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医学
新疆医学

汪师贞

月刊

1001-5183

0991-8559596;8569011

830004

乌鲁木齐市龙泉街191号

新疆医学/Journal Xinjiang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综合性医疗卫生刊物。重点反映新疆医疗卫生科研成果和疾病防治经验,介绍国内外医学科学进展,帮助各级医务工作者提高专业理论和实际技能,加强学术交流,促进新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GPNMB、p-AKTs473、p-GSK3βser9和Ki-67在新疆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

    李梦妍戴利涛张静静李湾...
    243-250,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GPNMB、p-AKTs473、p-GSK3βser9、Ki-6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通过ITRAQ蛋白组学筛选差异表达蛋白,应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法验证GPNMB、p-AKTs473、p-GSK3βser9和Ki-67的表达,采用x2检验分析上述蛋白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K-M生存分析和COX回归法评估上述蛋白对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GPNMB、p-AKTs473、p-GSK3βser9、Ki-67在ESCC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AKTS473的阳性表达与神经侵犯(P=0.03)有关,Ki-67的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P=0.006)、脉管侵犯(P=0.000)有关.四个蛋白的共同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4)、脉管侵犯(P=0.02)相关.p-GSK3βser9阳性患者的OS较短,Ki-67阳性患者的PFS明显缩短,四个蛋白共阳性表达患者的OS和PFS均较短.结论 相较于各个蛋白的阳性表达,GPNMB、p-AKTS473和p-GSK3βSer9和Ki-67的共同阳性表达可能与ESCC的进展有关,GPNMB有望成为优化ESCC治疗策略的潜在分子靶点.

    食管鳞状细胞癌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价值

    后颅窝室管膜瘤临床病理分析

    薛晶杜娟苏丽萍崔文丽...
    251-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后颅窝室管膜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2022年10月-2023年10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存档的后颅窝室管膜瘤共6例.调阅组织切片,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相应指标表达情况,并收集随访信息,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病理学表现.结果 6例后颅窝室管膜瘤中PFA组4例,PFB组2例.临床表现为头疼,呕吐,继发性脑积水等.PFA组患者均为儿童,年龄10个月-11岁,其中女性3例,男性1例;肿瘤3例位于四脑室,1例位于脑干.2例PFB组患者均为成年女性,年龄分别为32岁和45岁,肿瘤均位于四脑室.肿瘤组织学形态呈片状生长模式,出现血管周围假性菊形团,真性室管膜菊形团,组织学分级CNS WHO 2级1例,3级5例.6例后颅窝室管膜瘤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GFAP、S-100均弥漫性强阳性表达,EMA、D2-40表现为核旁点状及腔缘阳性,P53大部分为野生型,oligo-2、Neu-N均阴性.PFA组出现特征性H3 K27Me3细胞核表达缺失,Ki-67增殖指数20%-60%.PFB组H3 K27Me3细胞核未缺失,Ki-67增殖指数4%-15%.结论 后颅窝室管膜瘤PFA组好发于儿童且预后较差,通过H3K27me3免疫组化染色初筛并分组,对于明确诊断及指导临床辅助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室管膜瘤后颅窝儿童PFAH3K27Me3

    8例涎腺分泌性癌的临床病理分析及预后

    师晓莉古丽给娜·胡阿提马遇庆
    255-258,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涎腺分泌性癌(secretory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SCSG)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3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确诊的8例SCSG,从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检测多方面研究分析.结果 8例SCSG患者男女各4例,年龄21岁-84岁,中位年龄51岁,肿瘤直径1.5cm-6.5cm,临床上以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为首发症状,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组织学以微囊状、管状-乳头状或实性结构为主.8例弥漫表达细胞角蛋白(CK)7和S-100蛋白,6例乳腺球蛋白阳性、1例部分阳性及1例仅个别细胞阳性;6例pan-Trk阳性,1例阴性,GCDFP15 3例阴性、1例部分阳性及1例个别细胞阳性;SOX-10阳性3例、2例阴性;Ki-67阳性指数3%-20%.8例均有ETV6-NTRK3融合基因信号.结论 SCSG是一种较罕见的低度恶性涎腺源性肿瘤,具有典型组织学和免疫表型,pan-Trk免疫组织化学可能与NTRK融合相关,ETV6-NTRK3基因重排不但具有诊断意义,同时Trk靶向治疗有望在临床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

