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月刊

1007-5968

xxdj@163.com

027-50769366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18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ournal Xuexiao Dangjian Yu Sixiang Jiaoyu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期刊,受到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全国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专家、学者的关心和重视。它以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服务学校党政领导、政工干部、辅导员为宗旨。宣传典型、传播经验、探讨问题;突出理论性、前瞻性、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价值意义、现实挑战与实践方略

    李勇
    38-4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政治战略.其规范、导向、凝聚以及传播功能,能够有效提升党的组织力和生命力、催生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当前廉洁文化建设遭逢内容缺乏整合、制度有待完善、指向存在偏差等现实挑战.因此,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整体谋划,从文化建设、制度完善等方面着手,综合施治、靶向治疗,切实提升文化建设整体效能.

    廉洁文化现实意义实践方略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逻辑理路和实施路径

    刘懿郭国祥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在全球化、信息化与消费主义浪潮的冲击下,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新时代深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厘清爱国主义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的逻辑理路.可通过完善实施机制、讲好高校思政课、搭建社会实践平台、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培养良好的家教家风等措施,共同推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施.

    大学生爱国主义逻辑路径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时代价值与实施策略

    陈军绘贺熊鹏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文明意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产物,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是生态文明素养的核心要素.从时代价值看,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有利于牢牢掌握高校生态意识形态的主动权、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育人体系以及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从实施策略看,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需要坚持思想引领,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课程教学,优化生态文明内容供给;坚持实践贯穿,增强生态文明行动自觉;坚持文化浸润,提升生态文化育人质量.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

    基于生态正义理念的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究

    金丽铃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正义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遵循,它的提出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在生态正义的审视下,生态文明教育应基于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体系、教育评价等四个方面探究实践路径,在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正义教育观、融入对环境破坏的补偿与矫正正义、整合与关联各学段和各学科、注重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实现其高质量发展,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正义生态文明教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践路径

    音乐艺术的育人价值及实现路径

    翁燕微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从本质上说是一项塑造人的艺术活动,其教育旨趣与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契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音乐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基于自身学科属性、教育方法及教学内容开展不同的育人实践,但都十分注重情感共鸣、思想传递和人的发展.音乐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具备审美感知、想象创造、精神凝聚、修养提升四个方面的育人价值.在音乐艺术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音乐以及将音乐艺术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发挥音乐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路径.

    音乐艺术育人价值育人路径

    高校思政课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的实践进路

    胡秋梅张雪姣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建"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一带一路"故事是高校思政课的鲜活素材.探寻高校思政课如何讲好"一带一路"故事,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亦是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铸牢青年学生多维认同的客观要求.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古丝绸之路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内在联系、共建"一带一路"的理念与成就、共建"一带一路"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解决"怎么讲"的问题:一是遵循事实讲,增加故事的说服力;二是联系实际讲,提升故事的理论感召力;三是用心用情讲,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四是创新方法讲,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高校思政课"一带一路"故事实践进路

    新时代深化"社会大课堂"建设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包天强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大课堂"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大中小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学校深化"社会大课堂"建设,对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贯彻实施好"大思政课"战略部署、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奋斗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深化"社会大课堂"建设,应该从数字技术赋能"社会大课堂"、优化"社会大课堂"的课堂要素结构、建构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导向的学习评价体系和建立健全地方党委和政府主导的运行保障体系等四个维度着力,更好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提质增效.

    社会大课堂价值意蕴深化路径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国防教育育人体系的构建

    蔺玄晋尹建平吴忠国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高校国防教育通识课程育人体系,是适应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需要,提升学生国防素养的必然要求.中北大学通过发挥"大平台"优势,建设"大师资"队伍,着眼"大情怀"浸润、"大视野"拓展、"大课堂"实践,从国防军工文化课、国防军事理论课、国防军事训练课、国防创新实践课四个维度建成由二十多门课程组成的国防教育课程群;通过构建由"两院院士、型号专家、专业教师、思政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育人体系、以"民族精神、英雄精神、军工精神、时代精神"构成的思政元素育人体系、以"院士专家访谈、历史情境再现、战例案例剖析、虚拟仿真实验"构成的教学方法育人体系、以"军工遗址参观、装备操作实践、企业生产体验、国防竞赛实践"构成的教学实践育人体系,形成"五位一体"的国防教育通识课育人体系,切实发挥出国防教育课程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作用.

    大思政课国防素养国防教育课程群育人体系

    北京科技大学推进理科试验班"学科简介"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庞晓露赵立英张泽华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科简介"是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理科试验班专业课程,旨在帮助理科试验班学生确立专业方向.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举措和重要途径.文章从"学科简介"课程组建高水平授课团队、发挥学校特色学科优势、聚焦基础学科、立足前沿交叉学科四个方面对"学科简介"课程思政展开阐述.

    学科简介课程思政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探微

    朱星宇张斌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促进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任务.落实这一任务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对中华五千年法制文明的认知、领悟、实践为基础,以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核心精神为依托,以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力为内生逻辑,把握中华传统优秀法律文化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一般规律,在资源借鉴、观念吸收、内容支撑、实践路径等方面切实提升大学生法治教育实效.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大学生法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