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

月刊

1007-5968

027-50769365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58号长江传媒大厦23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Journal XUEXIAO DANGJIAN YU SIXIANG JIAOYU(PUJIAO B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把党规党纪刻印在党员心上

    党评文
    1-1页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

    陈成文凌淑瑜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对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理论即对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予以认同,并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科学性是形成理论认同的基本依据;民族性是形成理论认同的根本所在;价值性是形成理论认同的动力来源。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认同的途径主要有加强理论教育的渗透力、提升教育队伍的号召力、增强教育方法的感染力和拓展教育载体的辐射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认同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化

    张红霞谭春波
    8-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生活化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必经之路,是抵御西方意识形态霸权的有效方法,是人民大众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的内在要求。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面临着多元文化冲击、表达方式不恰当等困境。因而应找准与社会现实的契合点,引领整合多元文化,创新表达方式等,以化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的困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困境途径

    态度形成理论视阈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研究

    张静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态度形成理论分析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增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对策,以期对高校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有所助益。

    态度形成理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

    高校学生党建绩效评价的原则与路径

    朱建飞
    14-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绩效评价机制作为督促落实党建工作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有效载体。实施高校学生党建绩效评价应遵循一元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目标性与过程性相结合、科学性与操作性相结合、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基于当前绩效评价理论基础和高校党建工作的现实状况,高校可探索建立关键绩效指标评价、360度反馈评价、平衡计分卡评价、ISO9000质量评价等学生党建绩效评价方法。

    高校学生党建绩效评价机制

    用互联网思维探索高校党员教育新模式

    张可菡裴小倩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思维中注重用户体验、互动性强、强调简单专注的特征为新时期高校党员教育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党员导师制”教育模式用互联网思维大胆创新高校党员教育方式,使党建工作与互联网时代紧紧契合,为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发展提供了思路。

    互联网思维党员教育党员导师制

    “自组织化”之于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陈元媛
    19-2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帮助大学生正确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一段时间内高校肩负着的一项重要使命。一直以来,长期依靠的“他组织化”模式陷入了一定困境,并主要表现为管理体制的行政化效应与大学生的个性化表现间摩擦加强,造成外部推动力量的弱化。因此,高校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走出这一“他组织化”困境,采用更具吸引优势的“自组织化”建设模式,实现从局部到系统的教育观念转变,并依靠多方面形成的共同合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的整体提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自组织化

    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三个维度

    李旺珍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重要的任务即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必须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三个维度着手,学校层面要注重顶层设计,规划整体方案;教师层面要坚定政治立场,加强自身修养;学生层面要夯实理论基础,促进实践养成。

    三维度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文化视阈下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

    杜坤林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精神文化和支撑力量,核心价值观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高校必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华优秀美德,加强道德教育和实践,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坚持以文化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文化核心价值观路径

    新时期青少年价值观培育工作新探

    高文苗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少年价值观培育工作是社会改革与发展的活力来源,社会改革与发展也是青少年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动力保障。全球化时代对青少年价值观培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与新挑战,基于此,文章从思维新模式、实践新形式与组织新要求这三个方面对青少年价值观培育工作展开研究。

    青少年价值观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