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哈木拉提·吾甫尔

月刊

1009-5551

xjykdxxb@163.com

0991-4366313

830011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医路393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新疆医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性刊物,突出地方特点和我校的研究特点,做到报道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快速准确地传递医学信息,努力成为新疆医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妊娠期容量负荷总体液评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邵婕王志坚程莱陆新妹...
    62-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容量负荷总体液(Total body water,TBW)评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ed pregnancy,HDC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n=30)、子痫前期孕妇(n=50)作为病例组(n=80),选择同期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n=100);对比两组24 h尿钠、TBW、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 water,ECW)和细胞内液(Intracellular water,ICW)水平以及对HDCP的预测价值.结果 病例组妊娠早、中、晚期TBW、ECW、ICW水平均高于对照组[(40.42±5.45)L vs(36.98±5.61)L、(44.51±5.21)L vs(40.63±5.29)L、(47.76±5.84)L vs(44.07±5.78)L,(15.56±2.11)Lvs(12.12±2.01)L、(17.45±2.46)Lvs(13.97±2.28)L、(19.16±2.31)L vs(14.13±2.48)L,(29.88±1.03)L vs(27.39±1.04)L、(31.98±1.46)L vs(28.56±1.25)L、(36.56±1.11)L vs(32.12±1.01)L,P均<0.05];病例组妊娠早、中、晚期24 h尿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09.16±8.94)mmol/d vs(95.77±7.78)mmol/d、(118.93± 8.25)mmol/d vs(103.13±8.31)mmol/d、(133.67±8.45)mmol/d vs(108.08±8.33)mmol/d,P均<0.05].子痫前期孕妇妊娠早、中、晚期TBW、ECW和ICW水平均高于妊娠高血压孕妇和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妊娠早、中、晚期TBW、ECW和ICW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子痫前期孕妇妊娠早、中、晚期24 h尿钠水平均高于妊娠高血压孕妇和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妊娠早、中、晚期24 h尿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调整孕前BMI、年龄后,妊娠早、中期孕妇24 h尿钠水平(OR=2.180,95%CI:1.139~4.172;OR=2.088,95%CI:1.243~3.508)、TBW(OR=2.744,95%CI:1.885~3.994;OR=3.177,95%CI:2.106~4.792)、ECW(OR=1.015,95%CI:0.994~1.037;OR=1.077,95%CI:0.992~1.171)和ICW(OR=2.752,95%CI:1.886~4.015;OR=2.906,95%CI:1.691~4.994)均是HDC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妊娠早期孕妇24 h尿钠水平、TBW、ECW和ICW预测HDCP的截断位分别为125.16 mmol/d、39.24 L、14.67 L、28.92 L,四者联合筛查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6(95% CI:0.719~0.872,P<0.001),筛查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4%、85.2%,优于单项筛查.结论 妊娠期TBW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相关性,TBW、ECW、ICW和24 h尿钠水平联合筛查有助于HDCP的早期识别,可为HDCP早期发现提供依据.

    细胞外液尿钠排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容量负荷

    静脉溶栓治疗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预测价值

    缪莲莲黄红伟陈硕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静脉溶栓治疗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 9年4月-2022年4月在溧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首发AIS患者120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分为预后良好组(n=61,<2分)和预后不良组(n=59,≥2分).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从中筛选出首发AIS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的预后危险因素,评估其对首发AIS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既往存在糖尿病史、大动脉粥样硬化分型占比大于预后良好组,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滞后于预后良好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血糖、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存在糖尿病史、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长、入院时NIHSS评分高、大动脉粥样硬化分型、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为首发AIS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4.627、4.831、5.124、5.043、4.669、4.821,P<0.05).首发AIS患者应用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12(95%CI:0.753~0.834),敏感度为0.67,特异度为0.86.结论 既往存在糖尿病史、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长、入院时NIHSS评分高、大动脉粥样硬化分型、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对预测首发AIS患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预后影响因素

    术前血小板分布宽度联合系统性炎症指数对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宗旭芳崔磊党胜春陈金才...
    73-7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术前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PDW)联合系统性炎症指数(Systemic inflammation response index,SIRI)对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以2020年1月-2021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就诊并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的194例结肠癌患者为结肠癌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招募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术前检测并记录PDW和SIRI,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家族肿瘤史、是否吸烟、酗酒、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肿瘤最大径、TNM分期(Tumor node metasta-sis,TNM)和分化程度.对患者随访2年,记录结肠癌复发转移情况.采用ROC曲线确定相关变量的临界最佳值,通过AUC(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其预后的准确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结肠癌组PDW和SIRI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复发转移患者术前PDW与SIRI高于术后未发生复发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Ⅲ~Ⅳ期和中低分化程度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PDW高于Ⅰ~Ⅱ期患者和高分化程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最大径≥5 cm、TNM分期Ⅲ~Ⅳ期和中低分化程度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PDW高于肿瘤最大径<5 cm、TNM分期Ⅰ~Ⅱ期和高分化程度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SIRI及两者联合预测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61(95%CI:0.691~0.831),0.836(95%CI:0.775~0.897)和0.918(95%CI:0.876~0.960).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PDW与SIR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74,P=0.003).结论 PDW、SIRI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两者联合预测术后复发转移的效能较好,可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结肠癌血小板分布宽度系统性炎症指数肿瘤复发肿瘤转移

