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科学学报
系统科学学报

乌杰

季刊

1005-6408

cjssbjb@tyut.edu.cn

0351-6018612

030024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系统科学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会刊,哲学类核心期刊。以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成果,探讨系统辩证学、系统哲学、系统科学原理的理论及其应用等问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柏格森哲学的信息之维透视

    黄萌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柏格森哲学以生命进化为理论基础,从生命系统的角度审视人的身体和意识,并探讨二者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物象(image)理论蕴含了丰富的信息思维,呈现出客观间接存在性的特征;其次,柏格森哲学中以物象、知觉、记忆和人的自由活动为主体所构成的认识过程与信息活动的五个层次相契合,成为其信息思维的主要体现;最后,柏格森哲学中有关物身关系的阐述展示出较强的实践性特征,身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中心意义表现为有意识呈现的物象选择.由上述可以揭示柏格森哲学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进步性,但是其中明显的二元论倾向与夸大意识作用的直觉方法又使得柏格森哲学最终落入唯心主义的窠臼.

    物象绵延直觉知觉记忆

    "南镇看花"心智层次序列系统诠释

    沈梅英文炳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镇看花"是王阳明论证心—物关系的经典案例.单一主观认识论或客观存在论诠释范式和价值取向导致了其唯心与唯物范畴归属的纷争.现代心智哲学"三维世界"层次序列系统思维为"南镇看花"普遍哲学意义和自身价值的深入探索提供了更科学的理据.分析表明:意向性、心理属性和随附性等心智变量因素影响语言的形成与理解;"整体论"系统诠释有助于消解对王阳明"心外无物"哲学思想的曲解,为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代世界哲学思想领域中的在场感提供实据.

    南镇看花心智哲学层次序列系统诠释

    论托马斯·阿奎那情感与德性的系统关联

    韦芳婧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托马斯·阿奎那将情感理解为意欲中的运动,包括感性意欲的运动与理性意欲的运动,并将德性定义为出于理智或意志选择的人性行为的习性.感性意欲中的情感在最高活动水平上与理性相关,理性意欲中的情感与理性一致,因此情感得以与德性关联且形成一个整体性的系统.这一系统中,理性成为情感与德性相关联的内在原则,爱是整个系统的基础与源头.同时,情感与德性的关联系统指向双重层次之上的人生目的与幸福,因此该关联系统具有较高的与较低的双层结构.

    意欲德性幸福

    新兴技术伦理评估的实用主义进路——兼论新实用主义应用到预期系统理论的可行性

    李德新叶伟怡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以往新兴技术评估方法中的规范性缺陷,及对技术与社会共塑性忽视的问题,在"技术盲目"的伦理学和具有规范性缺陷的STS(科学、技术与社会)方法的背景下,提出了新兴技术伦理评估的实用主义路径,以此将道德探究纳入到技术评估中.实用主义伦理学提供了一个基于民主审议的规范框架,与技术评估的内在规范性产生了共鸣,关注偶然性,依赖具体语境,认识到技术与社会间的共塑性,概述了其基本原则和问题转变.最后,指出作为实用主义形式的新实用主义中的预测功能和罗森的预期系统的契合性,呈现出新实用主义应用于预期系统理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实用主义伦理学技术与社会共塑性新实用主义预期系统理论

    非命题意向性:弥补命题主义解释缺失的一种尝试

    贺沙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命题主义一直以来是西方心灵哲学中意向性研究的主流,人们倾向于仅用命题来描述意向性现象.大多数学者将意向性研究还原为命题研究,以至于在通常情况下"意向态度"和"命题态度"能被人们互换使用.当哲学家聚焦于意向性和现象学如何与意识知觉、意识思维和意识情感相联系等问题时,用命题主义的方式解释这些问题往往力有不逮,非命题应运而生.非命题反对将所有的意向性还原为命题的命题主义观点,指出命题描述不能够合理涵盖所有的意向性现象.随着当代认知科学的发展,心灵哲学视域下意向性研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非命题主义转向.非命题意向性以命题主义的研究成果为指向,向语言、感知觉、注意、知识表征等方面扩张,试图描绘不同思维类型的轮廓,填补命题主义的解释缺陷.

