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哈木拉提·吾甫尔

月刊

1009-5551

xjykdxxb@163.com

0991-4366313

830011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医路393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新疆医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性刊物,突出地方特点和我校的研究特点,做到报道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快速准确地传递医学信息,努力成为新疆医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突触后密度蛋白-95在三阴型乳腺癌外泌体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王玉洁李婷孜拉兰·玉山江李鸿涛...
    570-574,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阴型乳腺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中信使RNA(mRNA)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三阴型乳腺癌与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纤维腺瘤、瘤样增生)患者血清外泌体各4例,通过高通量芯片和基因芯片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在三阴型乳腺癌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血清外泌体中有显著差异的mRNAs.通过富集分析了解各mRNA的功能富集情况,并从中发现具有差异表达的mRNA(PSD-95,又称DLG4)富集在NF-κB信号通路中,该通路与肿瘤的侵袭转移相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3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及36例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的组织病理切片进行分析,并验证PSD-95在三阴型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PSD-95在三阴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SD-95的差异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明显相关(r=-0.514,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绝经状态、Ki67表达水平、肿瘤大小(T)及组织学分级等无关.结论 PSD-95在三阴型乳腺癌中的表达显著下调,其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可能与乳腺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三阴型乳腺癌外泌体转录组测序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DLG4)侵袭转移

    寒喘祖帕单煎配方与配伍合煎对16HBE细胞抗炎活性及非靶向代谢组学差异的研究

    曹万萍李新霞李乔乔马雪红...
    575-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寒喘祖帕按照传统配伍合煎及单煎配方的抗炎活性,并采用UPLC-Q-TOF/MS研究非靶向代谢组学差异.方法 通过体外脂多糖诱导16HBE炎症细胞,使用CCK-8法筛选出单煎配方组和配伍合煎组的剂量;采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测定细胞中炎症因子IL-6、IL-8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UPLC-TOF/MS技术对细胞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分为正常组(16HBE细胞+培养基)、模型组(16HBE细胞+培养基+0.1 μg/mL LPS)、寒喘祖帕单煎配方组(16HBE细胞+培养基+0.1 μg/mL LPS+50 μg/mL单煎配方)、寒喘祖帕配伍合煎组(16HBE细胞+培养基+0.1 μg/mL LPS+50 μg/mL配伍合煎).以此探究寒喘祖帕颗粒发挥抗炎活性的相关代谢通路,寻找寒喘祖帕颗粒抗炎活性相关的差异代谢物.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在给药浓度为0.1 μg/mL时细胞生长存活率未受到限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伍合煎组在给药浓度为0~400 μg/mL范围内时,细胞存活率未受影响,浓度>800 μg/mL时,细胞生长存活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单煎配方组在浓度<50 μg/mL时,细胞生长存活率未受到限制,浓度≥100 μg/mL时,细胞生长存活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IL-6、IL-8和TNF-α mRNA的表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0 μg/mL单煎配方较100 μg/mL,IL-6、IL-8和TNF-α mRNA的表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相同药物浓度干预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IL-6、IL-8和TNF-αmRNA的表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比较,单煎配方组和配伍合煎组可同时降低IL-6、IL-8和TNF-α mRNA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配伍合煎组与单煎配方组比较,配伍合煎组IL-6、IL-8 mRNA的表达较单煎配方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组学分析结果筛选出模型组与配伍合煎组间的内源性差异代谢物68个,主要与色氨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和嘧啶代谢等有关;模型组与单煎配方组间识别出内源性差异代谢物62个,主要与甘油磷脂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有关.结论 寒喘祖帕单煎配方与配伍合煎对LPS诱导的炎症细胞模型抗炎效果存在差异,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式通过不同的代谢通路发挥抗炎活性.

    寒喘颗粒单煎配方配伍合煎炎症非靶向代谢组学

    芜菁多糖铁配合物的合成工艺研究

    阿曼妮萨·麦提如则吴美美王鑫刘瑾...
    584-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芜菁多糖铁(Ⅲ)[BP-Fe(Ⅲ)]配合物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三氯化铁和芜菁多糖为反应物,合成一种芜菁多糖铁(Ⅲ)配合物;采用单因素法系统研究pH、反应时间、温度、枸橼酸钠与多糖质量比4个因素对BP-Fe(Ⅲ)配合物合成量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筛选BP-Fe(Ⅲ)配合物的最优合成工艺;采用UV法测定BP-Fe(Ⅲ)配合物中的铁含量,进行铁离子特征反应实验;对BP-Fe(Ⅲ)配合物和芜菁多糖进行红外光谱表征.结果 正交实验结果显示BP-Fe(Ⅲ)配合物的最优合成工艺条件为枸橼酸钠和芜菁多糖质量比2∶1,反应时间180 min,反应液pH=6,反应温度60℃,该条件下铁含量为4.53%,对BP-Fe(Ⅲ)配合物中铁含量影响顺序为:枸橼酸钠和多糖质量比(A)>反应液pH值(B)>反应时间(C)>反应温度(D);铁离子特征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芜菁多糖与铁络合成稳定的配合物;红外光谱图显示芜菁多糖与铁形成的稳定配合物基本结构无较大变化.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多糖铁配合物的合成.

