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型建筑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型建筑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

张美强

月刊

1001-702X

nbm999@163.com

0571-85175100 85062600

310003

杭州市中山北路450号

新型建筑材料/Journal New Building Material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唯一全面面向新型建筑材料行业的大型科技月刊。主要报导:新型墙体材料、建筑石膏制品、装饰装修材料、化学建材、塑料管材及异型材、塑料门窗、新型防水材料、建筑胶粘剂、减水剂、保温材料、建筑轻钢结构及金属建材、建筑陶瓷制品等。本刊为大16开本,彩印28页,内芯72页,全部采用进口纸胶印。欢迎订阅,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混凝土夹芯拱形屋盖力学承载性能研究

    王弘起程麦理李大卫杨瑞年...
    1-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混凝土夹芯拱形屋盖的承载性能,探究结构力学承载机制,通过对混凝土夹芯拱板进行压弯受力分析,推导建立了混凝土上、下拱板独立作用和联合作用下的开裂内力及极限内力判据公式,借助有限元模拟分析了两铰椭圆拱形夹芯屋盖的内力分布规律及变形特点,结合屋盖破坏特征探究了开裂内力和极限内力判据公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竖向荷载下夹芯拱形屋盖承载力与夹芯板的压弯内力密切相关;混凝土夹芯拱板的开裂及压碎一般发生在距拱脚l/20处,拱顶内力状态及应力水平相对较低;夹芯椭圆拱形屋盖的开裂内力宜采用联合作用判据公式,而极限内力计算则推荐采用独立作用判据公式.

    夹芯板椭圆拱内力分布承载能力变形规律

    免拆模板-混凝土复合墙体早龄期热湿耦合传递特性研究

    汪磊陈国杰侯一帆王钧哲...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免拆模板-混凝土复合墙体为研究对象,考虑早龄期混凝土水化反应的影响,以毛细压力和温度为驱动势,构建多层墙体一维瞬态热湿耦合传递模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模拟研究该复合墙体在早龄期的热湿传递过程.结果表明:水化反应对复合墙体早龄期热湿特性有重要影响,忽略水化反应会低估复合墙体的温度、高估其湿度.考虑水化反应时,复合墙体中混凝土在前期温升较大、湿度降幅较大.与忽略水化反应的情况相比,前期混凝土含湿量梯度更小、梯度范围更大.与忽略水化反应相比,免拆模板在水化反应早期温度、湿度波动较大.免拆模板具有一定保温隔热和湿缓冲能力.

    免拆模板-混凝土复合墙体早龄期水化反应热湿耦合数值模拟

    轻钢密肋墙体竖向极限承载力分析及试验研究

    柴虹宇巴盼锋乔文涛王骞...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不同立柱截面尺寸、立柱间距、墙体高度的轻钢密肋墙体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因素对轻钢密肋墙体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合分析结果,设计了4片密肋墙体并进行静载荷试验.结果表明:轻钢密肋墙体数值模拟与试验的破坏情况较为一致,并且其竖向极限承载力的模拟值、试验值吻合度较好.依据GB 50017-2017《钢结构设计标准》中轻钢密肋墙体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将计算所得公式值与有限元模拟值、试验值进行对比,最大偏离度0.109,三者的比值均在0.95~1.11,极限承载力公式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轻钢密肋墙体极限承载力静载荷试验参数分析数值模拟

    化学激发淤泥焚烧灰制备生态透水砖性能研究

    傅林峰李旭东张凯凯倪彤元...
    21-2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CaO、NaOH、NaAlO2和Na2SiO3激发淤泥焚烧灰化学活性后与水泥复合作为胶凝材料制备生态透水砖,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化学激发剂对水泥净浆抗压强度的影响,探究了骨胶比对淤泥焚烧灰制备的生态透水砖劈裂抗拉强度、渗透性、抗冻性及保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化学激发剂可以改善淤泥焚烧灰制备的生态透水砖的力学性能,但将降低淤泥焚烧灰制备的生态透水砖的透水性、保水性.骨胶比与透水砖的透水系数呈正相关,当骨胶比从3.0增大到3.4时,未掺淤泥焚烧灰的对照组透水系数增大了153%,掺淤泥焚烧灰的试验组透水系数增大了184%.为满足工程要求,淤泥焚烧灰的掺量不宜超过30%.

