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型建筑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型建筑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

张美强

月刊

1001-702X

nbm999@163.com

0571-85175100 85062600

310003

杭州市中山北路450号

新型建筑材料/Journal New Building Material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唯一全面面向新型建筑材料行业的大型科技月刊。主要报导:新型墙体材料、建筑石膏制品、装饰装修材料、化学建材、塑料管材及异型材、塑料门窗、新型防水材料、建筑胶粘剂、减水剂、保温材料、建筑轻钢结构及金属建材、建筑陶瓷制品等。本刊为大16开本,彩印28页,内芯72页,全部采用进口纸胶印。欢迎订阅,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预制C50盖梁混凝土防裂性能研究

    张丰祝烨然白银李洁...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测试预制盖梁混凝土的力学、变形、早期抗裂性能,并采用三维仿真软件分析其内部温度场、应力场的分布规律,研究掺入膨胀剂、内养护剂对预制盖梁混凝土防裂性能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预制C50盖梁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快,但干缩变形大,开裂风险高.复掺5%膨胀剂+0.1%内养护剂时,7~90d抗压强度较基准组提高了 4%~9%、抗拉强度、抗拉弹性模量提高了 2%~6%,干缩变形减小了 10%~19%,毛细孔负压峰值降低,峰值出现时间延后,平板开裂试验至48h未见明显裂缝,虽然对温度场影响不大,但能降低混凝土应力集中时的应力峰值,最大拉应力出现时间较基准组延后11 h,抗裂安全系数增大至0.58.但混凝土开裂风险仍较大,需通过其他措施进一步减小开裂风险.

    装配式混凝土毛细孔负压膨胀剂内养护剂仿真分析

    大风环境下海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及寿命预测研究

    郭猛高洪岩贺阳夏京亮...
    7-1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长时间大风、高湿、高盐雾多因素综合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的服役寿命,围绕室内模拟水下区(HJ1)、大气区(重度盐雾与大风耦合,HJ2)、水位变动区(HJ3)3类腐蚀环境,对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性能开展相关工作.结果表明,在HJ2类环境下距混凝土表层不同深度的氯离子浓度最高;采用内掺型防腐剂和外涂型水性环氧防腐涂料提高了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通过Thomas模型进一步量化分析耐久性提升措施对混凝土结构服役寿命的延长效果,为提高长时间大风、高湿、高盐雾的多因素综合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服役寿命提供参考.

    海工混凝土服役寿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大风环境高浓度盐雾防腐剂

    再生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其强化技术研究现状

    王稷良高鹏飞宝群群杨占云...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了再生骨料的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压碎值及吸水率等特性,分析了再生骨料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及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骨料较天然骨料表观密度小、吸水率高、压碎值大.探讨了多种再生骨料强化技术,包括机械研磨、热处理、酸处理、微生物强化、碳化强化、矿物掺合料强化、纳米材料改性和聚合物浸渍等方法,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以期推动再生骨料的规模化高值利用.

    建筑固废再生骨料力学性能耐久性能骨料强化

    抗溶蚀喷射混凝土长龄期溶蚀性能对比研究

    刘凯蔡景顺王涛谢德擎...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排水沟水质、混凝土抗压强度、氯离子扩散系数、吸水率、芯样中CaO含量及排水沟结晶体厚度研究了 RS(Ⅰ)溶蚀抑制剂对服役2年的喷射混凝土抗溶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服役745 d后,RS(Ⅰ)溶蚀抑制剂的掺入抑制了喷射混凝土中钙离子的溶出,排水沟水中钙离子含量仅为普通喷射混凝土段的37.8%,相比468 d时抗压强度损失仅有3.2%,氯离子扩散系数降幅达22.3%,吸水率降幅达55.2%,芯样10cm内钙离子溶出率降幅达3.1个百分点,排水沟中结晶体厚度降幅72.7%,显著提升了喷射混凝土抗水流冲刷溶蚀性能,保障了隧道衬砌混凝土的服役寿命.

    溶蚀抑制剂喷射混凝土溶蚀强度钙离子

    石灰石粉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常秀龙何廷树牛梦蝶赵乐乐...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石灰石粉等质量替代粉煤灰、超细粉煤灰,研究石灰石粉替代率对C30、C80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C30混凝土,石灰石粉替代率为40%时,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混凝土 60d抗压强度较基准组提高了 5.8%,电通量较基准组减小了 46.1%.对C80混凝土,掺入石灰石粉会降低其7、28 d抗压强度,石灰石粉替代率为100%时,混凝土 28 d抗压强度较基准组降低17.5%,电通量较基准组增大21.2%.掺入石灰石粉对C30、C80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效果,石灰石粉更适合应用于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且替代率宜为40%.

