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闻与传播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闻与传播研究
新闻与传播研究

尹韵公

双月刊

1005-2577

010-65940579

100026

北京2011信箱新闻所

新闻与传播研究/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新闻传播学学术性刊物。发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研究成果。刊登新闻传播史方面的资料及研究论文,报道电子、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在新闻传播工作中的应用,介绍国外及港台地区新闻传播事业和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状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困境到光亮:李先念与财经内参(1959-1962)——主要基于《李先念年谱》的搜索

    尹韵公
    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央高层领导人及其内参批示的视角,论文首次尝试将新中国史上"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节点与重要链条作为研究对象.李先念的财经内参批示,具有很高的珍贵的史料价值.它让我们知道了大量内部信息和一些历史真相,了解到特殊年代的不少历史细节;更难得的是,它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李先念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怎样地全力以赴、殚精竭虑地为党为国家为人民而忘我工作,终究领导人民战胜了特大灾情,度过了空前难关.作者认为: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很可能是我国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生的最后一次生产性"文明阵痛".

    李先念三年经济困难内参批示

    赤焰灼心: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准则与宣传动员研究

    丁丽琼
    2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央苏区时期既是中国共产党在局部地区执政的首次尝试,也是其建立情感体制的开端.中共在当时严峻的内外形势和阶级分析法的影响下,形成了以阶级感情为中心、强调高涨的斗争情绪的情感准则.这一情感准则藉由宣传动员得到强化和扩散,通过脸谱化的敌我形象呈现、多层次的宣传网络渗透、高密度的运动竞赛批评、情绪化的修辞句式表达、嵌入式的情感指导展示,在苏区内部造成了紧张激烈的革命空气,由此形成了中共严格的情感体制.情感不仅提示了理解中国共产党精神特质和政权合法性的关键切入点,也有助于反思强大的宣传动员能力所引发的深层影响.

    情感史中央苏区中国共产党情感准则宣传动员

    网络议程设置效果的元分析

    毛良斌
    4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者在不同文化语境下针对不同议题对网络议程设置理论进行多方检验,但研究结果差异较大.为了进一步明确网络议程设置总体效果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论文对相关研究的57个独立效果量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网络议程设置效果具有中等水平效果量,网络议程设置效果受议题特征、议程网络类型及公众议程网络测量方式的调节,但不受研究数据采集方式及媒体类型的调节.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不同条件下产生结果差异的原因,同时也揭示公众议程网络测量方式以及公众特征两个因素在推进网络议程设置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网络议程设置效果量调节变量元分析

    从议程设置到议程设置网络:社交网络意见领袖的梯度议程设置网络结构

    徐翔李畅
    5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网络议程设置研究中,对于多用户之间相互影响、传导议程的网络结构重视度不足.该研究尝试从主体间议程设置网络的角度,强调在不同影响力的用户层级之间由近及远、先近后远、近强远弱的"梯度"议程设置网络结构.经过数据抓取和对用户分层,把不同层之间相互传导、设置议程而形成的网络视作关系矩阵.实证检验发现:任意两用户层之间议程传导程度,与这两层的粉丝数量之差距成反比,与这两层在粉丝量差距矩阵的接近中心度之和成正比.论文重视议程设置网络的结构分析、扩展议程设置网络理论,有助于社交网络中的议程设置路径及其最优网络的调控.

    社交网络议程设置意见领袖议程设置网络

    算法何以生成?中国互联网平台企业算法生产实证研究

    何晶李瑛琦
    6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秉持社会建构论的技术观,论文以SCOT分析框架对中国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算法生产行为予以考察,以图揭开算法生产的"黑箱",赋予算法规制来自底层和细节的观照.研究发现,算法的技术细节构成算法黑箱的坚硬内核,这一内核存在的原因在于算法生产在社会实践层面的复杂性.缺少自主权的算法工程师与起主导作用的产品经理、作为末端反馈的运营人员共同组成算法生产的内部闭环;社会"连接"的需求、资本的驱动和政府的规制作为整体性的外部技术框架决定了算法生产内部闭环的技术结束机制和稳定化过程.产品经理驱动逻辑、资本主导逻辑和单一的规制手段构成中国语境下算法生产的独特性.由此,对于算法的规制有必要关注微观层面上算法生产不同环节从业者的职业伦理和主体性建设,以及在平抑资本力量的同时撬动用户对于算法的反制力量.

    算法生产互联网平台企业SCOT算法规制

    网民如何以言行事?公共事件中标签话语行动的生成机制研究

    张媛媛冯锐
    8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标签话语行动作为社交媒体空间中一种带有诉求指向的大规模符号性实践,在网络公共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析发生于2017-2023年间的37起标签话语行动的生成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媒介支持和事件性质构成公共事件中标签话语行动生成扩散的充分条件,有助于推动标签话语行动诉求的达成.第二,其余条件变量通过三种组态路径作用于标签话语行动的生成机制,分别是互助救援机制、媒体主导机制和抗争动员机制.第三,在连续的时间范围内,媒介支持、叙事模式和话语框架等三个条件变量呈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论文尝试提出"行动性话语空间"这一概念,以描述中国网民事件观念的转向过程.

    网络公共事件标签话语行动话语机会定性比较分析

    媒体报道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梁红玉
    9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所有经济活动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最有效地配置资源,党的二十大强调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信息充分可靠是保障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重要前提.媒体作为市场经济的准公共品供给竞争机制,能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值得深入研究.通过2000-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媒体报道的资源配置功能,发现媒体报道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机制检验发现媒体报道通过资金融通渠道、要素使用渠道和市场竞争渠道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在异质性分析中发现,在产业结构越趋于合理化和非高科技行业中,媒体报道的资源配置功能更强.该研究为"媒体报道具有资源配置功能"的研究提供中国的宏微观证据,为媒体服务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媒体报道全要素生产率资源配置

    重塑媒介网络:近代上海报纸的"全国化"——以《申报》为中心(1895-1926)

    李晓荣
    11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清末到北洋政府时期(1895-1926年),得益于贯通南北的铁路干线网,以《申报》为代表的上海报纸逐渐转变为"全国性大报".这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从口岸地带进入北方内陆,形成以东中部地区为主、辐射其他地区的发行范围;第二,开设分馆、分销处,以机械化交通线路为主干,建设全国性的分销网络;第三,拓展新闻来源,成为消息灵通、格调稳健的全国性报纸,在外埠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需要注意的是,上海报纸的"全国化"是有局限性的,无论是在发行还是内容上,都未实现"完全"覆盖全国,而是呈现出以江南为大本营、东中部地区为主,辐射其他地区的差序格局.

    申报上海报纸全国性报纸铁路

    Abstracts

    126-128页

    本刊来稿格式及引文注释规范(修订版)(自2024年1月起施行)

    《新闻与传播研究》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