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农业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李跃建

双月刊

1001-4829

Jxuebao@sina.com

028-84504004

610066

成都市外东沙河大桥侧

西南农业学报/Journal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和重庆六省市农科院、所,共同举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牧业各个学科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区域综合开发和软科学方面的研究报告、专题论文、研究简报、学科进展述评等文章。本刊立足于大西南、面向全国、分学科地、及时地、有见地反映西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新成果、前沿动态,以推动农业科研、教育和生产的发展。本刊热忱欢迎全国农业工作者投搞,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打顶对烤烟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杨锴贾孟田荟铃徐炜...
    561-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进一步明确打顶措施对烟株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潜在功能的影响,为打顶技术优化提供必要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以不打顶为对照,研究打顶对烟株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潜在功能的影响.[结果]打顶使烤烟叶片氮、磷、钾含量发生变化,相较于对照,打顶后烟叶钾含量显著升高,烟叶氮、磷含量显著降低;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速效钾含量在打顶后显著升高,土壤pH显著降低,土壤全磷、全钾、有效磷含量打顶前后则无显著变化;打顶提高了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而使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溶杆菌属(Lysobacter)的相对丰度降低;α多样性和NMDS分析表明,打顶可使土壤细菌群落均匀度、丰富度变化,且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打顶显著提高Sob指数和Chao1指数,并引起群落结构显著分离;冗余分析(RDA)和方差分解分析(VPA)表明,土壤养分变化是导致根际细菌群落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土壤理化性状与细菌群落改变密切相关,且土壤全氮和水解性氮对细菌群落影响最大;LEfSe分析表明,打顶导致细菌差异性物种显著增加;功能预测表明,打顶引起土壤化能异养和好氧化能异养型细菌的相对丰度降低.[结论]打顶显著改变烟株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潜在功能,打顶导致的烤烟根际土壤养分改变可能是引起根际细菌群落变化的重要原因.

    打顶土壤理化性状土壤细菌

    留树贮藏对椪柑果实品质和呼吸强度的影响

    李文云罗怿王小柯林乾...
    568-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椪柑留树贮藏果实的品质变化特征,为延长椪柑鲜果供应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留树贮藏椪柑果实为研究对象,以室温贮藏果实为对照,利用液相色谱技术、气相色谱和色度计等果实品质检测方法,研究留树贮藏方式对椪柑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果皮色泽、总糖、有机酸和异味等品质和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椪柑果实留树贮藏40~80 d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对照,其中60和70 d时分别显著高于对照14.06%和17.28%;总糖在20、40、50和70 d分别比对照低23.31%、6.24%、17.65%和18.82%;留树贮藏10~80 d时柠檬酸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26~1.92倍;红色饱和度a*值降低(30~80 d)2.13~5.03,果皮颜色偏黄,呈橘黄色;除贮藏40 d外,留树贮藏呼吸强度均较对照高1.16%~127.54%;贮藏80 d时异味的代表性物质乙醇含量达峰值(293.28 μg/g),室温贮藏是留树贮藏的3.29倍.[结论]生产中建议留树贮藏最佳时间在1月中下旬至2月初春节前后,留树贮藏椪柑果实能够保持色泽橘红,固酸比适宜,风味浓郁,效益好.