    心肌缺血与深度学习框架CCTA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刘璇巴图尔·吐尔地李晓娟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使用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成像技术分析冠脉狭窄、斑块及CT血管成像的血流储备分数(CT fractional flow reserve,CT-FFR),探讨其评估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同时行心脏造影(X-ray angiography,XA)及CCTA检查的19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以XA为金标准分为心肌缺血组和非心肌缺血组,各95例血管.应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辅助软件分析指标,比较两组间差异、评估其诊断效能及相关性.结果 两组间冠脉狭窄指标、斑块长度(PL)、斑块体积(PV)、最小管腔面积(MLA)、最小管腔直径狭窄程度(MLD%)、管腔、斑块、脂质及纤维脂质面积、正性重构、低衰减斑块、餐巾环征及易损斑块含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冠脉狭窄、CT-FFR及易损斑块可提高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CCTA管腔狭窄程度定性方面,医师借助AI软件诊断心肌缺血与XA诊断心肌缺血的一致性佳(Kappa=0.853,P<0.001).XA管腔狭窄程度与CT-FFR呈显著负相关(rs=-0.52),与MLD%max、LS及PL呈正相关(rs=0.46,rs=0.42,rs=0.2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深度学习框架下的CCTA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价值良好,CCTA管腔狭窄程度与XA诊断心肌缺血的一致性好,心肌缺血与CCTA管腔狭窄、斑块及CT-FFR的相关性显著.

    冠心病心肌缺血深度学习易损斑块CT-FFRCCTA

    宫颈癌放疗患者临床特征、DVH参数及血清细胞因子预测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戴颖臧春宝张余飞柯学...
    86-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癌放疗患者临床特征、放疗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参数及放疗前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等指标对急性放射性肠炎(Acute radiation enteritis,ARE)的预测作用.方法 以2022年3月-2022年12月在安徽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接受放射治疗的4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DVH参数、临床特征(年龄、BMI、疾病分期、病理类型等),收集患者放疗前后的静脉血样本,采用多重微球流式荧光法测定血浆中细胞因子(IL-4、IL-6、IL-10、IL-12p70、IL-17、IFN-γ、TNF-α)的水平.比较以各因素分组ARE的发生率,比较ARE组与非ARE组DVH参数与细胞因子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ARE发生的相关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模型预测ARE的价值.结果 临床特征、DVH参数及细胞因子水平在ARE组及非ARE组间无差异;以放疗前IL-12p70中位数分组,IL-12p70高水平组ARE发生率较低(P<0.05),以其余细胞因子、DVH参数分组、组间ARE发生率、组间细胞因子水平、DVH参数,AR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放疗前血清IL-12p70、IL-17水平与ARE发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含分期、IL-12p70大于中位数、IL-17大于中位数三因素的联合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ARE发生的效能(AUC=0.838,P<0.000 1).结论 分期、IL-12p70大于中位数、IL-17大于中位数三因素的联合模型对ARE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宫颈癌放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细胞因子预测

    MECT或rTMS分别联合氯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和执行功能影响

    刘山水王燕杨柳刘卉...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ECT)或重复经颅磁刺激法(rTMS)分别联合氯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RS)患者记忆和执行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8例R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ECT组和rTMS组,每组各49例患者,MECT组给予氯氮平口服联合MECT治疗,rTMS组给予氯氮平口服联合rTMS治疗,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分,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4周和治疗8周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及总分均降低,且治疗8周后上述评分低于治疗4周后的评分(P<0.05);MECT组治疗4周后上述PANSS各项评分低于rTMS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rTMS组治疗4周和治疗8周、MECT组治疗8周的WMS评分均升高,且治疗8周后上述评分高于治疗4周后的评分(P<0.05);MECT组治疗4周WMS评分低于rTMS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4周和治疗8周WCST正确应答数和完成分类数均升高,且治疗8周后上述评分高于治疗4周后的评分(P<0.05);与治疗前比较,rTMS组治疗4周和治疗8周、MECT组治疗8周的WCST错误应答数和持续应答数均降低,且治疗8周后上述评分低于治疗4周后的评分(P<0.05);MECT组治疗4周的WCST错误应答数和持续应答数高于rTMS组(P<0.05).MECT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73%,高于rTMS组的16.33%(P<0.05).结论 MECT或rTMS分别联合氯氮平对RS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前者短期内对症状的改善效果较好,后者短期内对记忆和执行功能影响更小,且不良反应较少.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无抽搐电休克疗法经颅重复刺激法记忆功能执行功能

