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闻研究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闻研究导刊
新闻研究导刊

耿晓东

月刊

1674-8883

Xwdk66@163.com

023-63907845

400012

重庆市渝中区解放西路66号

新闻研究导刊/Journal Journalism Research Herald
查看更多>>《新闻研究导刊》是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部刊物《新闻导刊》的基础上改版而成。该刊以传媒业界与学界的结合点,传媒理论与实践的引领点,传媒今天与明天的制高点为办刊理念,立足重庆,面向全国,集理论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是新闻工作者、新闻研究者、新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辅导员抖音短视频育人困境及路径优化研究

    王康
    198-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抖音是大学生接收碎片化信息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同时也为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育人工作提供了有效载体.抖音的传播受众与辅导员的育人对象高度契合,辅导员应主动占领抖音这一舆论和宣传阵地,探索如何有效开展网络育人工作.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通过抖音短视频开展育人工作面临着学校层面重视不足、缺乏稳定运营团队、"有趣"和"有用"结合难度大等难题.对此,可通过在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下打造抖音网红辅导员、组建师生通力合作的运营团队、紧跟社会热点和时代热点、强化粉丝黏性等方式,探索通过抖音短视频育人的可操作性和实效.当前,学术界对于抖音短视频的研究较多,研究内容也比较深入,但对"抖音育人"等缺乏研究.因此,高校辅导员如何通过抖音短视频实现育人效果成为新的课题,这个课题既是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育人的应有之义,也是辅导员创造性践行自身职责的生动展现,无论是从抖音传播受众与育人对象的契合性来看,还是站在预防风险的角度,高校辅导员通过抖音短视频开展育人工作都是可行且必要的.

    抖音辅导员思政工作育人路径优化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新媒体素养提升探究

    李彩虹
    20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的兴起和普及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息获取途径.在高校教育领域,这一变革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高校辅导员作为承担学生发展与指导工作的关键人物,需要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潮流,提升自身的新媒体素养,以更好地履行职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媒体素养涵盖对数字、信息、智能和社交等多方面的理解和应用,对高校辅导员而言,这意味着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技术和工具,以更好地服务学生,推广教育资源,优化高校形象.文章深入研究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新媒体素养的提升路径,以适应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交化等新媒体环境的挑战.文章首先明确定义新媒体素养,并从与学生互动、传播教育资源、提高竞争力等方面论述其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性.从学习基本技能和知识、关注新技术和趋势、了解目标用户和受众、创新思维和创意表达、建立合作与社交网络等方面出发,提出了提升新媒体素养的多种途径.文章通过详细分析指出,提升新媒体素养将积极影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效能,包括在提高学生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优化高校形象等方面的正面效果.研究旨在为高校辅导员提供全面且实用的指导,使其更好地运用新媒体工具,更有效地履行职责,为学生和高校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媒体素养高校辅导员信息技术学生指导教育资源工作效能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培养网络"意见领袖"的路径研究

    姚晓媛
    204-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交流信息、表达观点、塑造价值观的主要场域.在这一网络虚拟空间里,拥有较强组织动员能力和个人魅力的部分大学生,会逐渐成长为对其他同学产生广泛影响的网络"意见领袖".为更好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有必要重视发现、培养大学生群体中具有正向导向作用的网络"意见领袖".文章首先从传播学视角回顾"两步流"传播理论,指出该理论提出的"意见领袖"在媒体信息过滤和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更加凸显.其次分析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社会影响力来源,提出这类"意见领袖"主要通过发表个性化观点、组织网络社群以及专业化分析建立起影响力.同时也阐释"意见领袖"在推动校园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塑造方面所起的"文化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讨论辅导员与网络"意见领袖"培养的关系,指出在新媒体环境中辅导员应发挥好桥梁与指导者的作用.最后探讨辅导员具体培养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路径,包括通过多途径识别"意见领袖"人选、针对舆情管理和价值观培训进行专项新媒体技能培训、根据不同个体需求提供个性化指导,以及建立对学生领袖影响力监测和行为评估的机制等.

    网络"意见领袖"新媒体高校辅导员舆情管理学生工作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王志煊
    207-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着理念更新、方法转型的迫切需求.文章首先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群体的特征入手,描述他们作为"数字原生代"的特质,主要包括高度依赖数字设备,网络虚拟交往需求强烈,以及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自我表达和反馈.在此背景下,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面临挑战,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亦需要实现从传统的学生事务管理者向新媒体环境下的复合型人才的转变.辅导员不仅要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要承担起数字素养培育者、网络社群建设者、网络舆情应对者等新角色.文章着重分析当前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诸多新挑战:第一,管理理念滞后,过度强调控制与规训,而非引导与服从;第二,新媒体素养有待提高,应用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数字化需求;第三,师生关系存在一定的距离感与隔阂,交流不畅,亟待构建新型关系.基于此,文章提出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路径:一是更新管理理念,重视学生的网络主体地位;二是拓展新媒体工作平台,延伸服务触角;三是发挥好基层组织作用,建立高效管理体系;四是加强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新媒体使用意识.这些路径立足于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旨在为推进学生管理工作实现从"管人"到"育人"的转型变革提供参考.

