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赵心愚

双月刊

2095-4271

85522104@126.com

028-85522104

610041

四川成都市洗面桥横街21号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trual Science Edition)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籽实和饲草燕麦土壤氮素丰缺指标与推荐施氮量研究

    孙洪仁王显国张运龙杜雪燕...
    237-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给我国燕麦测土施氮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开展了我国燕麦土壤氮素丰缺指标与推荐施氮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燕麦土壤碱解氮第1~8级丰缺指标依次为 ≥389、219~389、123~219、70~123、39~70、22~39、13~22 和<13 mg/kg;土壤全氮第 1~8 级丰缺指标依次为 ≥5。0、2。8~5。0、1。5~2。8、0。9~1。5、0。5~0。9、0。3~0。5、0。2~0。3 和<0。2 g/kg;土壤有机质第 1~8 级丰缺指标依次为≥64、39~64、23~39、14~23、9~14、5~9、3~5 和<3 g/kg。当氮肥利用率 30%~50%时,目标产量 1。5~6。0 t/hm2籽实燕麦第 1~8 级土壤推荐施氮量分别为 0、9~60、18~120、27~180、36~240、45~300、54~360 和 63~420 kg/hm2;目标产量4。5~15 t/hm2饲草燕麦第1~8级土壤推荐施氮量依次为0、14~80、29~160、43~240、58~320、72~400、86~480和101~560 kg/hm2。本研究建立了我国籽实和饲草燕麦土壤氮素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为我国燕麦测土施氮奠定了科学基础。

    燕麦测土施肥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施肥指标

    若尔盖湿地土壤及水体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唐亮施天宇景连东杨胜韬...
    247-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若尔盖湿地属典型的高寒湿地生态系统,是我国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藏高原地区重金属监测多集中在青藏高原西南部,针对若尔盖湿地重金属分布特征、污染来源及潜在人体健康风险尚未完全清楚。于2022年7月采集湿地土壤(退化湿地和未退化湿地)及地表水水样,分别对4种重金属(Cr、As、Cd和Pd)进行分析,阐述其浓度分布特征,并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Cr、As、Cd和Pd在未退化湿地和退化湿地的浓度(mg·kg-1)分别为6。23~26。19、2。06~45。00、0。01~0。63 和 1。32~10。87,7。56~23。56、5。10~21。87、0。01~0。43 和 2。16~11。13。参照《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Cr、Pd、Cd和As达标率为100%、88%、94。4%、80%;地表水中Cd未检出,Cr、As和Pd浓度(μg·L-1)分别为0。04~1。14、0。15~23。77和0。01~0。94,符合国家地表水质量Ⅰ类标准。参照美国环保署(USEPA)和国际辐射防护委员(ICRP)标准,若尔盖湿地土壤总非致癌风险指数(HI)均小于1;总致癌风险(TCR)范围为2。53 ×10-6~1。20 ×10-4,均在可接受致癌健康风险水平10-6~10-4数量级范围内;地表水中总健康风险指数(R)为1。97 × 10-6~2。01 × 10-4,人体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为5。0 × 10-5,其中,21。4%地表水样品超过健康风险水平。As是导致健康风险的主导因子。研究结果可补充若尔盖地区环境背景值的基础数据库,为该地污染防治及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若尔盖湿地重金属污染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原花青素B2通过miR-499-5p促进骨骼肌慢肌纤维基因的表达

    龙青焘王文静陈本莉徐孟...
    259-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探究原花青素B2(Proanthocyanidins B2,PB2)是否通过miR-499-5p调控骨骼肌慢肌纤维基因的表达。在小鼠C2C12细胞和猪骨骼肌卫星细胞诱导分化形成肌管后,分别向肌管中添加0 μg/mL、2。5 μg/mL、5 μg/mL和10 µg/mL的PB2,探究不同浓度PB2对慢肌纤维基因表达的影响。在机制研究试验中,分别向C2C12肌管和猪肌管中添加10 μg/mL的PB2,同时转染200 nM的miR-499-5p inhibitor抑制miR-499-5p的表达。结果表明,不同添加剂量的PB2均可促进C2C12肌管MyHCI基因的表达(P<0。05);添加5μg/mL和10μg/mL的PB2显著增加猪肌管MyHC Ⅰ基因的表达(P<0。05);添加5 μg/mL和10 μg/mL的PB2上调C2C12肌管和猪肌管miR-499-5p的表达水平(P<0。05)。机制研究发现,抑制miR-499-5p解除了 PB2对miR-499-5p、MyHC Ⅰ mRNA和慢型MyHC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以上研究表明,PB2可以通过miR-499-5p促进骨骼肌慢肌纤维基因的表达。

