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李明

月刊

1673-9868

liaokun@swu.edu.cn

023-68252540

400715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10年版于2010年12月出版,在该引证报告中,《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总被引频次为1817,影响因子为0.710,综合评价总分为73.5分,在该引证报告发布的1946种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综合排名第85名,在综合大学学报类期刊中综合排名第1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体验经济视角下内蒙古乡村旅游预评价研究

    白胤赵鸿李洪健王伟栋...
    12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确定游客主体在体验经济与旅游活动之间的媒介作用,以游客出行、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及娱乐6个方面为准则层,拟定预评价体系指标,同时选取内蒙古典型旅游村进行实地调研采样,收集规划建设相关数据,对拟定的指标项进行完善和修正.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预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及权重进行检验,从而构建出一个相对科学、客观及可操作的预评价指标体系,在体验经济与旅游乡村规划建设之间建立起沟通桥梁,便于反复修正和指导建设构想.

    体验经济乡村旅游评价体系

    后2020时期临界贫困群体的识别及影响机理研究——基于重庆市3117份农户样本的实证

    蔡进冯朝晖张宇禹洋春...
    13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界贫困群体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时期及乡村振兴中农户返贫的潜在增量,研究其内涵、识别方法和影响机理对构建农村贫困长效治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阐释临界贫困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临界贫困群体的识别指标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中位数比例法和Dagum基尼系数,基于重庆市3 117份农户样本,对临界贫困群体的识别及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农户的多维临界贫困指数整体较低,且呈现正态分布特征,介于0.257和0.839之间;从3 117份一般户样本中识别出330户临界贫困户,临界贫困发生率为10.59%;在15个探测指标因素中,海拔、耕地流转情况、文化程度、劳动力数量、医疗教育负担、到场镇距离、疫情灾情影响、政策满意度、政策期望值9个指标因素与样本农户临界贫困群体在不同水平下具有统计学意义.外部环境因素中区域资源禀赋匮乏、外部机会获取偏少和地方政策支撑薄弱,内部个体因素中农户个体能力较弱、内生动力不足和家庭个体水平较差是造成临界贫困的主要因素.地方政府应规范相对贫困人口识别标准和程序,构建防止返贫致贫的动态监测预警以及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帮扶机制,建立分类管理、分类帮扶、分类施策机制.

    后2020时期临界贫困影响机理重庆市

    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的中国数字乡村建设政策演化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

    甘晓龙向爽易雁许沁钥...
    147-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焦于121份关于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的政策文件,通过构建"目标—主体—工具"分析框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相关技术与方法,深入探讨中国数字乡村建设政策的演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显示:首先,数字乡村建设的政策目标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逐步涵盖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础设施、经济、生活和治理各维度,但总体焦点仍然明显集中于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数字乡村建设政策的联合发文趋势日益增强,政策制定和执行层面的协作正在逐步提升,但合作网络的结构依然显得松散与扁平化,各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较为疏远,核心主体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最后,数字乡村建设政策工具的种类与数量均不断完善,但整体结构仍显得不够合理,与既定政策目标的适配程度较低.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为进一步完善中国数字乡村建设政策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旨在促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乡村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主体社会网络分析

    基于REOF的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以重庆市为例

    靳军英王林金铁生张卫华...
    163-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重庆市不同地理分区内各量级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为该地区进行更加精准的区域性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选取1981-2020年重庆市31个站点逐日降雨数据,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REOF)对降雨侵蚀力进行地理分区,并结合R/S、5年滑动平均、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各分区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结果表明:①重庆市降雨侵蚀力可分为6个地理区域(Ⅰ-Ⅵ区);②重庆市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为5 784.04 MJ·mm/(hm2·h·a),不同降雨侵蚀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大雨、暴雨、中雨、大暴雨;③大雨侵蚀力在Ⅰ-Ⅲ区和Ⅴ-Ⅵ区占主导优势,暴雨侵蚀力在Ⅳ区占主导优势.各分区中,中雨、大雨及暴雨侵蚀力主要集中在5-9月,大暴雨侵蚀力集中在6-8月;④ 各区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年际变化从小到大依次为: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同一量级降雨侵蚀力的整体变化趋势均不显著;Hurst指数表明,中雨侵蚀力在Ⅰ和V区、大雨侵蚀力在Ⅱ和V区、大暴雨侵蚀力在Ⅰ和Ⅲ区呈强持续上升趋势;⑤ 中雨、大雨及大暴雨侵蚀力在渝东南、渝东北占主导优势,暴雨侵蚀力在渝西以及重庆中部占主导优势,且Ⅰ区酉阳和秀山、Ⅱ区开州、Ⅲ区北碚和铜梁、Ⅳ区璧山和永川、Ⅴ区巫溪和云阳及Ⅵ区忠县是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的高峰中心.通过对重庆各分区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的分析,明确了可能引起土壤侵蚀的主要雨型、高发时期和潜在风险较高的地区,可为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制定提供参考.

