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金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金融
西南金融

罗望

月刊

1009-4350

scjr@chinajournal.net.cn

028-85261272/85261764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南二段15号人民银行四川省成都分行

西南金融/Journal Southwest Finance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坚持正确导向,发扬创新精神,繁荣金融科研,引导金融实践,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读者对象:面向金融机构广大干部职工,政府有关部门、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管理和财务人员、财经院校师生和广大财经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建设金融强国的基础、内涵与路径研究

    邓宇
    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发展,中国现代金融体系逐渐走向成熟,金融市场建设、金融机构发展和金融监管改革等取得实质性进展,上海、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步提升,已经具备建设金融强国的金融要素.本文认为,构建中国现代金融体系与金融强国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要契合中国的国情特色和具体实践,尊重经济和金融发展规律,也要汲取国外金融发展的经验教训,准确把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独特性.本文以问题为导向,提出金融强国的核心议题,阐释中国金融强国建设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义,从国际比较视角提出中国建设金融强国的现实逻辑,从坚实的经济基础、完备的制度保障和健全的金融体系三个维度研判中国建设金融强国的可行性,探讨中国金融强国建设的独特性,最后提出金融强国建设的路径建议,即着眼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着力推进金融治理现代化,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稳步推进高水平金融开放.本文强调,金融强国建设是系统工程,立足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模式,既要匹配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也要植根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从打基础、利长远和固根本的角度持续推进现代金融体系与金融强国建设.

    金融强国现代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金融治理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安全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人民币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中的作用与前景

    陆岷峰
    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数据作为生产的关键要素,其市场化配置对经济增长和效率提升至关重要.数字人民币(DC/EP)作为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处于国家战略规划的核心位置,其不仅标志着支付系统的一大进步,还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中发挥着枢纽作用.本文在分析数字人民币的基本功能和数据要素市场化的背景下,提出了数字人民币如何促进数据要素流动和高效配置的核心观点.揭示了数字人民币在提升数据要素市场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中的潜在价值,针对数字人民币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中面临的挑战提出对策建议,为深化对数字人民币在经济体系中作用的理解、推动数字人民币数据要素融合提供有益参考.

    数字人民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人民币国际化金融科技区块链数字经济数字金融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

    张明源
    2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当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依赖政府财政靠前发力,而财政可持续性问题成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面临的最大阻碍.本文的研究表明,虽然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在基建投资中的占比持续走低,但是政府财政仍然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的关键角色.基建投资不是造成地方政府债务较高、影响我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根源.从估算结果来看,虽然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但是2020-2022年政府资金的平均资金撬动效应高达2.7倍,民间资金依赖政府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带动作用.预计至2035年,我国每年基建财政支出空间在5.5万亿—7.3万亿元,"十四五"期间政府资金预计平均每年拉动其余资金16.2万亿元.因此,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开展基建投资的关键在于优化专项债使用机制、提升政府投资决策能力以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建立健全政府投资、补贴与价格的协同机制,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财政预算资金撬动民间投资,带动经济系统整体健康平稳运转.

    财政可持续性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预算政府投资政府补贴专项债地方政府债务

    关于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思考——基于商业银行助力金融强国建设的视角

    周立波
    4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构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基础.商业银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天职,是推动金融强国建设的核心力量,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受相关因素制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在阐述商业银行科技金融工作现状、深入剖析相关问题基础上,从金融供给、生态构建、科技赋能、队伍建设、考核激励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更好推动商业银行开展科技金融工作,赋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金融强国科技金融科技型中小企业科创企业新质生产力中小企业融资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

    气候融资界定与核算的分歧及其背后的政治逻辑:基于"建设性模糊"视角的分析

    丁忠明蒋洁茹陈若愚
    5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11月,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再次确认"发达国家承诺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融资",然而国际社会并未对气候融资这一关键概念形成明确、统一的范畴界定和核算方法.为此,本文对当前全球范围内主要机构在气候融资上存在的概念界定、范畴设置、核算方法等方面分歧展开详细梳理与分析,提出运用"建设性模糊"视角来看待分歧背后的政治逻辑.首先,鉴于气候融资具有变革性,"建设性模糊"可以提供更多灵活性以应对不确定性;其次,"建设性模糊"能够为国家提供一定自主权,各国政府可以利用"建设性模糊"规则为本国利益保留合理的政策空间;再者,在现实环境存在大量形势不确定性与信息不完整性条件下,达成一个各方均满意的条约文本成本巨大,"建设性模糊"可以节约谈判各方达成协议的成本.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本文结合我国气候融资实践,从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际经验、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推动减缓与适应领域相平衡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气候融资气候变化绿色金融可持续金融ESG环境信息披露"双碳"目标建设性模糊

    面向供应链的碳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王嘉祯王新勇伊磊
    6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低碳转型的不断深入,我国需要实现全产业链的降碳减排.面向供应链的碳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了碳资产、供应链和金融工具在低碳发展方面的作用,为缓解中小企业转型困境、实现全链条的绿色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通过案例研究系统总结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的面向供应链的碳金融服务模式,研究发现国内主要采用"碳金融+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而国外则以"供应链金融+低碳供应链"服务模式为主导.鉴于当前低碳供应链发展滞后、碳金融应用程度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低碳供应链+碳金融"为核心的服务模式,并构建了面向供应链的碳金融服务框架.此外,在实践过程中如何提高供应链企业协同减排的内部驱动力、推进碳金融产品服务的创新,以及如何加强对碳金融产品督查是当前发展面向供应链的碳金融的主要困境.为此,本文提出了推动我国面向供应链的碳金融发展的相关建议.

    碳金融碳市场碳资产供应链金融绿色供应链低碳转型绿色金融"双碳"目标

    金融支持碳普惠制发展研究:制约因素、实践经验和对策建议

    周艳
    7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支持碳普惠制发展能实现微观领域碳减排和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的双赢目标.本文基于我国碳普惠制试点实践,分析我国碳普惠制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在借鉴国外有关碳普惠制实践经验基础上,探索建立以金融碳账户为核心的碳普惠发展机制,从搭建碳征信服务体系、量化碳减排核算标准、优化绿色金融管理机制、完善正向激励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助力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的实现.

    碳普惠碳减排碳账户碳交易绿色金融绿色信贷环境信息披露绿色低碳发展

    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背景下巨灾商业保险发展研究——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实践

    党雪石慧徐浩齐瑞福...
    8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保险业创新发展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分,对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质效具有重要意义.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实践来看,巨灾商业保险发展可以降低灾害风险对经济的影响,提升社会的整体巨灾应对能力,促进区域内跨境商业活动的顺利开展.文章解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巨灾商业保险的发展背景、制度设计和金融服务支持现状,深入分析了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巨灾商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个体覆盖问题、市场供给约束及法律保障制度缺陷,结合日、美三大著名湾区巨灾商业保险的发展经验,围绕金融高质量发展,从需求侧出发刺激巨灾保险需求、从供给侧出发释放巨灾保险活力、发挥政府职能推进高质量巨灾商业保险制度设计、探索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巨灾商业保险制度四个方面,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商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金融强国高质量发展巨灾保险商业保险巨灾风险风险分散多层次体系粤港澳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