    淤泥焚烧灰生态透水砖化学激发透水性保水性

    高温与冷却方式对纤维混凝土影响研究

    孙传武王学志任莉莉冯思源...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高温对玻璃-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影响,对比了不同的冷却方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高温损伤机理和纤维增强机理.研究表明:喷水冷却对混凝土强度损伤大,玻璃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掺掺量分别为0.4%和0.1%时,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耐火性能,在400℃下,自然冷却时,抗压和抗折强度较基准组分别提高了15.3%和30.9%;喷水冷却时,抗压和抗折强度较基准组分别提高了21.3%和30.3%.

    高温冷却方式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复合活化对废弃混凝土再生微粉活性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马稚童高敏郭启龙陈业照...
    29-3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再生微粉具有潜在活性,可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取代水泥,但活性低限制了其应用.采用物理-化学复合活化方法激发再生微粉的活性,研究了活化再生微粉的活性指数、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随着研磨时间的延长,胶砂的抗压、抗折强度先提高后降低;当研磨时间为4 h时胶砂试块的28 d抗压强度为28.6 MPa,28 d活性指数为64.3%.采用物理-化学复合活化时,当研磨4 h且掺加1%Na2SO4+1%Ca(OH)2激发剂时,胶砂28 d抗压强度为35.2 MPa,28 d活性指数达到79.1%,再生微粉的活性显著提高.

    再生微粉物理-化学复合活化力学性能活性指数水化产物显微结构

    水泥基次轻高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应用研究

    王后裕曹海琳刘彦泉郭书辉...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某高抗力防护设施需要,研发了水泥基次轻高强复合材料,并采用XRD、SEM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成分、养护与微观结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胶凝材料中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对于有活性掺合料的复合材料,蒸汽养护能明显提高材料的强度;钢纤维的掺入起到了很好的阻裂效应,改善了高强复合材料的抗压性能和材料脆性,改变了破坏时的形态.采用该复合材料的受弯构件充分发挥了钢和高强水泥基材料的受力性能优势,达到了良好的组合效果,在减轻自重的同时,承载力还高出设计荷载约19%.

    水泥基次轻高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抗压强度应力应变曲线受弯构件

    外掺料对C40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扈士凯任强伟李崇智陈志纯...
    39-4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聚丙烯酸酯乳液掺量对透水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及透水系数的影响,确定其最佳掺量;采用SEM和XRD分析了透水混凝土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研究了2种促凝剂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切片孔隙率的影响,并得出不同促凝剂的增强机理.研究了新型纳米材料(CNFs)对透水混凝土浆体流变性能及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乳液能在水泥浆体内部形成聚合物膜,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及透水功能均有改善;B组、C组促凝剂掺入后透水混凝土的7 d抗压强度明显提高,较未掺时最高分别提高了65.4%、77.0%;CNFs的掺入可使浆体呈剪切稀化现象,可用于调节浆体的触变性能,同时可显著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掺量0.15%时28 d抗压强度最高,较未掺时提高了56.8%.

    流变性孔隙率纳米纤维素聚合物乳液机理分析

    通沟污泥取代率及状态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徐莉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不同状态(湿基状态、干基状态)的通沟污泥取代河砂制备混凝土,研究了通沟污泥取代率、状态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掺通沟污泥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沟污泥的掺入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且取代率越高,混凝土强度下降越明显,干基状态通沟污泥取代率为40%的混凝土相比干基状态通沟污泥取代率为20%的混凝土,7、28 d抗压强度分别降低18.5%、19.6%;掺湿基状态通沟污泥的混凝土相比掺干基状态通沟污泥的混凝土,相同取代率条件下其强度和耐久性均有所下降;掺通沟污泥的混凝土放射性和重金属浸出安全性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通沟污泥污泥状态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

    超细粉掺合料专用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谢瑞兴于奂泽岳光亮唐樱燕...
    49-5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超细粉掺合料在混凝土应用中出现的黏度大、流速时间长、易抓底、收缩大的问题,通过合成原料的选择以及调整合成工艺,合成了超细掺合料专用聚羧酸减水剂ZS-CX.结果表明,采用EPEG单体、合成起始温度15 ℃、滴加反应时间60 min,MAP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6%时,制备的减水剂性能最佳.与市售减水剂相比,净浆流动度、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增大,倒筒排空时间更短,达到5 s,Zeta电位绝对值大,而且混凝土 60 d电通量小于1000 C、收缩率降低30%以上.

    超细粉掺合料聚羧酸减水剂合成混凝土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