    椪柑果实品质留树贮藏室温贮藏

    磷处理对不同磷效率棉花产量及碳代谢的影响

    西尔艾力·吾麦尔江米热扎提江·喀由木董强王香茹...
    577-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不同基因型棉花品种产量及碳同化物代谢响应低磷胁迫的差异机理,为生产上提高低磷胁迫下的棉花产量品质的生理调控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低磷耐受基因型(BX014和LuYuan343)和低磷敏感基因型(FJA和DLNTDH)为试验材料,设置低磷(P1,15 mg/kg)、中磷(P2,50 mg/kg)、正常磷(P3,150 mg/kg)和高磷(P4,300 mg/kg)4 个处理,研究不同施磷水平对棉花的干物重、磷素吸收利用、产量性状及棉铃对位叶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及其碳同化物代谢酶活性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低磷胁迫条件下,棉花不同器官干物重积累、磷素积累量、株高、果枝数、果节数、铃数、铃重、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及衣分显著降低,而磷素利用效率及棉铃脱落率显著上升;且在不同磷处理和品种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②棉铃对位叶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响应低磷胁迫的关键物质;低磷处理下,随着磷含量的增加,棉花棉铃对位叶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uSy)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③在P1、P2和P4处理下,低磷耐受基因型棉花干物重、磷积累量和磷利用效率及产量指标都显著高于低磷敏感基因型,对低磷胁迫的响应程度并不一致,表现出较强的耐低磷特性;且SPS和SuSy活性都显著高于低磷敏感基因型,酶活性的差异可能是低磷耐受基因型耐低磷的原因之一.④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皮棉产量分别与铃重(相关系数为0.95)、SPS(相关系数为0.96)和SuSy活性(相关系数为0.99)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低磷胁迫下低磷耐受基因型棉铃对位叶中较高的SPS和SuSy活性,保持蔗糖合成能力,进而促进糖的再分配,从而保证低磷条件下干物质的生产和累积,进而提高皮棉产量.

    棉花低磷胁迫产量碳代谢

    三种林果枝干腐烂病发病皮层真菌群落比较

    郝海婷王庆朋李猛闫成才...
    589-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新疆核桃树、苹果树以及杨树枝干发生腐烂病后对枝干皮层真菌群落的影响,为微生物防治腐烂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高通量ITS扩增子测序方法,以新疆核桃树、苹果树以及杨树3种林果健康枝干作为对照,分别分析3种林果发生腐烂病后枝干皮层中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解析腐烂病与微生物群落的关系.[结果]新疆核桃树、苹果树以及杨树3种林果健康枝干的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都大于发病枝干,表明腐烂病对枝干皮层真菌群落产生了影响.门水平,核桃树、苹果树和杨树健康枝干与感病枝干皮层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属水平,核桃树健康枝干皮层(WH)的优势属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发病枝干皮层(WD)的优势属为隐球壳属(Cryptosphaeria);杨树健康枝干皮层(PH)的优势属为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发病枝干皮层(PD)的优势属为黑腐皮壳属(Valsa);苹果树健康枝干皮层(AH)的优势属为亚隔孢壳属(Didymella),发病枝干皮层(AD)的优势属为层孔菌属(Fomes)和黑腐皮壳属(Valsa).[结论]发生腐烂病后,新疆核桃树、苹果树以及杨树3种林果枝干皮层真菌群落结构发生改变.该研究可为基于微生物群落的变化防治植物病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扩增子测序真菌多样性核桃树苹果树杨树

    不同矿物调理剂对Cd污染水田土壤性质及水稻Cd含量的影响

    李少华潘荣祝陆贵佳何烨...
    597-6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矿物调理剂对广西镉(Cd)污染水田土壤性质及水稻Cd含量的影响,为利用水田生产安全稻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钙镁硅调理剂A和B、钙硅调理剂C和钙镁调理剂D(分别设为A、B、C和D处理),在广西某受Cd污染水田开展Cd污染大田修复治理试验,以不施用调理剂为对照(CK).处理后于水稻成熟期测定土壤的pH、阳离子交换量(CEC)、总Cd和土壤有效态Cd含量及水稻根、茎、叶和籽粒的Cd含量,分析不同矿物调理剂对Cd污染水田土壤的修复治理效果及Cd在水稻各部位的残留状况,并对土壤总Cd含量、CEC和pH与有效态Cd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施用矿物调理剂可显著提高Cd污染水田的土壤pH和CEC(P<0.05,下同),二者分别较CK提高15.0%~16.6%和20.4%~23.8%;可显著降低Cd污染水田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较CK下降14.0%~19.3%.施用矿物调理剂后水田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pH呈显著负相关,pH的对数ln(pH)值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4053;ln(pH)值与CEC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6326;随着土壤pH和CEC的上升,土壤有效态Cd含量持续下降.施用矿物调理剂均可有效降低水稻根、茎、叶和籽粒的Cd含量及水稻地上部Cd的富集系数,其中,水稻籽粒的总Cd含量下降35.9%~50.2%,水稻地上部(茎、叶和籽粒)Cd的富集系数分别下降19.5%~33.5%、32.1%~44.9%和38.6%~52.6%.[结论]施用不同矿物调理剂均可显著提升水田土壤pH和CEC,从而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抑制Cd从土壤向水稻根、茎、叶和籽粒迁移,有效降低水稻Cd含量,减少Cd在水稻地上部(茎、叶和籽粒)富集.