    慢肌纤维基因原花青素B2miR-499-5p

    蛋内注射硒和维生素E对1日龄肉鸡抗氧化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王韩可郑玉才冯卫东李志雄...
    268-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胚蛋内注射硒和维生素E对1日龄肉鸡抗氧化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40枚重量相近的黄羽肉鸡种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硒组(20 mg硒/枚)、维生素E组(5 mg维生素E/枚)和混合组(20 mg硒+5 mg维生素E/枚),孵化至10胚龄时,于胚蛋卵黄囊内注射四种不同物质,统计出雏情况并检测1日龄肉鸡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混合注射硒和维生素E显著增加了 1日龄肉鸡胸肌指数和肝指数(P<0。05),三个试验组均显著增加了脾指数(P<0。05);维生素E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硒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混合组血清CAT、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在肝中,维生素E组GSH-Px和硒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维生素E组肝CAT、SOD、GSH-Px、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rf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e)和干扰素-γ(IFN-γ)等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5),混合组肝CAT、Nrf2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果表明,蛋内注射硒和维生素E显著提高了 1日龄肉鸡的抗氧化和免疫性能,并促进了雏鸡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硒和维生素E联合注射效果优于单独注射。该研究为硒和维生素E在早期应用于鸡胚,从而提高雏鸡的抗氧化和免疫性能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硒代蛋氨酸维生素E蛋内注射抗氧化免疫基因表达

    泸宁鸡MYOZ2基因的分子特征及其在不同日龄腿肌中的表达

    王孜陈楚雯侯绍云陈兆贤...
    276-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研究雄性泸宁鸡MYOZ2基因的分子特性及其在不同组织的表达谱和不同日龄腿肌中的表达水平,探讨该基因对泸宁鸡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RT-PCR技术获得MYOZ2基因的CDS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PCR技术检测MYOZ2基因在泸宁鸡的心、肝、脾、肺、肾、胸肌与腿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情况,以及在不同日龄腿肌中的表达差异情况。结果表明,泸宁鸡MYOZ2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792 bp,可以编码263个氨基酸;泸宁鸡MYOZ2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其二级结构中无规卷曲所占比例最高;与其他物种如原鸡、火鸡、珍珠鸡、蜂鸟、雨燕、麻雀、中国仓鼠、牛、羊、猪及人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对比,与原鸡同源性最高,为100%;与人、中国仓鼠、牛、羊、猪等物种的亲缘性较低,说明MYOZ2基因在同种属间进化较为保守;经组织表达谱的分析,MYOZ2在心脏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除脾以外的组织(P<0。05);在20、36、51、94 d日龄腿肌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MYOZ2基因在20 d中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51 d和94 d日龄腿肌(P<0。05)。此研究为进一步了解MYOZ2基因在泸宁鸡公鸡生长发育等生理功能调控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泸宁鸡MYOZ2克隆分子特征表达

    一种O/W型聚氨酯水性外脱模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陈晓赵启明陶璐华洪叶...
    283-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油基脱模剂含有可能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有机溶剂,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更为绿色环保无毒的水性脱模剂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为了开发汽车内饰使用的新型脱模剂,以二甲基硅油、含氢硅油等为主要原料,制备出一种O/W型聚氨酯水性外脱模剂。通过测定脱模剂样品性能,探讨了主脱模剂种类及配比、乳化体系复配比例对脱模剂性能的影响。采用能谱仪(EDS)对脱模后的聚氨酯泡沫表面进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二甲基硅油和含氢硅油按照1:1配比作为基础聚合物,固含量19。41%,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80、TW-80复合乳化体系制备的O/W型聚氨酯水性外脱模剂稳定性最好,脱模后的聚氨酯泡沫表面没有Si元素残留,具有最佳脱模效果。