    非命题意向性心理状态命题主义

    方以智"错综"思想研究

    张业康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卦象关系中,"错"指两卦"左右相错","综"指两卦"上下颠倒".方以智的"错综"思想是对"相错"和"颠倒"关系的进一步凝练,展现了体用间的双向流行和双向主宰,这把"单向"的体用观推进到了"双向"的体用观:"体"从自身出发过渡为"用","用"也在"体"的统摄下过渡到"体",在双向过渡中"体"和"用"都实现了自身.方以智的"错综"思想分为"十错""十综","十错"包括"对舍""对摄""对入""对夺"和"对即","十综"包括"绳衡""太极""善恶""中旁""往来"五个方面,展现了纵贯与横摄相统一、太极与阴阳双向互成、无善恶在为善去恶中、时空合一等思想.

    方以智错综善恶太极时空

    徽州建筑技术与文化互动研究——基于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系统哲学的分析

    孙伟石琳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的建筑流派,徽州建筑的营造离不开独特的技术逻辑与文化逻辑.从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系统哲学角度考察,徽州建筑的技术与文化并不是相互孤立的、静止的"单元",而是存在互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徽州建筑特色营造与保持的动力之因.概言之,徽州文化为建筑营造凝聚了资源,而建筑技术又为徽州文化提供了产生条件.对此研究有益于传统徽州建筑的利用保护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建筑设计实践.

    徽州建筑工程技术人文技术四因说

    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系统思维探析

    朱春艳李东洺陈凡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系统观念,在科技创新各要素之间以及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等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推进科技创新,全面谋划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整体布局,统筹科技创新要素的有机互动,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开放发展,表现出系统思维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开放性诸特征的辩证统一,是以系统思维科学方法全面谋划和部署科技创新的具体表达.这对于系统理解和准确把握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和总体要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科技创新系统思维方法论

    系统科学视域下的中医现代化——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医药的循证验药之思

    丁晓军喻丰赵靓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药是中国在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和疫苗产出之前对抗病毒的重要力量.然而,从"废医存药""告别中医中药"再到"废医验药",近代以来围绕着中医药的争议一直不断;其中,对中医药的一个关键指责在于它不是循证的.系统科学视域下的现代中医学以"可实证"为基本特征,而循证医学主张对临床研究中的证据进行检验,强调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在等级上的系统匹配,尽管证据质量并非决定推荐强度的唯一因素.传统中医实践虽有经验归纳作为依据,但通常缺乏实验验证,相关证据质量一般相比于临床试验而言较低,而对其推荐强度又时有相对夸大之嫌.面对当前遭受的非议,不少中医药正通过走循证的道路来提升相关证据质量的等级,以更系统地验证自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此同时,为推动中医药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临床证据分级和推荐系统也应争取尽早获得统一规范与国际认可.

    新冠肺炎中医药循证医学证据质量推荐强度

    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理念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宁琳琳包庆德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将民为邦本为政治主张、敬民爱民治国观念和施政之道构成政治文化智慧,转化为惠民利民施政举措和济世安民实践行动.而传统生态智慧崇尚万物一体、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生存方式、价值向度和发展理念,遵循顺应自然、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的虞衡制度、机构设置和治理体系,追求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发展之道,二者均具重要时代价值.遵循系统观念原则以系统思维对传统民本思想与生态智慧进行生态惠民、生态利民和生态为民的创造性转化,审度并矫正西方工业化以来掠夺资源、转嫁污染和破坏生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促进现代性发展范式转换生成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价值取向及其实践,彰显推进中华文化时代新建构的使命担当.

    以人民为中心绿色发展系统思维民本思想生态智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