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理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理月刊
心理月刊

月刊

心理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内观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的Meta分析

    秦金梅占归来李君葛海燕...
    1-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内观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CNKI、维普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全面收集内观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研究文献,合计1133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阳性及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分、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服药依从性评估及复发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观治疗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人际关系,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自知力,改善治疗态度,促进服药依从性,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内观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Meta分析

    格林模式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的影响

    李扬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格林模式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1月就诊的108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格林模式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和干预后6个月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存质量量表(SF-36)、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评分.结果 干预后3、6个月,研究组患者社会支持总评分、社会支持利用度评分、客观支持评分、主观支持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SAQ各维度评分、药物服用依从性评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干预因素和时间因素的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分析三个时间点(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和干预后6个月)的社会支持总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SAQ各维度评分、药物服用依从性评分及INR,排除干预因素,社会支持总评分,社会支持利用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等维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各维度评分,SAQ各维度评分,药物服用依从性评分及各个血清学指标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时间因素,两组社会支持总评分,社会支持利用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等维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各维度评分,SAQ各维度评分、药物服用依从性评分及各个血清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效应和干预效应存在相互交叉作用,不同干预措施后,两组患者社会支持总评分,社会支持利用度、客观支持评分、主观支持评分等维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各维度评分,SAQ各维度评分及各个血清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格林模式的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干预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社会支持水平、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再住院率,改善患者疾病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格林模式护理干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生活质量社会支持

    高职高专医学生家庭功能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邵如月谭丽凌斌张小娟...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高职高专医学生的家庭功能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读医学生2057例,采用家庭功能问卷(APGAR)、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其家庭功能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评估.结果 高职高专医学生家庭功能总分(6.65±2.26)分;50.90%家庭功能良好,41.27%家庭功能中度障碍,7.83%家庭功能严重障碍.家庭功能总分及各维度与焦虑、抑郁评分均呈负相关(r=-0.30~-0.03,均P<0.01),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均呈正相关(r=0.06~0.35,均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二(β=0.28)、大三(β=0.67)、居住在城镇(β=0.27)、父亲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β=0.46)、母亲受教育程度为中学(β=0.20)、父亲身体状况好(β=0.24)、对专业满意(β=0.36)、与同学或朋友相处融洽(β=0.31)、社会支持总分(β=0.04)对家庭功能有正向预测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为专制式和放任式(β=-0.63、-0.47)、父母的关心程度为一般及不关心(β=-0.94、-0.78)、抑郁评分(β=-0.06)对家庭功能有负向预测作用(均P<0.05).结论 家庭功能的好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学校应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父母应努力维护家庭和睦,理解并尊重子女的情感、想法,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高职高专医学生家庭功能焦虑抑郁社会支持

    刺激颜色与主体情绪对温度知觉的影响

    崔晓青邓铸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刺激颜色、物理温度及主体情绪对温度知觉的影响,以及颜色与温度概念之间的隐喻联结.实验一采用5(刺激颜色:红、黄、绿、蓝、透明)×3(物理温度档:40~45℃、20~25℃、0~5℃)×2(情绪启动:正性、负性)的混合设计,其中刺激颜色、物理温度为被试内变量,情绪启动为被试间变量,因变量为温度估计的误差值;实验二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测量不同情绪下刺激颜色(红、黄、蓝、绿、紫)与温度概念(冷、暖)之间的联结程度.结果显示,主体情绪对个体温度估计有显著影响,正性情绪个体的温度估值高于负性情绪个体;刺激颜色与温度概念间存在内隐联结,具体表现为冷色与表示冷的词语匹配,暖色与表示热的词语匹配.表明主体情绪与刺激颜色对温度的外显与内隐认知均产生影响.

    温度知觉刺激颜色情绪内隐联想测验

    女性观众对华语男同性恋影视作品的观赏心理分析

    储晶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青年女性已经成为电影及电视作品消费的主要力量,理论界及评论界对女性观众观影偏好的研究日益加深.与此同时,华语男同性恋题材影视作品出乎意料地获得了女性观众的狂热迷恋及追捧.笔者从女性观众观影时的心理机制出发,从窥视机制、恋物机制以及认同机制等三个角度对女性观众观赏华语男同性恋题材影视作品时的愉悦感来源进行分析,以期对未来华语影视创作有所启发.