    新媒体"数字原生代"辅导员工作学生管理网络素养

    新媒体时代高校传承红色基因路径探讨——以长沙学院为例

    张正东
    210-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的发展让信息传播发生了巨变.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高校要将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章探讨新媒体时代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意义,从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及红色基因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三个方面探讨新媒体时代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举措.文章以长沙学院为例,从班级党团建设、深挖本地红色资源、红色基因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探讨新媒体时代如何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通过红色基因融入班级文化和打造高等院校红色品牌活动来推动红色基因融入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推动高校红色文化建设.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将红色基因融入课堂育人、将红色基因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三个方面阐述新媒体时代红色基因融入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路径.新媒体时代,高校要高度重视红色基因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育人文化,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红色基因文化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人才培养

    新媒体环境下荆楚传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思政建设思考

    吴珊
    213-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探究新媒体环境下荆楚传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可行性和实施路径.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等多种方法,对荆楚传统文化和地方高校艺术设计课程的融合点进行了深入挖掘,并分析了新媒体环境对两者融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荆楚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将其融入地方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还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新媒体的出现为荆楚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也为地方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是在当前地方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思政的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荆楚传统文化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方面.因此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加强荆楚传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建议,包括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广荆楚传统文化,完善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加强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素养培训,鼓励学生参与传统文化艺术实践等.文章旨在推动荆楚传统文化与地方高校艺术设计课程的深度融合,为培养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设计人才提供支持.

    新媒体课程思政荆楚传统文化艺术类课程地方高校

    少儿报刊融合发展推动少年儿童综合素质培养的实践路径研究

    乐圣
    216-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不断赋能出版.少儿报刊作为少年儿童获取优质精神食粮的重要工具,应积极响应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要求.文章采取案例分析法,以《小学生天地》为例,总结少儿报刊融合发展路径:搭建融媒体平台,新技术创新服务模式;整合数字资源运用,实现出版流程数字化;融媒体服务平台助力主题教育;聚焦栏目创新升级,深度开发品牌IP产品;优化阅读教育融合产品,提升阅读服务能力.现阶段,我国少儿报刊在传播渠道、传播形式、营销渠道上初步实现了数字化转型,但仍面临统筹规划水平有待提高、人工智能迭代引发现实挑战、网络数字安全版权风险、数字化专业人才缺乏等挑战.基于此,文章提出解决策略,包括从观念到实践进行全面革新、加快开发数字出版新模式新服务、推动AIGC人工智能技术与少儿出版双向赋能、增强国际化传播能力,旨在构建以内容创新为核心、科学技术为驱动、管理优化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少儿报刊融合发展综合素质培养融媒体平台数字化转型

    图书出版政治方向及舆论导向把关的管理研究

    翟福军
    220-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书是传播文化知识最重要的媒介,是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手段,图书出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图书出版工作的政治方向及舆论导向把关,不仅仅存在于选题策划和编辑审稿阶段,而是贯穿于策划组稿、选题论证、编辑审稿、校对核红、装帧设计、印制装订、宣传营销的全流程、各环节.出版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方向及舆论导向正确是第一效益的意识,把杜绝政治方向、舆论导向错误和偏差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对图书出版全流程中政治方向及舆论导向把关进行分析,从出版法规与实践经验中总结需要重点把关的内容,从实操层面梳理编辑出版各环节把关要点,进而提出以全流程、各环节层层传导共同把关,明确各岗位把关职责,建立应急处置和问责惩治机制等策略建议,以减少把关失误,确保图书出版安全与出版质量.

    图书出版全流程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把关人

    图书编辑与作者有效沟通的策略探析

    卢晓熙
    223-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图书是传播人类信息的手段,是人类文化与知识传承的使者,会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社会活动产生极大的影响.作者是作品的创作者,编辑是作品的发现和加工者,两者相互配合,才能创作出可以公开传播的图书.作者提供的稿件是编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如果缺少稿件,编辑水平再高也无用武之地.但是,作者的稿件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离开了编辑的审读和加工,稿件也就无法刊发.编辑与作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主体.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编辑和作者的紧密配合,两者有效沟通,不仅是图书顺利出版的关键,还是确保图书质量的前提.可以说,一本优秀的图书是作者和图书编辑通力合作的产物.在图书出版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实背景下,如何实现与作者的有效沟通,积累和吸引更多的作者资源,成为图书编辑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从图书编辑与作者沟通的意义、沟通的原则以及沟通的技巧三个方面入手,结合自身工作经验,系统总结了图书编辑在出版过程中与作者有效沟通的策略,以期解决图书出版面临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与作者的良性互动,打造更多的精品图书.

    图书出版图书编辑沟通意义沟通原则沟通技巧

    融媒体时代数字编辑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宋鑫鑫
    227-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媒体时代,出版行业与新媒体、互联网的界限逐渐模糊,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数字编辑是新兴岗位,其规模在未来几年必将逐渐壮大.文章认为,目前数字编辑队伍普遍存在政治敏锐性不强、缺乏传统出版行业从业经历、非计算机相关专业背景的数字编辑信息化技术不强等问题.在数字编辑能力提升路径上,应当重新思考定位,从政治素养、传统出版编辑能力、信息化技术能力三方面提升数字编辑业务能力.政治素养建设要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数字编辑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传统出版编辑能力建设包含编校能力、图书出版流程把控能力、选题策划能力、营销能力等;信息化技术能力建设要提升编辑的通用数字化技能、数字产品策划和设计能力并转变思维模式.近年来,"人卫慕课"在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简称"人卫电子音像社")"四维"培训体系下,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医学专业背景数字编辑人才.数字编辑入职后需要经过通识类教育、传统编辑岗位实习、数字编辑定岗学习、行业发展学习四个学习阶段.数字编辑岗位胜任力的建设形式不拘泥于培训,资深编辑"传、帮、带",编辑与运营、技术等不同岗位之间的学习交流,基于业务案例的复盘等,都是有效的能力提升手段.总而言之,数字编辑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将传统出版行业与融媒体不断融合,取长补短,才能推动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满足读者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融媒体数字出版数字编辑人才培养编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