    石灰石粉工作性能抗压强度氯离子渗透性高强混凝土

    不同搅拌方式下多壁碳纳米管对UHP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周蠡殷建刚刘福财肖敏...
    30-3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双卧轴搅拌和振动搅拌2种搅拌方式对掺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拌合物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MWCNTs后,UHPC的拌合物性能在双卧轴搅拌时明显降低,在振动搅拌时变化不大;采用双卧轴搅拌和振动搅拌,掺入MWCNTs均能一定程度提高UHPC的轴心抗压、弹性极限轴心抗拉及抗弯性能,且振动搅拌的效果更优;采用振动搅拌,MWCNTs掺量为0.05%时,与空白组相比,UHPC的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及抗弯强度分别提高了 3.0%、30.0%、38.0%,弯曲韧性指数I5、I10、I20分别增大了 50.8%、71.6%、85.6%,弯曲韧性比提高了 63.7%,MWCNTs具有很好的增强增韧效果.

    多壁碳纳米管双卧轴搅拌振动搅拌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

    共聚甲醛纤维混凝土性能研究

    刘飞鹏成小东刘力丰许婧...
    35-3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混凝土中掺入共聚甲醛(POM)纤维,通过设计C25~C50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和POM纤维混凝土,研究POM纤维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抗冲磨强度、抗渗性能、抗冻融性能、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POM纤维几乎不影响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掺入POM纤维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冲磨强度,C50混凝土的增量比最大,为142.5%:掺入POM纤维不影响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但平均透水高度增大;200次冻融循环后,POM纤维混凝土质量损失得到明显改善,掺入POM纤维能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能有效减缓混凝土的冻胀损伤;掺入POM纤维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对C40混凝土的影响最明显,7、28 d抗压强度较普通混凝土分别提高8%、10%.

    POM纤维混凝土抗冲磨强度抗渗性能抗压强度

    高钙粉煤灰CO2矿化预处理及其对地聚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熊旭峰杨光照黄福仁吴英哲...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高钙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水化活性和体积安定性,分别以原状、CO2矿化预处理6、24 h的3种高钙粉煤灰为单一前驱体制备了地聚物,研究了矿化程度对高钙粉煤灰理化特性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经6、24 h CO2矿化预处理的高钙粉煤灰中f-CaO含量比原状高钙粉煤灰降低了 2.64、2.80个百分点.采用6 h CO2矿化预处理高钙粉煤灰制备的地聚物1 d抗压强度可达29.7 MPa,比原状高钙粉煤灰制备的提高了 34.4%.经6h CO2矿化预处理可以促进水化产物的生成和成核结晶.但CO2矿化预处理时间过长(24 h)时,不利于高钙粉煤灰基地聚物的强度发展.

    高钙粉煤灰碳化f-CaO地聚物抗压强度

    外加组分对碱激发矿渣/粉煤灰胶凝体系强度影响研究

    赵志广瞿晓玲贺图升黎载波...
    43-4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碳酸钠、硫酸钠、硅酸钠、氯化钙、甲酸钙来提升Ca(OH)2-Mg(OH)2复合碱激发矿渣/粉煤灰体系(CMSF)的力学强度,通过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以及扫描电镜分析了材料的微观产物及结构.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当碳酸钠掺量为8%时,CMSF各龄期抗压强度提高了 80%左右;当硫酸钠掺量为4%时,CMSF的3、7 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 79%和90%;当硅酸钠掺量为10%时,CMSF的3、7、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 195%、329%、215%:当氯化钙掺量为10%时,CMSF的3、7、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 375%、402%、248%;当甲酸钙掺量为2%时,CMSF的3、7、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 312%、354%、233%.外加组分会促进C-(A)-S-H凝胶的形成,使微观结构更加致密.

    碱激发胶凝材料外加组分物相组成力学强度微观结构

    二氧化碳养护水泥基材料的研究进展

    赵思雪刘晨郑永超刘志超...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泥基材料通过碳化反应可以快速形成以碳酸盐和高聚度硅胶为主要产物的固碳制品.固碳制品因其可以兼顾CO2消纳能力与优良的力学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国内外研究团队在原材料开发、组成与工艺优化、养护制度设计等基础上,开发了多种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板材、小型砌块、骨料等.从碳化反应机理与动力学出发,归纳了反应条件对结构与产物组成的影响规律,总结了现有制品的种类、性能与应用现状,以期为建材工业的碳减排提供新的思路.

    碳化反应机理养护条件微结构固碳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