    Cd污染水田矿物调理剂修复治理水稻安全稻米

    基于宏基因组技术的橡胶树根际细菌多样性及驱动因素

    庞通李玉武兰国玉魏亚情...
    604-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橡胶树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组成差异及环境驱动因素,为优化橡胶林种植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从不同生态位视角分析橡胶树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及环境因素.[结果]在物种组成方面,共检测到细菌150个门,240个纲,414个目,809个科,3284个属和26 710个种,橡胶树根际细菌主要富集的优势菌门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9.0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9.91%)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16.18%),用主坐标分析法可视化呈现群落分布情况,发现根际与土壤样本聚集,根表细菌与土壤和根际细菌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置换多元方差分析(PERMANOVA)也验证了该点;在多样性方面,橡胶树根际不同部位细菌群落多样性表现为土壤>根际>根表,α多样性Shannon指数在土壤和根表中差异较显著(P<0.01),其中根际和根表差异极显著(P<0.001),但土壤与根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根表细菌α多样性与另外两个生态位隔室具有显著差异;在驱动因素方面,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可知,细菌α多样性与pH、速效钾(AK)呈显著负相关(pH:R2=0.53,P<0.001;AK:R2=0.20,P=0.005),与温度(Temperature)、降水(Precipitation)、硝态氮(NN)呈正相关,所有环境因子中pH是影响细菌α多样性最重要的环境因子.RDA分析发现,pH和季节对细菌群落β多样性的影响最大,是影响细菌β多样性的最主要环境因子,季节、pH、全钾、全磷、土壤有机质、铵态氮、硝态氮、有效钾与橡胶林土壤细菌群落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橡胶树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存在显著的生态位差异,pH和季节是影响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最重要的环境因子.

    橡胶林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驱动因子

    施用不同有益菌剂对长期连作烤烟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王政刘久羽李智李博...
    612-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有益菌剂对长期连作烤烟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为连作土壤改良及连作障碍消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长期连作烤烟后添加有益菌哈茨木霉菌剂T-22(T1处理)、枯草芽孢杆菌剂(T2处理)、哈茨木霉菌剂T-22+枯草芽孢杆菌剂(T3处理)的烤烟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结果]相较于不施有益菌(对照,CK),施用有益菌剂可提高长期连作烤烟根际土壤的速效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其中,在10个环境因子中,速效磷(AP)含量对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分布的贡献度(4.97%)最高,碱解氮(AN)含量对烤烟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的贡献度(6.91%)最高,蔗糖酶(SC)活性对烤烟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的贡献度(6.75%)次之;施用有益菌剂可提高长期连作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多样性指数和细菌特有OTUs数;施用有益菌剂可改变长期连作烤烟根际土壤的指示物种丰度,其中,细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T1处理的指示物种,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为T1处理的优势菌属,丰度分别为12.2%和25.0%,Minimedusa属为T3处理的指示物种.单施细菌有益菌剂可降低长期连作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主要代谢途径的丰度,单施真菌有益菌剂则相反;单施真菌、细菌与真菌有益菌剂混施可提高烤烟根际土壤真菌代谢途径的丰度.[结论]施用有益菌剂对长期连作烤烟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改良效应,其中,哈茨木霉T-22的施用效果较好,可用于烤烟连作障碍防控.

