方法,对比研究了固溶前后激光抛光钛合金表面形貌、微观组织、显微硬度、耐磨性能的变化,实现了重熔层微观组织向母材组织的转化、重熔层厚度的缩减以及显微硬度与耐磨性能的提升,阐明了二次固溶在重熔层显微组织转化过程中蕴含的深层物理机制.此外,原始钛合金面粗糙度(Sa=1.62 μm)经激光抛光(Sa=243 nm)后降幅可达85%,而整个固溶过程不改变激光抛光表面粗糙度.

    钛合金激光抛光二次固溶重熔层

    大尺寸高精度铝合金焊接壳体校形工艺研究

    任树林郝飞斐张磊游永红...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尺寸、高精度铝合金焊接壳体的材料性能及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的特点,综合分析比较了现行的多种校形工艺方法,并结合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条件,提出了热胀校形的工艺方案,运用弹塑性力学理论,对该工艺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论证.在此基础上通过工艺试验,确定了校形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经试验验证,数据结果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铝合金大尺寸高精度焊接壳体热胀校形

    一种导弹横向折叠尾翼的设计及仿真

    千延力袁毅郭超何志杰...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某型导弹尾翼折叠展开机构的设计要求,设计了一种横向尾翼折叠展开机构.研究分析尾翼展开运动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应用ADAMS动力学仿真软件对尾翼在扭簧驱动作用下的展开过程进行了运动分析,并应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导弹发射离箱瞬间的尾翼解锁及尾翼展开到位时的碰撞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型折叠机构设计方案满足设计要求.

    折叠尾翼展开碰撞动力学仿真

    一种弹上电缆网绝缘检测辅助工装的设计

    王治平柳林李倩陈衍希...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绝缘检测是弹上电缆网性能检测的重要环节,目前有自动检测和传统人工检测2种方式.自动检测存在不易扩展、价格昂贵等缺点,而传统人工检测存在检测效率低的问题.因此设计了一种通过端子任意行间绝缘检测、任意列间绝缘检测代替各端子间绝缘检测的矩阵式绝缘检测方法,并基于此方法设计了 一种弹上电缆网绝缘检测辅助工装,从而实现了弹上电缆网绝缘性能的高效检测.该工装具有通用性强、检测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同时还具有异常点定位的功能,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与推广价值.

    弹上电缆网行间绝缘检测列间绝缘检测检测效率异常点定位

    基于神经网络与NSGA-Ⅱ算法的方舱温控优化设计

    曾柯杰黄巍吴圣陶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考虑车载方舱外部传热与舱内设备的功率负载等因素对舱内热环境的影响,以车载空调的布局与送风角等作为设计变量,以舱内电子设备耐受温度与乘员舒适度为目标函数,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设计变量与目标的映射关系,利用改进型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舱内的气流布局与环境温度梯度进行优化,取得Pareto前沿解.优化结果表明,在制冷功率一定的前提下,最优解集主要集中在空调较接近电子设备且前出风角较平直时.此方法节省仿真优化成本,对方舱内温度与流场环境控制具有重要工程指导意义.

    方舱热环境仿真模拟BP神经网络NSGA-Ⅱ算法空调

    陆空基信息感知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实验室基金项目及稳定支持项目申报指南

    陆空基信息感知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
    39页

    一种便携式快开门压力容器安全联锁功能在线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开发

    赖蕴辉刘利文严朗平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快开门压力容器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其安全联锁功能的可靠性对于确保设备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因此,设计了一种便携式快开门压力容器安全联锁功能在线检测装置,旨在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首先分析了快开门压力容器的安全联锁功能需求,然后详细阐述了检测装置的设计原理、硬件组成和软件实现,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检测装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等优点,并且能够准确地检测出快开门压力容器的安全联锁功能是否正常运行.

    快开门压力容器安全联锁功能在线检测装置设计开发

    飞机薄壁件损伤铆接修理前后承载能力分析

    李艳杨保生曹成哲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铆接是飞机结构损伤修理中常用的修理方法之一.为深入研究飞机薄壁件损伤铆接修理前后的承载能力和破坏形式,应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其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准静态拉伸仿真模拟,并将相应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能有效模拟飞机薄壁件损伤铆接修理前后的承载能力和破坏形式;同时,进一步分析了铆钉布置和盖板形状对飞机薄壁件损伤铆接修理前后承载能力的影响.这些结果为研究飞机结构铆接修理工艺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飞机薄壁件损伤铆接修理承载能力有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