    涎腺分泌性癌免疫组织化学基因融合诊断

    Gilbert综合征临床病理诊断及特征分析

    桑伟柯比努尔·吐尔逊马倩楚慧...
    259-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25例Gilbert综合征临床、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形态,为临床病理诊断提供一定经验.方法 收集2017年-2022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Gilbert综合征25例,回顾分析Gilbert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形态.结果 (1)一般特征: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14岁-63岁,平均年龄40.1岁;(2)临床表现:25例患者中,12例以幼年开始反复出现皮肤黄染,6例偶尔出现乏力;(3)实验室检查:25例患者病毒血清学及自身免疫抗体均为阴性.血红蛋白[141.56±14.27g/L]和网织红细胞计数[45.37±15.37 109/L]均正常,抗人球蛋白溶血实验均为阴性.25例患者均有非结合胆红素(IBil)升高[49.49±31.08µmoL/L],碱性磷酸酶(ALP)有1例升高[69.87±58.05U/L],结合胆红素(DBil)[1.60± 1.70µmoL/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4.84±7.29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6.07±7.44U/L]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24.32±13.41 U/L]均正常.21例患者利福平实验阳性;(4)影像学检查:B超、CT肝脾均未显示异常;(5)肝组织活检:25例组织病理学均显示肝小叶基本结构尚好,在肝小叶3区细胞内出现细小棕色颗粒,余无特殊改变.结论 Gilbert综合征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特征,病理学以肝小叶3区细胞内出现细小棕色颗粒为特征,利福平实验多数为阳性.若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实验室检查均符合条件可符合GS诊断,基因检测可确诊.

    Gilbert综合征黄疸非结合胆红素

    下调miR-155对创伤性脑损伤后小鼠肠组织claudin-1的影响

    雷泓顾莹敖德莉初美玲...
    263-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R-155对颅脑损伤后小鼠肠黏膜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表达的影响,分析miR-155对TBI后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及治疗方向.方法 30只C57BL/6小鼠,建立TBI模型后,分为miR-155组和对照组,miR-155组给予AAV-mmu-mir-155-5p inhibitor,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生理盐水.干预24h后处死小鼠取血清及小肠组织进行相关检测.结果 miR-155处理组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水平较对照组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1);光镜下对小肠组织进行病理评分,与miR-155相比,对照组Chiu's评分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miR-155 组 紧密连接蛋白 claudin-1表达明显升高,均匀分布在肠上皮黏膜组织中,对照组claudin-1表达较miR-155组明显减弱,且呈点片状分布,两组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两组小鼠肠黏膜组织中occludin的表达镜下观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iR-155在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可能是通过靶向调控claudin-1来影响肠黏膜屏障功能的.

    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miR-155TBIClaudin-1

    土大黄提取物对人永生化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增殖的影响

    巴合沙拉·马乃甫玉素甫江·艾力尤力都孜·买买提热比姑丽·伊斯拉木...
    268-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土大黄根醇提物化学组分分析及其对人永生化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增值的影响.方法 利用D101大孔树脂、HPLC对土大黄根70%乙醇提取物(原粗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主要化学组分分析,同时观察对HaCaT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 通过D101大孔树脂处理得到了 30%、50%、70%、90%乙醇洗脱部位的出膏率分别为5.4%、14.8%、11%、0.72%.HPLC检测得知,30%洗脱部位占0.151%,成分为大黄素;50%洗脱部位占1.952%,成分为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70%洗脱部位占21.409%,成分为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90%洗脱部位占1.927%,成分为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土大黄根70%乙醇提取物(原粗提取物)占1.591%,成分为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对HaCa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90%乙醇洗脱部位、70%乙醇洗脱部位、50%乙醇洗脱部位、70%乙醇提取物(原粗提取物)、30%乙醇洗脱部位,抑制率分别为17.55%、16.66%、10.99%、10.25%和7.86%.结论 土大黄根醇提物70%乙醇洗脱部位是最佳富集部位(21.409%)、也是最佳洗脱部位.土大黄根70%乙醇提取物(原粗提取物)及其不同洗脱部位均对Ha-CaT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土大黄所含的蒽醌类成分有关,提示土大黄具有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土大黄醇提物洗脱部位人永生化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银屑病

