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李明元

季刊

1671-8755

xbzkswust@163.com

0816-6089241

621010

四川省绵阳市7号信箱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西南科技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刊物。主要刊载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控制工程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地质矿产资源、采矿工程、环境交通工程、土木建筑工程、城市园林规划与工程、制造科学与工程、生命科学与工程以及基础理论研究等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与报告,其特色实用性强,适合于广大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及管理干部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邵忠武张魁宝周琳李博...
    1-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纤维增强酚醛树脂气凝胶复合材料由于其低密度、低导热和优异的热稳定性而在高温热防护领域备受关注.为满足日益苛刻的热防护服役环境,通过水解法原位共聚将硅烷链段引入酚醛树脂,制备了一种具有优异抗氧化和耐烧蚀性能的硅改性酚醛气凝胶,并将其与石英纤维复合,得到纤维增强杂化酚醛气凝胶复合材料.性能测试表明:在1 300℃丁烷火焰下处理15 s后,纤维增强杂化酚醛气凝胶复合材料质量烧蚀率为0.087 9g/s,线性烧蚀率为0.034 7 mm/s,对比纯酚醛气凝胶复合材料分别下降了 52.0%和15.6%;在40 kW石英灯下加热20 min后,质量烧蚀率为0.230 g/min,线性烧蚀率为0.051 mm/min,对比纯酚醛气凝胶复合材料分别下降了 57.9%和67.3%.结果显示硅烷链段的引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和耐烧蚀性能,该纤维增强杂化酚醛气凝胶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热防护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纤维复合材料热防护

    新型刺激变色聚亚胺砜的制备及性能

    罗鸿马腾宁常冠军
    9-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理掺杂和共价连接小分子变色染料方法制备的刺激变色聚合物材料存在影响聚合物热稳定性或合成较为复杂的缺点.以对硝基苯磺酰氯和溴苯为原料制备4-溴-4'-氨基二苯砜,通过自聚合制备聚亚胺砜,4-溴-4'-氨基二苯砜和聚亚胺砜的产率分别为45%和90%.利用红外光谱仪和液体核磁共振仪对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聚亚胺砜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亚胺砜在外界环境变化时颜色会发生高对比度变化且具有可逆性.聚亚胺砜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其5%热分解温度(T5%)为463 ℃,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45℃.制备的聚合物材料不需要加入小分子变色染料,本身便具备独特的刺激变色响应能力.

    聚亚胺砜刺激变色响应耐热聚合物循环利用

    阳离子-π交联吲哚基高强韧聚乙烯醇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陈丽红马腾宁杨莉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聚乙烯醇材料存在的力学性能不足问题,以阳离子-π为驱动力构筑了分子链间动态交联网络.以3-异氰酸酯基-2-苯基吲哚为吲哚基载体制备了吲哚基聚乙烯醇线性聚合物(PVAI),通过添加适量的MgCl2制备阳离子-π交联的吲哚基聚乙烯醇薄膜(PVAI-Mg),利用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电子万能试验机、红外光谱仪等对薄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Mg2+掺杂摩尔分数为吲哚基元的7.5%时,交联薄膜拉伸强度达50.97 MPa(聚乙烯醇薄膜为19.47 MPa),断裂伸长率为402.3%(聚乙烯醇薄膜为368.8%),表明Mg2+与吲哚间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改善了薄膜的力学性能.

    阳离子-π聚乙烯醇吲哚Mg2+力学性能

    SPS烧结(Mg,Zn)Al2O4透明陶瓷的微观结构及性能

    刘彪郝艳张文龙王彬...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尖晶石透明陶瓷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透明材料.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Mg1-xZnx)Al2O4透明陶瓷,研究了 Zn2+含量对其微观结构、致密化、透光率及硬度的影响.在(Mg1-xZnx)Al2O4透明陶瓷中,随着Zn2+含量的增加,陶瓷的致密度变化并不明显,在x=0.8时致密度约为99.31%;Zn2+对陶瓷的光学透过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在x=0.8时,陶瓷在620~6 220 nm波长范围内透过率均优于80%,且陶瓷的红外起始衰减波长发生红移;(Mg,Zn)A12O4透明陶瓷的硬度整体优于MgAl2O4,在x=0.8时,硬度达到(13.53±0.24)GPa,比MgAl2O4提高了约9%;(Mg,Zn)Al2O4透明陶瓷的断裂韧性随Zn2+离子的增加逐渐降低.Zn2+离子的加入能提高MgAl2O4尖晶石透明陶瓷透过率与硬度.

    (Mg1-xZnx)Al2O4透明陶瓷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微观结构光学性能力学性能

    强冲击作用下含能粉体DAAF的热点光辐射特征

    聂群朋张岱宇
    30-3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强冲击作用下含能粉体中热点密度的生成与发展,采用二级轻气炮系统对含能粉体二氨基偶氮呋咱(Diaminofurazan,DAAF)进行冲击,通过辐射高温计观测同一冲击条件下不同厚度的DAAF粉体中热点辐射特征,采用普朗克公式拟合灰体模型得到DAAF粉体在速度为1.6 km/s飞片冲击下的表观温度与发射率.结果表明:冲击DAAF粉体的热点生成温度约为3 950 K,并在200 ns的时间尺度内呈现一定的冷却态势,且随着样品的厚度增加热点发展更为充分,在最厚的样品中热点聚集更加明显;在200 ns时间尺度内,样品的发射率呈现增加态势且随着样品的厚度增加呈递增趋势.在冲击速度1.6 km/s下,0.645 mm厚度DAAF样品存在爆燃现象.