    烤烟长期连作土壤微生态环境土壤酶活性有益菌剂高通量测序

    低碳视角下东北三省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及分区研究

    盖兆雪王子彤赵映慧
    62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低碳视角下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及分区研究,对于区域耕地低碳利用和用地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是形成耕地数量、质量及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推进耕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方法]构建低碳视角下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指标体系,借助超效率SBM模型(Super slacks-based measure)和ArcGIS软件揭示研究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时空分异特征,并运用两维图论聚类法进行耕地利用生态分区,提出各分区方向.[结果]①2010-2020年研究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呈波动下降趋势,核密度波峰呈"双峰—单峰—双峰"的分布特征,主峰由"宽峰"转变为"尖峰",两极分化特征明显,地区差异逐渐缓解;②低效率型波峰由"双峰"向"单峰"转变,生态效率极化现象趋于好转;中效率型波峰为"一主一小"的双峰形态,生态效率呈现两极分化的区域聚集现象;高效率型主峰高度降低,生态效率内部差异逐步减小;③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存在集聚效应,形成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热点区向南扩展,冷点区围绕西南部移动,呈"收缩—扩大—收缩"趋势.④将耕地利用划分为耕地利用生态先导区、均衡区、互补区和升级区4个区,制定区域差异化的耕地低碳利用措施.[结论]研究结果有利于东北三省耕地低碳利用和优化用地布局,以期为实现耕地可持续利用,推进耕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分区低碳超效率SBM模型两维图论聚类东北三省

    东寨港红树林沉积物与水体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组成特征分析

    张苗苗张文飞董冰雪韩雪梅...
    63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探索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分布情况及微生物和ARGs之间的关联特征,了解红树林的抗性污染现状,为环境中抗性基因风险评估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探索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沉积物与水体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组成、多样性以及与微生物的相互关系.[结果]利福平抗性基因rpoB mutants、达托霉素类药物抗性基因rpoC、氟喹诺酮类药物抗性基因 mfd、氨基香豆素抗性基因alaS、乙酰氧基耐药基因EF-Tu mutants、大环内酯类抗性基因macB以及异烟肼耐药基因katG是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水域的优势基因.沉积物和水体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种类组成相似,但水体中抗性基因的多样性皆高于沉积物.NMDS分析发现,沉积物与水体ARGs的组成、分布明显不同.ARGs与微生物类群的关联分析表明,α-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β-变形菌纲以及黄杆菌纲是与ARGs关联较强的主要微生物类群,占比高达70%.水体中抗性基因主要来源于α-变形菌纲、β-变形菌纲和黄杆菌纲,而沉积物中抗性基因主要来源于γ-变形菌纲和δ-变形菌纲.[结论]红树林沉积物和水体中具有不同的ARGs组成特征,沉积物与水体具有不同的抗性基因风险特征,因此对红树林耐药微生物和ARGs进行生态监测和治理时,除重点监测微生物的组成特征外,还应关注水体中ARGs的变化规律,从而预测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沉积物微生物的耐药性风险.

    红树林抗生素抗性基因沉积物水体

    基于转录组学挖掘滩羊肌肉生长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

    尤科梅孟科田彦梅宋昀静...
    641-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RNA-Seq技术筛选不同性别滩羊肌肉生长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初步揭示滩羊背最长肌差异形成的分子机理,为其肌肉生长发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相同饲养条件下的8月龄滩羊为研究对象,通过转录组测序对滩羊背最长肌肉品质进行分析比较,采用Illumina HiSeqTM4000平台进行mRNA转录组测序和分析,发掘对肌肉生长发育有差异影响的相关调控基因,并对筛选的差异基因进行RT-qPCR验证.[结果]利用RNA-Seq技术测序共筛选出3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0个,下调基因27个.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分析结果显示,其显著富集在41个GO条目中(P<0.05);同时KEGG富集分析表明DEGs富集在28条通路中,包括FoxO、PI3K-Akt、调控干细胞多能性、嘌呤代谢、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Notch信号、蛋白质消化吸收和钙信号等通路,进一步筛选出6个基因(KSR2、ENAH、COL9A1、IFIT1、B3GAT2和TACR1).对6个差异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表达趋势一致,说明测序结果可靠.[结论]获得的KSR2、ENAH、COL9A1、IFIT1、B3GAT2和TACR1候选基因为肌肉生长发育提供更多参考资料,从而为后续宁夏优质肉羊肌肉生长发育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滩羊候选基因转录组qRT-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