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李明元

季刊

1671-8755

xbzkswust@163.com

0816-6089241

621010

四川省绵阳市7号信箱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西南科技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刊物。主要刊载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控制工程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地质矿产资源、采矿工程、环境交通工程、土木建筑工程、城市园林规划与工程、制造科学与工程、生命科学与工程以及基础理论研究等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与报告,其特色实用性强,适合于广大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及管理干部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壁碳纳米管杂化改性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载体的制备及性能

    樊玥王一清刘才林任先艳...
    1-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SDB)为载体的Pt/SDB疏水催化剂是氢-水液相催化交换(LPCE)技术的重要材料.针对SDB载体疏水性不强和强度低等问题,通过KH570,KH560和KH550硅烷偶联剂改性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再杂化改性SDB载体.结果表明:杂化改性的SDB载体的水接触角提高了20°以上,抗压强度为基础SDB载体的1.6~3.8倍,热重分析的初始热分解温度提高了4.6~15.8 ℃.KH570处理的MWCNTs含有双键,可实现与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的三元共聚且掺杂均匀,杂化改性SDB载体效果最佳.

    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多壁碳纳米管杂化改性疏水性抗压强度

    1,3,5-三(甲硝胺基)-2,4,6-三硝基苯的合成、单晶结构与性能

    董秦唐思宇罗郑航杨海君...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3,5-三氯-2,4,6-三硝基苯(化合物1,TCTNB)为原料,经甲胺化、硝化反应得到1,3,5-三(甲硝胺基)-2,4,6-三硝基苯(化合物3).优化合成工艺获得了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总产率达74.7%.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和X射线单晶衍射仪等对化合物3及其中间产物进行了表征.单晶数据显示,化合物3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采用Kissinger法、Rogers法和Arrhenius法计算化合物3的表观活化能Ea为157.81 kJ·mol-1,指前因子A为12.79 × 1016 min1,分解速率常数k为2.91 × 10-11,热爆炸临界温度Tb为206.52℃.采用Kamlet-Jacobs半经验方程预测化合物3的爆速为7 990 m·s-1,爆压为26.6 GPa.

    含能材料多硝基芳烃合成热分解动力学爆轰性能

    CNC/GENR自修复复合材料的制备

    甘旗星刘浩魏锡均宋英泽...
    18-2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兼顾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的弹性体复合材料,将不同质量分数纤维素纳米晶(CNC)分别添加到甘氨酸改性的环氧化天然橡胶(GENR)基体中,制备了一系列基于CNC表面羟基和GENR分子链上羟基、羧基之间界面氢键作用的CNC/GENR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等对CNC/GENR复合材料的界面氢键作用、机械强度、自修复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CNC的引入显著提高了环氧化天然橡胶的机械性能,当添加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拉伸强度为4.4 MPa、断裂伸长率为1500%、自修复效率为90%,与未添加CNC样品相比分别增加了2倍、0.93倍和1.43倍.CNC/GENR复合材料实现了同时提高复合材料机械性能和自修复性能的目标.

    环氧化天然橡胶纤维素纳米晶自修复复合材料

    二氧化硅填料对环氧Vitrimer动态性能的影响

    李燕刘亿司鸿玮宋丽贤...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SiO2颗粒引入动态环氧类玻璃高分子(Vitrimer)网络中,制备了具有可控动态性能的环氧Vitrimer.结果表明:填料含量的增加对环氧Vitrimer的基础性能负面影响小,但环氧Vitrimer的特征弛豫时间(τ)、活化能(Ea)、Arrhenius指前因子(τ0)和拓扑冻结转变温度(Tv)等典型动力学参数都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填料的含量来调整.SiO2的引入使环氧Vitrimer性能可控,能够按需实现材料的再加工成型.

    环氧类玻璃高分子动态性能调控酯交换反应SiO2颗粒

    激光照明用YAG∶Ce-CaF2荧光陶瓷的冷烧结制备

    段星杨仕林杜甫陈磊...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荧光陶瓷是激光照明的关键材料.为探究低温制备荧光陶瓷的可行性,采用冷烧结工艺在425 ℃成功制备了致密度高、晶粒尺寸均匀、相界分明的YAG∶Ce-CaF2复合荧光陶瓷.结果表明:发光相与基体之间没有可检测到的界面反应;制备的荧光陶瓷具有较高的量子效率(74.3%)、较好的热导率(室温可达9.4 W·m-1·K-1)、优异的热稳定性(在400 K时发光强度仅损失4.3%);在蓝光激光(451 nm)激发下,复合荧光陶瓷表现出良好的黄光发射,并展现出光通量为910.7 lm和流明效率为91.07 lm·W-1的高亮度白色激光照明,其荧光寿命无衰减(66 ns),相关色温为4 483~8 247 K,显色指数为73.4~83.6.冷烧结工艺是低温条件下制备性能优良荧光陶瓷的新方法.