    含能粉体DAAF热点光辐射灰体模型

    SiO2@TiO2催化剂载体在甲醇重整制氢中的应用研究

    段建斌尹梦康明孙蓉...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氢能是重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催化剂载体是影响甲醇重整制氢效率的关键因素.以SiO2@TiO2粉体为原料制备了新型催化剂载体,通过浸渍法吸附锌、镍、铈等金属离子合成催化剂,研究了载体的物理性能、吸附性能及其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TiO2载体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抗压强度,且孔径主要分布在5 nm附近,比表面积为138.930 m2·g-1;该载体对锌、镍、铈等活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浸渍温度为80℃、浸渍时间为50 min时吸附效果最好;通过对比Al2O3载体和SiO2@TiO2载体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新型SiO2@TiO2载体在高温条件下具有更高氢气选择性.该研究可为开发新型甲醇重整制氢催化剂提供参考.

    SiO2@TiO2催化剂载体甲醇重整制氢吸附性能催化活性

    热固性酯类环氧/胺固化物的催化降解及循环利用研究

    胡馨悦马寒冰周百能邓银洁...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固性环氧树脂的三维交联结构使其不溶不熔,回收困难.选择酯类环氧作为环氧基体,胺为固化剂进行固化,在常压下用乙二醇对固化物进行降解,研究了金属锌盐、有机碱等多种催化剂对环氧/胺固化物的催化降解效果及环氧降解产物的循环利用效果.结果表明:乙二醇可将环氧/胺固化物全部降解,使用质量分数5%的醋酸锌为催化剂,完全降解时间为365 min,与不加催化剂体系相比较,降解时间减少了 135 min.降解物按照质量分数10%比例添加到原环氧/胺体系中,热稳定性保持良好,断裂伸长率提高了 39%,拉伸强度略下降,但仍保持较高强度.催化剂能提高热固性环氧树脂的降解速度,降解物可按一定比例添加到原环氧/胺体系中实现循环利用.

    环氧树脂催化降解循环利用

    橡胶粉-水泥砂浆柔性人造粗骨料的制备及性能

    张柯莹辜涛王世兰邹孟同...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减震吸能性能,将废旧轮胎橡胶粉掺入到水泥砂浆中制备兼具承载和吸能作用的柔性人造粗骨料,通过骨料密度、吸水率、压碎指标、单颗强度、自由落体回弹及混凝土单轴压缩等测试,研究了橡胶粉掺量、粒径对人造粗骨料基础性能、力学与能量耗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粉-水泥砂浆柔性人造粗骨料的各项基础性能良好,且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能够显著改善混凝土的能量耗散性能.在橡胶粉粒径250~380 µm、掺量体积分数20%条件下,柔性人造粗骨料比天然骨料的能量耗散率提升了 21.1个百分点,在保证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情况下,含柔性人造粗骨料混凝土较天然骨料混凝土耗散能量提高了 1.294 MJ·m-3.研究制备的柔性人造粗骨料能够显著改善混凝土的能量耗散性能,为有高自减震性能要求的工程提供了新材料,同时可实现废旧橡胶资源化利用.

    橡胶粉柔性人造粗骨料能量耗散混凝土

    高吸水性树脂快速改善废弃泥浆流动性试验

    余康刘俊新李晓阁黄勃翔...
    57-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含水率、高流动性且低强度的工程废弃泥浆的有效利用是亟待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利用高吸水性树脂材料对废弃泥浆进行处理,进行了废弃泥浆流动性试验,探究不同初始含水率、不同质量浓度吸水树脂下废弃泥浆流动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泥浆流动性随着泥浆初始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试验范围内的泥浆初始含水率与流动值拟合曲线呈二次函数关系;在吸水树脂质量浓度为0~10 g/L范围内,泥浆流动性随着吸水树脂的质量浓度增加而降低,而在10 g/L后泥浆呈塑性固化状态;在10 min搅拌时间后,泥浆流动值变化处于较为稳定状态(流动值小于15 cm),具备可塑性,使得泥浆转运或再利用过程快速便捷.影响泥浆流动性的关键因素是泥浆初始含水率和吸水树脂的质量浓度,搅拌时间也存在一定影响.

    工程废弃泥浆高吸水性树脂含水率质量浓度流动性吸水机理

    考虑时滞效应的模糊主动隔振系统的设计与性能

    郑文杰盛鹰贾彬严熙川...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实现精密仪器的振动控制,提出基于考虑时滞效应的模糊主动控制隔振系统.该系统采用神经网络,根据当前时刻模糊控制器的输出以及平台的输出数据,实时预测下一时刻平台的运动状态,提前施加作动力对平台进行主动控制.仿真实验表明,神经网络的预测较为准确,可靠度较高且设计方案合理,能有效预测实时信号并且抑制信号的振荡.系统融合了神经网络对时滞效应的补偿作用和模糊控制器对不确定性的处理能力,可实现精密仪器振动的智能化控制.

    主动控制隔振系统时滞效应神经网络模糊控制器精密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