    O/W型乳液水性外脱模剂聚氨酯发泡脱模效果稳定性

    非贵金属催化剂S-doped p-Fe-g-C3N4@KB/rGO的改性制备和氧还原催化性能研究

    曾凯余培凯程志生余华平...
    28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发用于电催化氧还原反应(ORR)的高活性铁-氮-碳催化剂是未来能源技术的关键。采用以Fe盐为金属源,以类石墨相氮化碳为氮源,分别以炭黑和石墨烯复合载体为载体,掺杂不同类型S源,在高温下二次热解以制备在酸性条件下具有高ORR性能和稳定性的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S-doped p-Fe-g-C3N4@KB/rGO。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和电化学稳定性实验等电化学测试方法,系统地研究了 S-doped p-Fe-g-C3N4@KB/rGO催化剂。电化学测试表明所制备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在酸性条件下仍具有较为优异的催化活性。稳定性ADT测试表明循环4 000圈后,催化剂活性仅衰退15 mV。

    氧还原反应非贵金属催化剂石墨烯类石墨烯氮化碳

    脱氧核糖鸟苷酸对染色质松弛程度的调控作用

    李英杰王小军刘聪曾鸣...
    299-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真核生物的染色质结构在基因转录、DNA修复等生物学过程中发生动态变化,其松弛程度和组蛋白修饰受到多种机制的严密调控。在研究DNA修复机制的过程中,发现敲除S期抑制基因(Spd1)可以逆转多种DNA损伤应答(DDR)突变体的表型缺陷,该遗传相互作用涉及到DDR的多个信号转导通路。Spd1的主要功能是抑制脱氧核糖核苷酸(dNTP)的生物合成,这说明敲除Spd1可以通过改变dNTP库的水平或组分来影响DNA损伤应答。进一步分析发现,Spd1缺陷促进染色质松弛,导致突变菌株的染色质对微球菌核酸酶的敏感,由此说明dNTP水平的增高可以促进染色质的紧密程度。最后,通过利用可以转运外源dNTP的FY2317菌株,制备原生质体,利用半离体的体系证明过量的dNTP,特别是脱氧核糖鸟苷酸(dGTP)可以模拟Spd1缺失菌株的表型,显著提高染色质的松弛程度。综上所述,研究发现了 一种新的调控染色质松弛程度的遗传机制,可以影响DNA损伤修复的应答。

    脱氧核糖核苷酸(dNTP)脱氧核糖鸟苷酸(dGTP)染色质浓缩DNA复制

    基于深度学习的栅格测井曲线数字化研究

    周绪川游皓天
    305-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栅格测井曲线是记录测井数据的模拟曲线,地质专家可根据所得曲线判断出具体岩性、层位等。目前无监督计算机视觉技术解释数字曲线算法中仍然存在对人工干预有依赖,处理时间较慢且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栅格测井曲线数字化研究方法。该方法采用改进的U-net启发架构作为基础模型,结合栅格测井图像分辨率高的特性改变上下采样的残差块数量,并利用注意力增强的处理策略平衡在处理不同的输入和输出大小时保留其关键信号,再对栅格图像中的曲线进行语义分割减少背景干扰,增加数字化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与多条曲线的二值分割的真实数据相比,所提出的架构有效地对曲线进行了分类和数字化,在栅格测井图像数字化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准确度和性能。

    深度学习图像分割栅格图像测井曲线

    基于多源特征门控融合的软件缺陷预测

    李英玲巴依斯勒张禾邵俊铭...
    312-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当前软件开发规模的增大和复杂度的不断提高,如何在保证效率的同时提高软件质量成为软件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软件缺陷预测是软件质量保障的重要研究方向,旨在帮助软件从业人员预测软件产品中潜在的缺陷模块,从而更有效地分配测试资源。已有研究主要提取软件特征来建立缺陷预测模型,但通常仅使用单一类型特征作为模型输入,并且缺乏特征的有效融合,导致缺陷预测的性能有待提高。提出了 一种基于多源特征门控融合的软件缺陷预测方法(DP-GM),首先利用抽象语法树和词嵌入模型得到代码语义表示;然后,采用门控循环单元(GRU)对语义特征向量和传统特征向量进行特征提取;最后,利用门控机制融合多源特征来训练模型并进行软件缺陷预测。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基线方法相比较,提出的方法在召回率和F1值分别高出最优基线方法35。3%和10。5%。因此,提出的方法可提升软件缺陷预测的准确性,帮助软件从业者提高开发效益。

    软件缺陷预测多源特征融合门控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