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海
学海

胡传胜

双月刊

1001-9790

xue-hai@jlonline.com;xuehai1990@126.com

025-83391490

210013

江苏省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

学海/Journal Academia Bimestri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类国际交流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董事会断裂带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

    凌华董必荣
    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2008-2018年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董事会断裂带对其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生理特征断裂带的存在降低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而认知能力断裂带则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有所提升.进一步分析后发现,高质量的审计监督会抑制董事会生理特征断裂带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作用,而其在董事会认知能力断裂带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过程中发挥了替代作用.管理层自利因素则对董事会断裂带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系产生中介效应.本研究拓展并丰富了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对于深入解读董事会结构与运行规律、稳定市场主体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董事会生理特征断裂带董事会认知能力断裂带内部控制有效性

    收入不平等视角下美国货币政策的国际溢出效应研究

    邵军司增绰
    110-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大样本跨国数据及贝叶斯动态隐含因子模型,本文提取出美国与各经济体广义货币增长的共性趋势因子,作为美国货币政策溢出的测度变量,并检验了其对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针对全部样本的实证结果显示,美国货币供给扩张降低了其他经济体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分样本检验结果表明,美国货币供给扩张加剧了高收入经济体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但改善了中低收入经济体的收入分配状况.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美国货币供给扩张导致的高收入经济体的资产价格上涨,加上较高的资本项目开放度,成为导致高收入经济体收入分配状况恶化的重要原因.中低收入经济体则由于相对较低的资本项目开放度,弱化了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于资产价格的冲击.在美国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的背景下,高度重视其溢出效应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审慎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对于发展中经济体尤为关键.

    美国货币政策国际溢出收入不平等

    聚焦执行权:从行政学理解现代国家的钱端升进路

    任剑涛
    11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钱端升是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开创者之一.他的政治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行政学、比较政府领域,对政治学的基础理论问题,他缺乏关注和论述.从宪法下落到行政权或执行权,构成钱端升政治学论述的基本进路.他对当时颇为世界关注的德法两国的执行权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描述,对中国的执行权体制进行了全面的勾画.其间,从行政学或执行权视角审视现代国家建构的政治学大思路显而易见.这是他对所处时代的一个理论响应,也是他的政治学研习氛围的反映.这是一种倒置的政治学思路,造成执行权的升格或僭越,并将政治学更为根本的问题遮蔽起来.这与现代中国对国家强盛的排斥性追求具有密切关系.这一大思路,迄今未改.

    现代国家比较政府执行权专制钱端升

    比较政治学视域下的体制性整合及其反思

    汤峰苏毓淞
    132-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末,比较政治学界对一些转型国家政权稳固而另一些转型国家政权频繁更迭这一现象表现出浓厚兴趣,学者试图用"体制性整合"来阐释上述现象.本文围绕"体制性整合如何促进政权稳定"这一核心议题,对体制性整合理论进行系统讨论.体制性整合具有多重含义,可以指过程、手段、策略以及机制等.该理论能够为政权稳定提供较好的解释,但也存在局限,如理论解释与经验事实间不对称,研究视角上忽视国际环境和政党等因素,内在机制不完善等.因此,在运用该理论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国际宏观因素和政党,尝试进行案例研究、引入实验法和完善研究设计,这可能是体制性整合理论未来研究的可行方向.

    比较政治学转型国家体制性整合政权稳定

    我国环境行政代履行制度检视

    李义松周雪莹
    141-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行政代履行制度能够在义务人不履行环境义务时,及时实现生态环境的修复,维护环境公益,并通过对义务人追缴履行费用,避免环境义务人转移责任,实现"污染者负担"原则.但目前环境行政代履行仍存在法律规定不完备、缺少与其他公法机制的衔接、不能适应生态环境修复的履行内容等问题.为此,应根据生态环境修复的需要,明确环境行政代履行的授权性规定及行政主体的监管责任,完善相应的资金保障机制,协调与其他公法机制的关系.

