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课程·中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课程·中学
新课程·中学

月刊

1673-2162

zhk@chinaxinkecheng.cn

0351-4164213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双塔南巷65号

新课程·中学/Journal Xinkecheng
查看更多>>《新课程》期刊社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家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出版单位,创刊以来,本刊坚持“传播新理念,交流新经验,推广新方法,促进新发展”|的宗旨,全面推广课改新理念,反映课改研究成果,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努力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刊物质量,并2006年被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科技厅、山西省新闻出版局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新课程》坚持为教育服务,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及一线教师的一致好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初中历史教学中忧患意识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贺正中
    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是学生进行系统性历史知识学习的初级阶段,也是其价值观与认知意识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以历史教学为引导,通过创新授课,帮助其构建时空观念,促进学生唯物史观的形成,使其能够理性地看待历史问题,并注重渗透忧患意识教育,让学生结合历史与现实更好地展望未来.故此,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忧患意识教育的现状及对策进行探析.

    初中历史忧患意识现状对策

    历史中考最后十天高效复习策略初探

    陈福文
    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阵磨枪,不快也亮,历史最后十天的高效复习,有助于学生提高成绩、提高能力、端正态度、受益终生.因而,老师既要调动起学生内在的动力,又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

    历史复习重复

    阅读有策略,答题有模式——记叙文阅读自主探究学习有效性答题策略及模式指导

    潘凤宽于佃凤
    234-235页

    德育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渗透研究

    贺维燕
    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深入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要充分挖掘素质教育因素,将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实现德育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融合.分析研究了德育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有效渗透的教学方法,期望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有所帮助.

    高中德育信息技术课

    学校德育工作应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并兼顾特殊性

    历建宇
    235页

    中考数学总复习的应对策略

    刘伟
    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历年中考总复习中,总会出现复习无抓手、标准无准绳、训练缺乏针对性的困惑.特别是在如今中考数学试卷的命题中,更加注重学生解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如何在复习中重四基、求方法、练思维、提能力、把大局,已成为中考复习的重中之重.

    复习策略强化思维提升能力

    注重德育方式强化思想教育——浅析学校如何有效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刘智康
    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部分学校仍然采用"应试教育"模式,缺乏创新意识,教育方法落后,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新课程理念下,学校必须采取必要措施,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策略

    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韩军
    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今天,学生在学校不仅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在教师的辅导与帮助下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不仅要有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健全的人格,心理健康的人走入社会,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发展走向,往往在学校阶段就已经受到影响,因此,在学校教育阶段,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关于实现高中美术教育审美价值的有效路径

    王潇
    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高中美术教育开始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作为教学的重点.审美教育的开展,对学生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阐述了高中教育中,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审美价值的提高的重要性,并对实施高中美术教育审美价值的有效路径进行探索和研究,希望对高中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高中教育美术教育审美价值有效路径

    巧用零碎德育课堂提升中学生网络媒介素养

    陈梦寻
    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的媒介环境中,网络媒介素养是公众在互联网世界的必备能力,而中学生网络游戏和电子成瘾、青少年网络欺凌、网络暴力等问题层出不穷.零碎德育课堂具备多种有效性特征,班主任可以通过巧用零碎互联网,融入日常教学;巧用零碎时间,结合科学实践操作;巧用零碎情境,多样化转移场地来提升中学生网络媒介素养.

    德育零碎课堂网络媒介媒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