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小学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小学教学参考
小学教学参考

邓国勋

旬刊

1007-9068

707055263@qq.com

0771-5860509、5860155

530023

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广西教育学院内

小学教学参考/Journal Reference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ing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小学教师辅导刊物。具有资料性、实用性、时效性的特点,根据小学教师的需要,配合教学进度,提供实用的教学参考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真三实":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见行见效

    章味珍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三真三实",即立足实际需求,让"真探究"自然发生;注重实践过程,让"真合作"成为常态;主张实时渗透,让"真评价"如影随形.在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通过具体案例,基于学生实际需求,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指导学生学会建构、明确分工并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让合作学习成为常态;要在评价中以学生成长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创新发展,让评价量规的制订和应用更加科学合理.

    综合实践活动三真三实教学策略学生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探究

    李霞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学科,是教师引领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凭借与抓手,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要基于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的学情、兴趣爱好等,从激发兴趣、明确主题、设计方案、关注过程、展示成果及注重评价等方面展开教学,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设计教学策略

    跨学科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

    强小英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开展跨学科视域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要领,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灵活组织活动,通过课内外联结来实施教学,并加强对学生跨学科学习活动成果的评价,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合实践活动跨学科实施策略

    科学教学中思政元素融入的特点、原则及实施路径

    鲍燕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紧扣国家方针政策及科学新课标对学生学习要求的有效教学方式.教师要认识到思政元素融入科学课堂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作用,把握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的特点及原则,通过开拓渠道、实地观察、知行合一、以赛促学等策略,在科学课堂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发挥学科育人的作用.

    小学科学思政元素原则融入

    传统文化视角下农耕项目的开发探索——以滁州市南谯区行远实验学校农耕项目"从一粒种子到一碗米饭"为例

    熊传红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劳动"作为一门课程列入中小学课表,倡导在劳动课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坚韧不拔的传统美德,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功能.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更要具备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基于此,从传统文化视角出发,对小学农耕项目进行开发与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文化农耕项目育人价值

    把项目种进学生心田

    项珍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项目化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实际项目来驱动和组织学习的一种方式.在小学劳动种植实践过程中采用项目化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教师可设计阶梯式种植项目,丰富学生的劳动经验;基于学生的认知差异,科学设计层次项目;巧用可视化方式,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融合STEAM项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实现劳动教育的目标.

    劳动教育项目化学习教学实践

    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劳动项目整体教学设计——以浙教版四年级上册项目四"注重细节好习惯——校园标识牌我设计"为例

    陈科科
    84-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小学劳动项目整体教学设计,是实现高质量劳动教育的有效方式.教师应确定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表现性目标,设计以真实需求为驱动的表现性任务,设定以发展为导向的表现性评价量规,把表现性评价嵌入劳动项目整体设计中,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劳动观念,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表现性评价小学劳动项目设计

    问题导向下乡村教师关键能力提升路径

    俞彩霞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乡村小学教育质量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共富的关键,而乡村教师能力提升是提高乡村小学教育质量的前提.问题导向下,学校从多维度、多角度探究乡村教师关键能力的提升路径,从认知、问题、反思三个方面,激活教师内驱力,提升教师学习力,促进教师实践力、育德力、合作力、反思力、创新力的提升,为教师成长赋能,助力城乡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乡村教师关键能力提升路径问题导向

    第一学段跨学科非纸笔测评操作策略探究

    汪霓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低年段非纸笔测评逐渐成为"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方式.以映荷小学二年级非纸笔测评案例"伢儿种梦:抱生园中游"为例,从目标定位、实施策略、成效反思这三方面对案例进行整体阐述.在实施过程中采用多学科整合与梯度设置,完成情境设置.油菜花的生长经历种花期、幼苗期、花蕾期、盛花期与结籽期的过程,对应学生培育、呵护、静待、绽放、收获这五大成长阶段.案例评价则遵循"学科核心素养+学校育人目标+环节实施目的"三个维度,践行从知识立意走向能力立意、素养立意的教育评价,落实测量分析、评价和创造这些元认知的知识维度目标.

    非纸笔测评实践与探究多维度评价第一学段跨学科

    艺术疗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王冬梅吴超华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是指通过当事人的艺术创作来探究和减缓那些引起忧伤情绪的思维过程和矛盾.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影响下,一些小学生产生了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如抑郁、孤独、多动等.针对这些心理现象,教师从情境创设、情感塑造、绘画释然、材料应然四个方面展开艺术治疗,引导学生认识内在压力,找到解决方法,把人和问题分开,让困扰内心的问题外化,找到问题处理策略,从而走出心理困境,实现自我疗愈.

    艺术疗法心理健康教育自我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