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语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语文
学语文

李平

双月刊

1003-8124

0553-3869402

241000

芜湖市北京东路1号

学语文/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语文学习刊物。主要介绍科学、实用、系统的语言学、文学知识和语文教学方面的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信息技术助力中学语文学科发挥育人功能

    李皖
    39-4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化社会中,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学语文教学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挖掘中学语文学科课程资源,构建开放课堂,提高学生思维、创造和实践能力;转变教学方式,构建混合式教学,提升语文学习体验;即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提高教学契合度更高,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创设语文教学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学语文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学路径

    文本互涉融入文本细读的实践探索及学理思考

    李欣荣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本细读是发现和建构文本意义的过程,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文本互涉"能让目标文本与其他文本产生关联,生发丰富的文本意义."文本互涉"的开展直接关系到文本细读程度,阅读目标的达成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当前文本互涉在文本细读中存在错把"互涉"当目的、完全放手的课后完成、文本互涉形式的窄化等"伪互涉"现象.对此,需要重新审视文本互涉与文本细读,树立以"文本细读达成"的目标导向,开展以"文本多元关联"的选点突破,明确以"阅读素养提升"的整体考查,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把握文本的内部逻辑,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阅读能力素养.

    文本互涉文本细读批判性思维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与运用策略

    王军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在信息化环境下进一步探索资源支持.教材插图就是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资源,也是教材编者意图的体现,和教材选文一样具有突出的教学价值.教师应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本文尝试梳理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插图并以教学实例浅析其教学价值和运用策略.

    统编版语文教材插图教学价值运用策略

    小说手法分析中思维素养评价的学理重溯与路径新探

    程涵悦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评价思维素养是评估学生掌握小说手法分析的一个关键方面.为了有效地评估学生在小说手法分析中的思维素养,需要梳理其中的文学机理、思维机制,挖掘阅读过程中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分析过程中所涉及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并据此设计评估的标准和重点.评估应当结合当前关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新理念,实际评估过程中要恰当地实施这些理念,依托多学科的学理支持,推动测评的科学化.

    小说手法分析思维素养评价

    映衬、反常和错位:《百合花》人物塑造艺术探微

    张飞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茹志鹃的《百合花》小说人物塑造艺术别具一格.运用女性视角,以女性特有的心理和情感作为衬托的基点,映衬男主人公性格的本真之美;巧妙制造"生活意外",在"反常"中把人物推出正常生活轨道接受考验;让情感在冲突中形成错位,在被瓦解的情感结构中挖掘情感深层的隐秘.

    《百合花》人物塑造艺术映衬反常错位

    《十五从军征》的悲剧表现艺术

    黄晶燕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本解读素来是阅读教学能有成效的基石.突破传统拆分式解读文本的样态,运用渲染和对比思维细读《十五从军征》,从中发现作者通过写作胚胎的留白渲染,野生意象的白描渲染,动作描写的反常渲染,"家"与"冢"的鲜明对比,"幸"与"不幸"的三重对比,有人与无名的矛盾对比,不仅反映个体的不幸,更是反映整个时代、社会的不幸,营造了更为深刻的悲剧意义.

    文本细读《十五从军征》渲染对比悲剧

    虚化的作文:对学生"为文不诚"的探讨

    王永坚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写作是多种能力的综合,特别要求真实的内容与个性化的表达,真实之下方见本色,个性表达方显真我.当下学生"为文不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更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不仅与写作本意背道而驰,更无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这样的重要意义与现实背景之下,探讨学生"为文不诚"的原因,不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更是为真实性写作提出呼吁与要求.

    作文为文不诚原因破局之道

    "跟教材学写作"的有效教学思考

    叶国芹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潜藏着大量优质的写作资源,既可用于阅读学习,更可用于写作借鉴.本文针对如何充分挖掘利用教材资源,论述了"跟教材学写作"的有效教学思考,即巧借篇章结构,模仿谋篇布局;巧借写作技法,提升表达水平;巧借名言警句,增添言语文采;巧借文本内容,积累作文素材.

    写作技法名言警句素材积累

    "复关"故训发覆

    胡平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经·卫风·氓》中"复关"一词,出现在"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句.从毛传、郑笺、孔疏、朱熹集传,一直到竹添光鸿、程俊英传注,向无重要分歧.最近几十年来,异见迭现,分歧蜂出,莫衷一是.本文梳理诸家注疏的基础上,提出在"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中"复关"应作地名解,而在"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和"既见复关"中"复关"则应指氓,其理由有二:一是通过处所引申出指人称谓,这是一个常见的语义演变模式;二是从整篇诗歌来看,"复关"作为一个礼貌称谓,恰与上下文语境的其他称谓形成一个序列.

    《诗经·卫风·氓》复关训诂同词化理论

    《孔雀东南飞(并序)》注释献疑——兼谈文言文注释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王素明
    72-7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材中的文言文注释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收入了《孔雀东南飞(并序)》,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对于这篇名作的教学和学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但其中仍有注释不当和当释而未释等情况.论文结合实际用例,对其中注释不当和当释而未释的现象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言文注释应当遵循的几条基本原则,以优化教学实施,提高课堂效率.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孔雀东南飞(并序)》注释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