    芜菁多糖芜菁多糖铁合成含量测定

    益气消癥汤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马红霞李风森
    589-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益气消癥汤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LC)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的130例晚期NSCLC合并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消癥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水平、治疗效果、免疫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ng capacity of the lungs for car-bon monoxide,DLCO)、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等肺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提高(P<0.05),且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和T细胞亚群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消癥汤在改善晚期NSCLC合并COPD患者肺功能、提升治疗效果、增强免疫功能方面优势明显,且不良反应小,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益气消癥汤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疫功能肺功能

    糖肾灌肠方联合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对大鼠肾脏组织TLR2和TLR4表达的影响

    李晶冯涛陈晨马丽...
    594-6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糖肾灌肠方联合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大鼠肾脏组织Toll样受体 2(Toll-like receptor 2,TLR2)、Toll 样受体 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8周龄SD雌性大鼠60只,适应性喂养7 d后,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50只进行右侧肾脏摘取手术,构建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造模过程中死亡10只,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糖肾灌肠方干预组(糖肾灌肠方0.13 mL/10 g)、缬沙坦干预组(缬沙坦0.12 mg/10 g,)、缬沙坦+糖肾灌肠方干预组(糖肾灌肠方0.13 mL/10 g联合缬沙坦0.12 mg/10 g),每天1次,连续灌肠4周.观察5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肾组织形态学改变情况,尿蛋白、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及肌酐(Creatinine,Cr)水平,肾湿质量及肾脏肥大指数,TLR2、TLR4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造模组血糖和尿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糖肾灌肠、缬沙坦干预组与缬沙坦+糖肾灌肠方干预组的血糖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肾灌肠方干预组、缬沙坦片干预组及缬沙坦+糖肾灌肠方干预组的尿蛋白含量下降(P<0.05),且缬沙坦+糖肾灌肠方干预组的尿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模型组肾组织病变显著,如肾小管扩张、纤维化、炎性细胞浸润及坏死细胞脱落;与模型组比较,糖肾灌肠干预方组和缬沙坦片干预组的大鼠肾小管扩张程度、炎性细胞浸润及坏死细胞脱落情况有所减轻,缬沙坦+糖肾灌肠方干预组的大鼠肾小管基本无扩张,仅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及坏死细胞脱落,肾脏结构更接近空白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血清Cr含量、粪便Cr含量、血清BUN含量、血/粪BUN比值、肾湿重、肾肥大指数、TLR2mRNA、TLR4mRNA、TLR2蛋白及TLR4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糖肾灌肠方干预组、缬沙坦干预组及缬沙坦+糖肾灌肠方干预组以上指标均下降(P<0.05),且缬沙坦+糖肾灌肠方干预组的降幅最大.结论 糖肾灌肠方联合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效果更佳,并能抑制大鼠肾脏组织TLR2、TLR4表达,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糖肾灌肠方缬沙坦糖尿病肾病炎症因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前列腺癌发生风险:一项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

    张凯歌卜珂姚淼安恒庆...
    602-6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与前列腺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检索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r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万方数据库,收集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英文文献,再根据已发表文献中的参考文献追溯进行手工检索,检索年限自建库至2023年12月,均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为了计算患前列腺癌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比(HR),只纳入了多变量队列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该研究包括从2 164篇文章中提取的7项队列研究,其结果显示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明显更高(HR:1.61,95%CI:1.02~2.53,P=0.04).亚组分析显示:与非老年男性相比,患有OSA的老年男性的前列腺癌风险显著增加(调整HR:2.57,95%CI:2.18~3.03,P<0.01),亚组内无异质性(I2=0,P>0.1),各亚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2=95.9%,P<0.1),其余亚组分析无法区分这种关联的差异.结论 OSA患者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并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且这种相关性在老年男性中更为显著.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前列腺癌Meta分析队列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低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构建

    李琴马雪儿杨雪霞何晓萱...
    609-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低自我管理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乌鲁木齐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650名NAFLD,其中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的650例作为建模组,2023年4月至9月的300例作为验证组.验证组依据《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评分分为低自我管理患者和高自我管理组患者.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NAFLD低自我管理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别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外部验证和预测效能评估.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25~64岁、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军人、腰围、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评分为NAFLD患者低自我管理的危险因素(P<0.001);模型内部及外部验证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88、0.959,95%CI分别为(0.981~0.988)、(0.940~0.959),校准曲线与决策曲线贴合良好.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可量化NAFLD患者低自我管理的风险,有利于护理人员早期准确识别高危患者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策略.

    非酒精性脂肪肝低自我管理影响因素列线图模型

    临床医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栾婷马蕊王巧崔蕾...
    615-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初步拟定指标内容,运用德尔菲法选择高等医学教育领域专家、一线临床教师23人进行专家咨询,最终根据函询结果对指标进行修改完善.采用德尔菲法构建的临床医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新进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3个一级指标;新进教师含7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骨干教师含8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卓越教师含7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专家对各级指标意见相对集中协调,构建的临床医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可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开展针对性培训、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临床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

    新疆醫科大學学报2024年专题征稿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