    普外科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Logistics回归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方丹施静婧
    98-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普外科术中低体温发生的风险因素,构建并验证术中低体温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普外科手术的117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中是否发生低体温将其分为发生低体温组(A组)和未发生低体温组(B组).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普外科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测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117例患者中发生低体温31例(26.49%),未发生低体温86例(73.50%).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方式、ASA分级、术中输液量、手术室温、手术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术中输液量≥1 000 mL、麻醉时间≥4h、手术室温<23℃是普外科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危险因素(P<0.05).独立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模型预测概率P=1/[1+e(-1.020+0.874)×(年龄)+1.114×(术中输液量)+1.556×(手术室温)+1.453×(麻醉时间)].ROC曲线检验该模型预测效能,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0.754(P<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x2=1.001,P=0.998.结论 患者年龄、术中输液量、麻醉时间、手术室温是普外科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风险预测模型拟合效度好,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外科手术低体温Logistics回归分析预测模型构建

    腹外斜肌肋间平面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魏秀敏武广函孙鹏宇刘峥...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腹外斜肌肋间平面阻滞(External oblique intercostal block,EOIB)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e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2月-6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行LC手术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组和T组,每组37例.E组接受EOIB,T组接受TAPB,均行全程静脉麻醉,两组术后2、6、12、24 h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静息及运动时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术中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6 h Ramsay镇静评分、术后额外使用镇痛药的例数及术后满意度.结果 与T组术后6h静息时比较,E组VAS评分低(P<0.05);与T组术后2、6、12、24 h运动时比较,E组VAS评分低(P<0.05);与T组比较,E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恶心发生率低(P<0.05).两组术中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Ramsay镇静评分及术后额外使用镇痛药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OIB应用于LC患者在改善术后镇痛效果、促进术后恢复、降低恶心发生率、提高术后满意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腹外斜肌肋间平面阻滞腹横肌平面阻滞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镇痛效果

    基于免疫炎症指标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共病及联合用药特点分析

    李亚昙古丽米拉·阿不都卡哈刘丹杨新玲...
    109-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免疫炎症指标综合分析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共病及联合用药的特点,为进一步指导和优化PD患者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以新疆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2020年10月-2023年3月收治的527例PD患者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526例体检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比分析PD患者年龄、性别、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YM)计数,及PD患者共病及联合用药分布特点.进一步对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N水平、SII、NLR升高,PLT、LYM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共病数量最多达8种,联合用药品种最多达23种.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高,共病数量及用药品种数均增加(P=0.000).PD患者共病数量和用药品种数间存在弱强度相关性(Cramer's V=0.296,P<0.001).亚组分析显示,长期使用神经营养药、缓泻药及第二类精神药的PD患者共病数量、用药品种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不需长期服用营养神经药的PD患者比较,需长期服用营养神经药的PD患者占患者总数的53.42%,SII、NLR及N升高,LYM及PLT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不需长期服用第二类精神药的PD患者比较,需长期服用第二类精神药的PD患者占患者总数的30.61%,N降低,PLT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不需长期服用缓泻药的PD患者比较,需长期服用缓泻药的PD患者占总患者人数的30.61%,LYM及PLT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PD诊治过程中应关注患者年龄、血细胞炎症因子计数及免疫炎症指数,对及早优化PD患者外周神经营养、调节便秘及睡眠等共病及联合用药具有临床价值.

    帕金森免疫炎症合并症用药特点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用药和选穴规律

    罗春马红霞潘赐明
    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对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孕症中药组方和针灸取穴规律进行总结,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数据库从建库至2023年6月14日收录的中医药干预PCOS不孕症的医案.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对PCOS不孕症中药组方和针灸取穴采用中医证候分析、药对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最终纳入205项研究,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163篇,临床经验类文献42篇,各占比79.5%和20.5%.PCOS不孕症中医证型146个,中药数292味,总用药频次为4 091次,共纳入72个穴位,总计301频次.中医证候前4位由高到低分别为肾虚血瘀证、肾精亏虚证、肾阳虚证和肾虚肝郁证,病性证素排名前2位的为虚和气郁,病位证素排名前2位的为肾、肝;中药频次前5位的高频单药分别为菟丝子、当归、香附、熟地黄、茯苓;四气以温和平为主,五味以甘和辛为主,药物多归于肝、脾、肾三经;中药功效前三位的为强筋骨、调经止痛、补肝肾;中药聚类分析得出聚类组合9类;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关联规则13条;穴位频次前三位的为关元、三阴交、子宫;核心处方为"关元-中极-子宫-三阴交-足三里-气海".复杂网络分析显示关元穴、三阴交和菟丝子关联最为密切,关元穴常与香附、茯苓、半夏、枸杞子、熟地黄和山药同用;三阴交穴常与山茱萸、当归、菟丝子、熟地黄、枸杞子和山药同用;菟丝子常与关元、气海、中极、足三里和三阴交同用.结论 现代中医治疗PCOS不孕症以补肝肾、调经止痛、强筋骨为主要治法,临床取穴注重表里相治、上下同调.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古今医案云平台数据挖掘用药规律取穴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