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月刊

1007-5968

xxdj@163.com

027-50769366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18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ournal Xuexiao Dangjian Yu Sixiang Jiaoyu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期刊,受到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全国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专家、学者的关心和重视。它以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服务学校党政领导、政工干部、辅导员为宗旨。宣传典型、传播经验、探讨问题;突出理论性、前瞻性、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理论逻辑

    孔晓冬刘爱军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的论述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理论起点,中国共产党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思想实现了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理论发展,习近平关于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论述标志着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理论成熟.

    党的全面领导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新时代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研究

    赵坤李茜
    38-4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总结百年奋斗历程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是党找到的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指引下,充分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我革命精神,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同向发力,通过加强目标体系、运行体系、评价体系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构建各要素有效衔接、协调联动的有机制度集成体,有效保障制度规范的高质量执行和科学实施,以制度建设保障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落实落细,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践履路径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路径探索

    王丽君代粮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抓手.针对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与挑战,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可从创新完善"四个机制"、下沉指导"五个加强"、突出创建"三个围绕"三个方面,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不断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质量.

    新时代学生党建工作路径普通高校

    高校学生党员培养考核路径探新

    王幸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党员培养考核工作贯穿学生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的始终,高校创新学生党员培养考核路径对于推动高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校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学生党支部培育"五星党员"的实践探索为例,梳理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培养考核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健全制度保障、优化指标体系、提供多样平台等路径,以期推动高校学生党员培养考核在育人实践中的运用与优化.

    高校党的建设学生党员培养考核

    校地党建融合发展的路径探析

    谢志昂杨健国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地党建融合发展是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现实需要.结合新时代党的建设新任务新要求,校地本身固有的密切联系和互动关系为校地党建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目前,校地在中心任务、资源、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党建融合发展,可通过坚持融进属地、融于需求、融入事业、融为一体等多种途径,提升党建聚合力、生产力、引领力、耦合力,推进校地党建融合共生发展.

    校地党建融合发展路径

    叙事教学在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中的运用

    李慧敏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中运用叙事教学,有助于引导大学生以劳树德涵养品格、激励大学生以劳汇智开拓创新、激发大学生以劳敦行矢志奋斗.在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中运用叙事教学要坚持以教育目标为方向遴选教学内容,增强叙事教学的吸引力;坚持以情感认同为指向转化教学方式,增强叙事教学的感染力;坚持以协同融合为导向优化教学场景,增强叙事教学的在场感.在叙事教学实践中,高校教师要讲准劳动彰显国魂的故事,坚定爱国主义的信念之源;讲深劳动改变命运的故事,秉持艰苦奋斗的立本之源;讲透劳动创造财富的故事,葆有为民情怀的力量之源;讲活劳动引领未来的故事,弘扬追求卓越的复兴之源,增强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实效.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叙事教学劳动精神

    新时代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略探

    牛亚飞李亚员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匠精神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思想精髓和文化内涵.新时代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表现,也是巩固提升新时代社会劳动风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新时代职业人才的现实需要.在实践中,需要通过实施思想引领供给侧改革,创造工匠精神特色新语;强化主体协同"培育共同体"建构,打造教育资源区块链;广泛应用新型智能技术,强化数字思政功能等方式精准高效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

    高校实践育人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的路径研究

    王丽李理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缩小了信息传播的数字距离,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技术语境.高校实践育人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还存在着传播视角模式化、传播场景单一化、教学实践课程化等困境,高校可通过转化叙事视角、传播场景的沉浸式体验、转化高校教学课程观的主体经验等方式,精准化共联高校学生的情感导向和话语表达,引导学生在红色文化情景的交互中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

    红色文化传播高校体验价值实践育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方略

    杨帆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丰富的理论资源.现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科学规划,凸显传统价值;多措并举,增强文化素养;开拓思路,深挖文化内涵;扩展渠道,提升传播效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略

    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安红霞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构建思政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是思政课改革所需,也是教师能力提升所需,更是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发展所需.高校思政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主体多元化、方法多样化、效果长远化等原则,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立体化评价体系,开展全过程评价,并做好评价结果的运用转化.

    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