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课程·小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课程·小学
新课程·小学

月刊

1673-2162

zhk@chinaxinkecheng.cn

0351-4164213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双塔南巷65号

新课程·小学/Journal Xinkecheng
查看更多>>《新课程》期刊社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家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出版单位,创刊以来,本刊坚持“传播新理念,交流新经验,推广新方法,促进新发展”|的宗旨,全面推广课改新理念,反映课改研究成果,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努力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刊物质量,并2006年被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科技厅、山西省新闻出版局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新课程》坚持为教育服务,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及一线教师的一致好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项正巧
    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课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可以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对小学数学微课教学的情况进行分析,在总结微课应用方法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

    小学数学微课应用策略

    例谈读写结合教古诗

    高兰
    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读和写是学习语文的两大法宝,也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语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古诗的教学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一项,它的教学紧紧靠教师外在语言的推波助澜是达不到古诗发展思维、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滋养心灵、提高审美情趣等目标的,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写结合中"知人论世"、朗诵吟哦、品读结合、穿越交流,徜徉于诗人的情怀中,学生得以流畅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与诗人进行灵魂的共振,才能感受审美文化的熏陶,提升文化素养.

    古诗教学读写结合文化素养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案例分析

    付倩
    94页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读图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周滢
    94页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浅析

    曹飞鹏
    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21世纪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传统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已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新型语文教育,不断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保证.在新课标中,第一次提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重要概念.它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也是一大难点,对小学语文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一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探索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整合

    刘爱兰
    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与学的方式也正在不断改变,数学实验作为一种研究型的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很多教师将信息技术引入到了数学实验当中,有力地提高了数学实验的效果,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一些教学案例,浅谈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一些认识.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实验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

    祝瑞印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与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直观了当的知识铺陈,教师单向化的知识传递,得到的反馈结果往往是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数学的知识内容一知半解,卡在重点的知识上难以突破,甚至出现了部分知识的混淆认知,可见传统的教学形式,随着照本宣科的模式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无法再继续支撑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新理念,此时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意义重大,教师应与时俱进,充分地发挥出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通过信息技术,为数学的创新提供载体.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创新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材资源的有效使用

    柯如意
    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的日益成熟,小学英语教师对英语教材进行了各种改编、拓展,对教学资源更是多方搜罗.英语课堂看似丰富了,别出心裁了,但有些课堂与教材越走越远了,甚至是与教材完全脱节了.以新版小学英语教材为蓝本,以课堂教学片段为例,谈谈对新版PEP教材资源的使用体会.

    教材资源图片资源chant文本再构

    "研究、活用教材"上好品德与社会课的法宝

    孙巍巍
    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始教品德与社会课时,很是不以为然,不就是一门副科,领着学生读读看看就行了,有什么可讲的?但在上完几节课后,改变了看法,要教好品德与社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品德与社会中涉及了个人、家庭、学校、家乡及世界的知识,贯穿了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要使这些知识彼此互动,浑然一体,还真需要下些功夫.

    研究教材活用教材品德与社会课法宝

    构建品德味课堂——在社会知识教学中彰显品德性的探索与实践

    陈国英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多年实践探索,立足文本,找到联系点;关注学情,把握结合点,能将"知识、品德"有机融合,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之中,彰显品德性,构建品德味的课堂.

    知识性品德性三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