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月刊

1007-5968

xxdj@163.com

027-50769366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18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ournal Xuexiao Dangjian Yu Sixiang Jiaoyu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期刊,受到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全国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专家、学者的关心和重视。它以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服务学校党政领导、政工干部、辅导员为宗旨。宣传典型、传播经验、探讨问题;突出理论性、前瞻性、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抓紧抓实党纪学习教育

    本刊评论员
    1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逻辑、本质特征与建设路径

    尹惠娟张乾元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优秀基因的历史逻辑中生成、在"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理论逻辑中铸就、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的实践逻辑中展开,是坚持人民至上、多元共存、协调共进、和平发展的人类文明全新形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筑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根基;坚持独立自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文明发展道路;秉持开放包容,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守正创新,在传承与发展中谱写中华文明的当代华章.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原则与路径

    李牧李群弟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坚持"第二个结合"为必由之路、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动力之源、以塑造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价值旨归,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实践提供原则遵循.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共识,积淀着中华民族文化品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立足守正,在顺应中华文明历史发展趋势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新,在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中推陈出新;注重传播,在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中传播中国声音,发挥守正、创新、传播的"同频共振"效应.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明自信文化强国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要求

    李倩魏书胜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赓续了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理念和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应对世情变化中萌生、在适应国情变化中发展、在把握党情新变化中不断深化.理论与实践证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有助于充分发掘人民群众的创新力量,推动在新的历史阶段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助推共同富裕的实现.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生成逻辑实践要求

    历史主动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探究

    蒋晓俊徐霜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准确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清晰认知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主动担当自己的历史使命的精神品质.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既是增强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迫切需求,也是青年凝聚奋进力量的关键所在.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论原则,明晰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精神底色和科学的实践品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新时代青年则应坚定历史自信,在厚植文化情怀中夯实理想信念之基;把握历史规律,在着眼"两个大局"中筑牢理想信念之魂;增强历史自觉,在回答"四个之问"中扬起理想信念之帆.

    历史主动精神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路径方法

    新时代青年学生弘扬中国精神的价值意蕴与实施路径

    施敏发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追求和文化自信的综合反映,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过程中,不断得到转型重塑和升华发展.新时代青年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建设者,承担着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的使命任务.文章在分析中国精神提出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青年学生弘扬中国精神的主要路径,即借助多重载体发挥培育效能,强化中华民族集体记忆;注重学校教育教学主阵地,构建系统化的中国精神课程体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培育创新精神.

    青年学生中国精神价值意蕴实施路径

    提升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的实践进路

    李凡朱喆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教师党支部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石,其组织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提升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坚强保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关键环节,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现实需要.提升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必须遵循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建与业务相融合,问题意识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的重要原则.高校教师党支部要通过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作用,切实激活高校教师党支部的组织功能,活跃高校教师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培植高校教师党支部的组织文化等路径,全面提升教师党支部的组织力.

    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提升路径

    数字赋能高校基层党建提质增效的实践限度与路径优化

    丁玉峰
    27-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给高校基层党建带来了重大变革和机遇.数字技术在赋能高校基层党建的过程中,受技术本身和外部因素双重规制,出现数字赋能的形式主义导致数字悬浮、数字信息共享中受到安全与伦理双重困扰、"技术利维坦"对高校基层党建中"人"的遮蔽延滞了数字技术赋能成效等问题.为进一步优化数字技术赋能路径,需构建复合多元的建设共同体,发挥人本价值理性对工具理性的规范和引领,加强法制建设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不断提升高校基层党建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保障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数字赋能高校基层党建提质增效

    新时代大学生英雄观涵育的逻辑内涵、现实挑战与实践理路

    辛欣金昕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大学生英雄观涵育是以厘清英雄主体为前提基础、以赓续英雄品格为核心内容、以推动英雄精神传承为价值旨归的科学育人体系.面对异质性意识形态的冲击、精神生活现代性境遇的纷扰以及育人链条割裂的挑战,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指导地位、推动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建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升,为中国梦的实现培养青年英雄.

    新时代大学生英雄观逻辑内涵实践理路

    新时代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施路径

    王浛王珊褚方周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加强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是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面对新形势,加强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必要之举、是培养港澳台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是应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挑战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的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仍然面临着港澳台学生对国情的认知停留在表面、对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联模糊不清、价值观受到不同社会思潮的影响等问题.高校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国情教育,兼顾地区特色加强文化育人,为港澳台学生提供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渠道,以此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情怀、拥护"一国两制"、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

    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