    男同性恋作品观赏心理性别女性观众

    情绪智力在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人际关系困扰间的中介作用

    周甦孙越异王冬燕刘娜...
    23-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情绪智力在大学生心理弹性和人际关系困扰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CD-RISC-10)、情绪智力量表(WLEIS)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61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依据中介效应检验程序检验其中介作用.结果 ①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情绪智力及人际关系在专业与年级上存在差异(P<0.05).经LSD检验,医学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得分显著低于心理学和管理学专业(P<0.05);大二学生的情绪智力得分显著低于其余三个年级的学生(P<0.05).②心理弹性与情绪智力及其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人际关系及其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情绪智力总分及其各维度、人际关系总分及其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③ 情绪智力在心理弹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比为22%.结论 针对大学生开展有关心理弹性的主题教育,可提升其情绪智力水平,有效帮助大学生减少人际困扰,改善人际关系.

    心理弹性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困扰中介效应

    心理健康教材"自我"模块的分析与评述

    陈云
    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教材分析的相关理论,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心理健康教育》中"自我"模块进行分析和评述.分析发现,为更好发挥教材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心理健康教材研发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自我主题及其子模块的占比需在设计教材时加以考虑;应注意主题设计的层次性和序列性;标题要更加明确和具有趣味性;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多样性.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材自我教材分析

    居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生活方式及学习能力影响程度的调查报告

    胡静敏陆云朱娜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因无法返校导致大学生在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及学习能力等方面产生的变化,为高校在重大突发事件期间调整心理健康工作及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大学生新冠疫情期间心理状态、生活状况及学习能力调查问卷,对1924名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 对1924名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居家应对疫情期间,64.34%的学生感觉无聊、乏味,40.17%的学生处于乐观的积极情绪;大部分学生认知功能没有受到影响;77.57%的学生与家人关系和谐,59.41%的学生与朋友、同学关系和谐;48.87%的学生认为缺乏运动,43.36%的学生作息时间不规律,25.41%的学生存在饮食不规律现象;多数大学生学习能力没有受到疫情影响;96.10%的学生对线上教学的模式持认可态度,但68.52%的学生更喜欢线下课堂教学模式.结论 居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生活方式、学习能力并未产生严重影响,大部分学生能够及时调整心态,适应生活环境和新的学习方式,维持良好人际关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学生心理健康生活方式学习能力

    音乐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应用

    于泽楠
    31-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生活压力逐渐增强,心理疾病发生率也不断增加,其中最难以治愈的是抑郁症.患者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等成为医生难以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难题之一.音乐治疗主要是通过心理分析后,对患者进行音乐心理治疗和行为疗法,所以音乐治疗相对于心理治疗会更加容易且有效地对患者产生效果.对于音乐的研究从未停止,现代社会也使音乐得到充分地展示,笔者意在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那些被困在内心里的人,使其回归正常生活.

    音乐治疗抑郁症心理疗法行为疗法

    青少年期抑郁障碍患者自残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林海波杨丽李胜巧张体苑...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存在自残行为的状况,探索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云南省精神病医院就诊的80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存在或不存在自残行为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心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80例患者中自残行为检出率为67.50%.患者的自残行为与其性别、年龄、家庭氛围、家庭收入、同伴关系相关(P<0.05).存在自残行为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总分、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均高于不存在自残行为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存在自残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为同伴关系、抑郁严重程度、家庭氛围、伴随焦虑、性别、年龄(P<0.05),同伴关系越紧张、抑郁程度越严重、家庭氛围越不和睦、伴随焦虑越明显、女性、年龄越小,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越倾向出现自残行为(P<0.05).结论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自残行为问题较突出,紧张的同伴关系、抑郁严重程度、不和睦的家庭氛围、伴随焦虑、女性、年纪小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出现自残行为有不利影响.

    青少年抑郁障碍自残行为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