    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骨密度及FRAX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衡燕张凯迪王新玲李慧...
    275-27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骨密度及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0年10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467例,测定桡骨远端1/3、腰椎L1-4及股骨颈骨密度,分别计算有或无股骨颈BMD的FRAX骨折风险,分析血尿酸水平与骨密度及FRAX评分的关系,并通过AUC曲线评价血尿酸预测绝经后T2DM女性骨质疏松症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血尿酸的最佳截止点.结果 随着SUA水平的升高,患者身高、体重、桡骨远端1/3BMD、L1-4BMD、Cr、BUN、TC均显著升高;随着SUA水平的升高,患者女性占比、HbA1c、桡骨远端1/3BMD(T)、L1-4BMD(T)均显著降低(均P<0.05).男性SUA与骨密度及FRAX评分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绝经后女性SUA与桡骨远端1/3BMD、L1-4BMD显著正相关(r=0.132 & 0.155,P<0.05),而与 股骨颈BMD、PMOF-FRAX无BMD、PHF-FRAX无BMD、PMOF-FRAX有BMD、PHF-FRAX有BMD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HDL、Ca、P、25(OH)D混杂因素后,SUA仍为绝经后女桡骨远端1/3BMD及L1-4BMD保护因素(调整R2=0.035-0.205,P<0.05).血尿酸预测绝经后T2DM女性骨质疏松症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569,SUA截点值为325/(µmol/L),灵敏度68%,特异度48%,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尿酸与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正相关,稍高水平的血尿酸可能有助于绝经后2型糖尿病女性维持骨量.血尿酸既不是FRAX评分的保护因素也不是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尿酸骨密度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骨质疏松

    144例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分析

    王一琳李文元翟瑞琴郭亚琼...
    280-282,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河南省儿童医院消化内科2020年11月1日-2022年5月1日住院的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144例病例,对婴儿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临床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分析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 144例患儿中完全人工喂养者62例,纯母乳喂养64例,混合喂养18例.患儿以腹泻、便血为主要症状,母亲规避致敏高蛋白致敏食物或更换为氨基酸配方奶粉喂养后症状多明显缓解.结论 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愈后良好,但很难诊断.本病患儿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通过详细的病史及一般检查,当食物过敏被高度怀疑时,回避可疑过敏食物可能改善临床表现,如果诊断仍不明确或疗效较差,则需要进一步筛查食物过敏原,以确定明确致敏原,如仍不能明确诊断,需进一步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及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协助诊断.治疗本病通过采用食物回避的方法,效果明显,早期诊断有利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有利于对婴儿的早期营养提供指导,促进健康发育.

    牛奶蛋白过敏过敏原临床分析氨基酸奶粉

    MR3D-STIR SPACE序列增强扫描在臂丛节后神经成像的效果分析

    温亮曹勇黄赛李小东...
    283-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臂丛节后神经成像中施行MR3D-STIR SPACE序列增强扫描的临床价值及成像质量.方法 选取50例、2021年1月-2022年8月臂丛神经患者,均行MR常规序列扫描、MR3D-SPACE-STIR序列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患者的损伤部位、形态、信号强度与近、远侧段臂丛神经的相关性,并对比平扫及增强图像质量.结果 MRI平扫诊断节后神经损伤敏感性为89.47%、特异性为83.33%、准确性88.64%.增强MR3D-SPACE-STIR的组织对比显著提高,经处理后,可对臂丛神经节后的走行图像进行完整显示.且该技术增强序列图像的对比噪声比(CNR)为(0.57±0.09)、背景抑制评分(3.56± 0.63)分及对臂丛神经显示评分(3.96±0.53)与平扫(0.35±0.06)、(1.58±0.51)分、(2.02±0.59)分均存在显著差异(t=12.231,12.214,10.170;P<0.05).结论 MR 3D-SPACE-STIR序列增强扫描的背景抑制效果较佳,可使臂丛神经损伤及走形得以清晰显示,其臂丛神经节后图像质量较平扫明显提升.

    臂丛节后神经成像MR3D-STIRSPACE序列增强扫描诊断效果

    新疆某三甲医院妊娠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参考范围的验证及差异性分析

    单蕾李晟彬刘伊宁吴雄...
    287-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本单位检测系统妊娠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参考范围,比较不同年龄阶段孕早、中、晚期女性甲状腺激素水平,为妊娠期健康监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正常妊娠期女性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不同孕期、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孕早、中、晚期的FT3参考范围为4.45(3.38-5.67)pmol/L、4.08(3.26-5.308)pmol/L、3.94(3.242-5.012)pmol/L;孕早、中、晚期的 FT4 参考范围为 15.46(12.494-20.815)pmol/L、13.66(12.071-18.842)pmol/L、13.27(12.062-16.541)pmol/L;孕早、中、晚期的 TSH 参考范围为 2.14(0.485-3.971)mIU/L、2.11(0.523-3.941)mIU/L 和 2.12(0.611-3.961)mIU/L;全阶段孕期 TPOAb 参考范围为 2.46(5.562-30.182)IU/Ml.结论 不同孕期女性的FT3、FT4、TSH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TPO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孕期女性的FT4水平分别在四组年龄分组中(≤ 25岁、>25岁-30岁、>30岁-35岁、>35岁)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妊娠期女性甲状腺水平参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