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付百臣

月刊

1009-5241

xdjxyj@163.com

0431-85916505

130021

吉林长春市南湖大路投递室100号信箱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Journal XIANDAI JIAOXUEYANJIU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学校的实际需要为教学实施与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想和范例,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尊重激励宽容——创设民主和谐的音乐课堂

    杨恩慈
    12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述了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尊重”中学习成长。在“激励”中找到自信。在“宽容”中学会做人,从而创设和谐的音乐课堂。让每个学生在音乐中获得快乐。培养芙好的心灵。

    尊重激励宽容

    扬起爱的风帆让孩子远航

    刘淑娜
    131-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孩子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从触及孩子的心灵开始。而走入孩子心灵的最好办法,莫过于从生活细节上体贴孩子、关心孩子。本文例谈父母从两个生活细节上关心和爱护孩子。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体贴关爱

    尚实兼爱融和——试说红色教育的魅力

    孟维祥
    13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所学校,就像一个人,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精神风貌、内在品质和气度。我校地处黄桥革命老区,这里曾诞生了苏中第一个苏维埃红色政权。作为老区的一所窗口学校,我们积极投身于红色教育科研实践,

    红色教育兼爱教育科研实践革命老区精神风貌内在品质红色政权苏维埃

    生活化:数学教学的理性回归

    龚颜生
    13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大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数学教学生活化理性回归《数学课程标准》学习数学实践经验华罗庚数学家

    还给学生数学学习的自由

    贾东升
    134-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和其他人是无法替代的。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促进学生对认识不断产生追问,进而进行实验验证,在不断堆积感受和认识的基础之上逐步积累经验,将体验和感受进行总结,

    数学学习学生现代教学理论自由学习活动学习过程感受教师

    浅析高中作文教学的创新

    石青菊
    135-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学科在教育模式上都进行了深刻的改革,在改革中运用最多的就是创新教育。这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笔者结合多年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感受,谈谈对高中作文教学创新的粗浅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创新教育作文教学教育事业教育模式教学创新高中作文改革

    让“生活”充实数学课堂——在数学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夏令成
    136-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时代的发展对数学的学习和教育已经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新教材实验的推广,数学的学与教都发生了新的变革。

    数学教学使用教材数学课堂创造性生活新课程标准抽象概括形成方法

    特色育人促学校内涵发展

    谢军
    137-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可见。创建特色学校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校长,

    学校内涵发展基础教育改革教育发展观育人发展规划纲要特色学校小学校长校办

    把生活情趣融入语文教学

    何淑君
    138-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教学源于生活,最终还要走向生活。教师可凭借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

    生活情趣语文教学生活背景教学活动内在需要学生教师学习

    语文课堂中兴趣教学探索

    陈琳
    139-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心理学也认为,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活动的内动力。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起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探索语文课堂学习任务获取知识引导学生小学生心理学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