    环境行政代履行环境公共利益生态环境修复

    徘徊在"物"与"人格"之间——《民法典》视角下人体脱离物法律属性之法理辨析

    曾见
    150-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法典》将人体脱离物的部分问题划入人格权范畴,但是没有明确人体脱离物何时属于人格这一关键问题.当前有关人体脱离物法律属性的各种观点也都不能提供关于这一问题的圆满解决方案.人体脱离物在现代医学上具有生理功能可维持、脱离人体的原因多样化、存在状态易变等特殊性,传统的将人体脱离物归入单一民事权利的做法难以全面涵盖现代医学背景下人体脱离物所蕴含的法益.人体脱离物在物的属性之外,同时具有人格属性.基于物与人格之间共存与对立的关系,人体脱离物实际处于"可人可物"的待定状态.人体脱离物最终是成为"物"还是被纳入"人格",取决于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人体脱离物本身性质等因素的限制.人体脱离物法律属性的判断规则应从人体脱离物的生理功能、当事人主观意志以及医学管理规范等层面展开建构,而进一步的应用性分析表明,基于人体脱离物"可人可物"属性建立的判断规则,对于现实案件争议的解决具有积极作用.

    人体脱离物人体组成部分法律属性人工授精体外胚胎

    消费"欺诈行为"的司法认定及逻辑证成——基于38例典型案件的分析

    高志宏
    158-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反欺诈立法体系虽已初步建立,但缺乏对"欺诈行为"的明确界定.在消费欺诈司法案件中,惩罚性赔偿责任的认定除了涉及欺诈行为的要件构成外,还涉及消费范围的确定、裁判法源的适用、请求权的基础、举证责任的分配、证明标准的确立等问题.消费欺诈以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为前提,但并非所有经营者违反告知义务的情形都构成欺诈.消费欺诈的认定应当根据主客观一致原则,从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两方面着手,并结合具体案情综合评判广告宣传、部分欺诈、网络平台责任等特殊问题.着眼于未来,应从宽把握"消费者"的概念,逐步认可"知假买假"的合法性,降低欺诈行为的证明标准,并推动消费欺诈案件的司法诉讼与行政处理的有效衔接.

    消费者欺诈行为知假买假惩罚性赔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技术调查官制度研究

    黄姗姗
    16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调查官作为法官审理知识产权案件时的技术助手,其针对案件的专业技术问题所提出的技术调查意见,是合议庭认定技术事实的重要参考.在司法实践中,技术调查意见被法庭高比例地采信,但却游离于证据调查程序之外,既不受证据法的规制,也不提交庭审质证.这种状况剥夺了当事人质证的正当程序权利,也突破了案件审理的公开原则,不仅给技术事实的公正认定带来了隐忧,也导致法官的事实认定权让渡于技术调查官之危险.本文认为,技术调查官兼具法院审判辅助人员与一般专业技术人员之双重属性,技术调查意见应纳入证据法的调整范畴,为当事人质证与合议庭采信提供充分的程序保障.

    技术调查官程序地位技术调查意见程序保障

    移动短视频的众生话语与审美裂变

    刘永昶
    174-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影像技术使影像生产大众化和普及化,通信技术迭代使大规模的影像传输成为可能,人工智能技术使影像实现分类精准传播,"技术赋权"让移动短视频生产和传播成为后景观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移动短视频呈现出与现实世界直接呼应的"众生话语"形态,尤其是大量纪实类影像的出现,使普通大众的话语表达从"说与被说"的语言中心范式逐步转变到"看与被看"的影像中心范式.在美学品质上,移动短视频呈现出生动的"日常审美"风貌,但在各种力量的推动博弈之下,也孕育着产生具有"艺术审美"品格的经典图式的可能性.

    移动短视频后景观社会众生话语审美裂变

    雅俗并举:白蛇叙事于英语世界的传播路径研究

    武越高圣兵
    181-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文化多元共生的全球化局面下,中国传统民间文学"走出去"的进程面临译介途径单一与力度不足的困境.白蛇叙事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学海外译介形式最为多样、成果最为丰硕的典范,其在英语世界的"转型"集中于叙事方式和作品样态两个层面.文学翻译、学术研究和文艺改编对白蛇叙事的域外传播和世界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白蛇叙事为例观照中国传统民间文学的海外译介路径,在开放性的标准之下多维度地开展学术研究、文学译介和文艺改编,或能推动民间文学"走出去"的进程.

    传统民间文学白蛇叙事英语译介文艺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