    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旋转经验正交分解法MK非参数趋势检验R/S分析法

    配方施肥对薄壳山核桃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杜洋文周倩杜拾平程军勇...
    17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发育的适宜施肥配方,采用氮、磷、钾3因素4水平16个处理的正交试验设计,探究不同施肥配方对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及叶片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幼林树高和茎粗增长量大小的肥料主次顺序为: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最优水平组合为:尿素0.45 kg/株+过磷酸钙1.71 kg/株+氯化钾0.28 kg/株;影响叶片氮、磷、钾含量高低的肥料主次顺序为:氯化钾、尿素、过磷酸钙,最优水平组合为:尿素0.11 kg/株+过磷酸钙0.85 kg/株+氯化钾0.46 kg/株;影响土壤有效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高低的肥料主次顺序为: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最优水平组合为:尿素0.33 kg/株十过磷酸钙1.28 kg/株+氯化钾0.28 kg/株;影响土壤酶活性高低的肥料主次顺序为: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最优水平组合为:尿素0.22 kg/株+过磷酸钙0.85 kg/株+氯化钾0.28 kg/株.树高和茎粗增长量与叶片全氮和全磷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土壤蔗糖酶与土壤有效氮、磷、钾存在显著正相关.总体上,对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发育影响的肥料主次顺序为: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最优施肥水平组合为尿素0.45 kg/株+过磷酸钙0.85 kg/株+氯化钾 0.28 kg/株.

    配方施肥薄壳山核桃生长土壤酶土壤养分叶片养分

    基于POI数据的城市功能识别与分布特征研究——以长春市区为例

    孙明英王灵芝钟巧莹吴俊杰...
    189-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春市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识别长春市中心城区功能,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对城市空间的优化与协调具有重要意义.以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及开放街道地图(Open Street Map,OSM)数据为基础,结合核密度分析、实地调查验证等方法,识别长春市中心城区城市功能类型.结果表明:单一功能区中,商业功能区数量最多,居住功能区最少;主导—混合功能区中的商业主导功能区及交通主导功能区形成对商业聚集区与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补充;细分—混合功能区特征显示功能混合程度从市中心向周边逐渐加大.经验证,城市功能识别结果符合长春市实际,由此提出对策建议:未来长春市中心城区应注重多中心发展格局,并加强绿地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城市功能区兴趣点数据核密度估计对比验证长春市中心城区

    行株间机械除草机横向纠偏系统设计与试验

    刘天佐高原源赵明宝周婧...
    200-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机械除草机田间精准作业能力,避免除草部件产生较大偏移伤害作物,设计了横向纠偏系统并进行相关试验分析.该系统由作物行识别与偏移量计算子系统、机械纠偏装置和控制执行子系统3部分组成.作物行识别与偏移量计算子系统由Intel RealSense D435深度相机、Jetson NX嵌入式计算设备等组成.通过改进的YOLOv5深度学习算法对作物行进行识别定位,再对得到的作物行中心点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计算出偏移量,发送给控制执行子系统.控制执行子系统接收作物行识别与偏移量计算子系统发送的偏移量,通过PID算法控制液压缸伸缩,实现机械纠偏装置的横移对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拖拉机前进速度分别为0.63、1.56、2.25 km/h时,横向纠偏系统的平均对行准确率分别为91.8%、88.7%、87.4%,对行纠偏平均响应时间分别为1.4、0.8、0.5 s.该系统可以有效缓解农机具在大田除草作业过程中对行不准造成作物植株损伤的问题.

    横向纠偏深度学习液压系统PID控制试验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效率烤烟等级识别模型研究

    冯川祝诗平黄华严森垚...
    213-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烤烟的等级识别是烟草产业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了降低烟农烤烟分级劳动强度,减少主观因素,提高识别精度,需要实现烤烟的自动分级.研究了深度学习中多种卷积神经网络的多层特征提取方法,并基于ShuffleNetV2网络提出一种改进的网络模型(ShuffleNetV2_FTC).ShuffleNetV2_FTC网络是将ShuffleNetV2网络的主干单元进行更改,并引入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注意力机制和SiLU激活函数.应用该模型对27种类别的烤烟图像进行识别分类.该模型的最佳测试准确率为93.09%,检测帧率达到每秒15.3张.相对原模型获得了 0.24%(0.5 ×)、6.06%(1×)和4.73%(1.5 ×)的准确率提升,每秒检测12.3张图片到15.3张图片的检测帧率提升.ShuffleNetV2_FTC网络结合机器视觉技术可以很好地识别烤烟等级,为优化烤烟的收购、烘干和加工等流程奠定基础.

    烤烟等级图像处理机器视觉深度学习ShuffleNetV2网络

    等级型城市群应急物资储备库网络优化模型——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

    陆相林于峰赵宁
    226-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具有等级性、多 目标特征的应急物资储备库网络,对于城市群应急物资储备库的良性互动和城市群应急物资储备库网络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结合城市群实际情况,对传统的等级设施选址模型加以改进,以实现城市群内受灾点民众接受应急物资配置总满意度最大、应急物资储备库之间总关联度最高和应急物资储备建设与储存成本最小为 目标,构建了适用于城市群应急物资储备库网络优化的等级型设施选址模型.针对所构建模型的等级性、多 目标特点,对传统两阶段启发式算法进行拓展,设计了三阶段启发式算法加以求解.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进行实证,优化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稳健性较强,所设计算法能实现对模型的有效求解.京津冀城市群内应设立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等6个区域级应急物资储备库,且进一步形成由区域级、市级、县(市、区)级3个等级构成的应急物资储备库网络协作区.

    应急物资储备库网络等级多目标设施选址三阶段启发式算法京津冀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