    激光照明冷烧结工艺YAG∶Ce-CaF2荧光陶瓷

    几何结构对Fe薄膜反常能斯特效应的影响

    张志忠张小伟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常能斯特效应(Anomalous Nernst effect,ANE)是一种利用磁性材料进行热电转换的效应.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在Si基底上沉积生长Fe薄膜,探究了薄膜的厚度及几何尺寸对反常能斯特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Fe薄膜的厚度越小,ANE越明显,当薄膜厚度增加到50 nm以上时,ANE趋于不变,这与Fe薄膜电阻率随厚度的变化规律一致;在温差一定时,反常能斯特电压和Fe薄膜的宽长比成正比,即薄膜越宽电压信号越强,但在单位宽度下薄膜产生的反常能斯特电压维持不变,说明薄膜的几何尺寸对ANE有较大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反常能斯特效应相关器件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反常能斯特效应热电效应磁控溅射Fe薄膜

    铍团簇吸附一氧化碳分子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林莉邝向军
    44-5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广义梯度近似方法,在Perdew-Wang 91水平上对BenCO(n=2~13)团簇进行了全电子计算.结果表明:CO分子倾向于平行吸附在纯Ben团簇的表面并占据铍团簇的外部位置,吸附后主团簇结构基本没有发生较大的突变,但是CO分子的吸附会使Ben团簇的对称性下降,n=6,8时铍团簇对CO分子的吸附相对较强,n=4,7,11时铍团簇对CO分子的吸附相对较弱;吸附CO分子后,多数Be-Be键长以及C-O的键长变长,即一氧化碳的吸附会使Be-Be以及C-O的相互作用减弱;吸附之后BenCO团簇的能隙、垂直电离势、垂直亲和势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BenCO的能隙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奇偶振荡并在Be8CO出现了最大值,吸附前后团簇的垂直电离势、垂直亲和势曲线变化大趋势基本相同,随着原子数的增加团簇的垂直电离势逐渐降低而垂直亲和势逐渐升高.CO分子吸附后对纯Ben团簇的稳定性产生了较大影响,C-O的键长、Be-Be键长及团簇的能隙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吸附后仍存在幻数结构Be8CO.

    铍团簇一氧化碳分子吸附密度泛函理论

    石蜡/膨胀石墨复合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季节适应性研究

    杨琨马立
    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石蜡与白油混合制成的复合相变石蜡作为相变主体材料,以不同质量分数的膨胀石墨作载体材料,应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出5种不同比例的复合定形相变材料,对其进行吸附性能、热物性能测试,确定了复合定形相变材料的最优配比,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该复合定形相变材料在冬、夏两季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复合定形相变材料的最优配比为:膨胀石墨的质量分数为7%,复合相变石蜡的质量分数为93%,复合相变石蜡中52#切片石蜡与3#白油质量比为55∶45;该配比复合定形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27.5 ℃,相变潜热为83.56 J/g,质量损失率为2.12%,导热系数为0.531 6 W·m-1·K-1;作为建筑外墙材料时,该复合定形相变材料能够平缓峰谷热流、减小温度波动,且在夏季的适应性强于冬季.研制的石蜡/膨胀石墨复合定形相变材料有望作为建筑调温相变材料在夏热冬冷地区应用.

    石蜡膨胀石墨相变材料季节适应性

    BDD电极电化学氧化技术处理印染工业退浆废水试验

    陈静双朱泽基尤家军熊鹰...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BDD电极电化学高级氧化处理技术进行了印染工业高盐强碱退浆废水净化处理试验,探讨了电流密度(40~100 mA/cm2)、离子变化和电解质Na2SO4添加量(100~500 mmol/L)对废水CODCr移除、可生化性及能耗的影响,获得了优化降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70 mA/cm2电流密度的降解效果最佳;SO42-更有利于CODCr的去除;Na2SO4添加量越大,动力学常数kCOD表现为线性增大,更有利于退浆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BDD电极电化学高级氧化处理印染工业高盐强碱退浆废水优化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70 mA/cm2,Na2SO4 500 mmol/L条件下处理3 h可达到排放标准,平均能耗为14.46 kWh/kg CODCr,可考虑工业化应用.

    BDD电极电化学氧化退浆废水

    污泥干燥特性实测及预测模型研究

    王振宇王强刘东王令...
    66-7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污泥脱水干化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重要环节,目前缺乏通识性的污泥干燥模型.实验分析了干燥温度、相对湿度、污泥厚度、干燥时间等因素对污泥干燥过程的影响,比较了常用的5种薄层干燥模型对污泥干燥过程的拟合效果,建立了一种BP神经网络污泥干燥预测模型,并与传统的拟合效果较优的Midilli模型进行了预测精度比较.结果表明:当污泥低温干燥时,温度、相对湿度对污泥干燥有显著影响,相对湿度越高、温度越低,污泥干燥速率越慢;Midilli模型决定系数高、卡方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均较小,是5种常用薄层干燥模型中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其与实验结果误差在15%以内;BP神经网络污泥干燥预测模型能很好预测污泥的干燥过程,预测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误差在5%以内,具有比Midilli模型更高的预测精度.BP神经网络污泥干燥预测模型为污泥干燥过程模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污泥薄层干燥模型BP神经网络污泥干燥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