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型建筑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型建筑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

张美强

月刊

1001-702X

nbm999@163.com

0571-85175100 85062600

310003

杭州市中山北路450号

新型建筑材料/Journal New Building Material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唯一全面面向新型建筑材料行业的大型科技月刊。主要报导:新型墙体材料、建筑石膏制品、装饰装修材料、化学建材、塑料管材及异型材、塑料门窗、新型防水材料、建筑胶粘剂、减水剂、保温材料、建筑轻钢结构及金属建材、建筑陶瓷制品等。本刊为大16开本,彩印28页,内芯72页,全部采用进口纸胶印。欢迎订阅,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免蒸养抗开裂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梁永福莫律航舒本安邱文俊...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高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抗开裂性能,降低生产制备中热养护所产生的能耗,通过复合掺入硫铝酸盐水泥(CSA)熟料制备了一种免蒸养抗开裂UHPC.基于最紧密堆积原理对UHPC原材料配合比进行设计,评价了UHPC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抗开裂性能.结果显示:制备的UHPC工作性能优异,随CSA熟料掺量的增加,UHPC的流动度减小,凝结时间缩短;CSA掺量为10%时,UHPC的流动度为240 mm,抗拉强度为7.848 MPa,28 d抗压强度为146.3 MPa,7 d总收缩值约为3000 με,抗裂指数为11.23%.

    超高性能混凝土最紧密堆积原理低收缩抗开裂

    铁尾矿基多元固废混凝土强度及孔结构研究

    刘兴张延年崔长青赵健...
    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铁尾矿粉、粉煤灰和锂渣粉为原料制备复合掺合料等质量取代水泥,以铁尾矿石为粗骨料、铁尾矿砂为细骨料制备多元固废混凝土,研究水胶比、复合掺合料掺量及其配制比例对混凝土强度及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掺合料掺量为30%且铁尾矿粉、粉煤灰、锂渣粉质量比为1∶2∶2时,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最高,为50.2 MPa;锂渣粉和粉煤灰较高的火山灰活性促进了界面过渡区附近水泥水化,与铁尾矿粉的填充作用、粉煤灰的微集料效应以及锂渣粉自身的微膨胀性相配合,提高了混凝土的致密性.总体上,复合掺合料之间的耦合作用,以及掺合料与水泥的协同水化,优化了混凝土的孔隙结构,进而提高了宏观强度.

    铁尾矿混凝土抗压强度孔结构界面过渡区

    滨海高热环境下160 MPa级UHPC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张刚李学松张志豪
    106-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广东省滨海湾大桥制备了滨海高热环境下应用的 160 MPa级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对其轴心抗拉性能与微观结构开展研究,并进行钢桥面铺装应用.结果表明:CM2 型掺合料可明显增大UHPC的流动度、减小水胶比,出机扩展度达到自密实状态,32℃条件下UHPC拌合物 2h扩展度基本无损失;90℃蒸汽养护后UHPC抗压强度达 180 MPa,轴拉性能弹性段抗拉强度为 9.6 MPa,极限抗拉强度11.4 MPa,极限拉伸应变为0.35%,极限、弹性段抗拉强度比为1.9,具有明显的应变硬化特征.采用改进的生产线与专业化的施工设备可实现160 MPa级UHPC规模化制备与施工应用.

    超高性能混凝土滨海环境160MPa组合桥面应变硬化微观结构

    国产PVA/PE纤维混杂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拉压性能试验研究

    石玉成李贺东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分析了粉煤灰掺量、国产纤维掺量及混杂方式对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抗压及直接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掺PVA纤维/PE纤维或混杂使用都可制备出极限拉应变超 3%的UHTCC;在相同的纤维混杂方案下(除单掺PVA),各配比抗压强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整体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当PVA和PE纤维混杂使用时,UHTCC极限拉应变存在明显的正向混杂效应,混杂纤维UHTCC的极限拉应变均大于PVA-UHTCC和PE-UHTCC利用线性插值计算得到的极限拉应变;PVA-UHTCC拉伸失效后的裂缝宽度明显大于PE-UHTCC,当2种纤维混杂时,随着PE纤维掺量增加,裂缝宽度得到有效降低.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纤维混杂抗压性能直接拉伸性能

    低温环境补偿收缩混凝土在桥面湿接缝的应用研究

    严帮伟
    116-119,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钢-混组合桥梁湿接缝混凝土冬季施工时收缩徐变大、热量散失快、温度控制难等问题,设计了高强早强补偿收缩混凝土,采取控制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拌制运输、浇筑和养护环节温度等措施,对钢-混组合桥桥面湿接缝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剂掺量 10%、早强剂掺量 1.5%时,水中养护 7d限制膨胀率达 3.6×10-4,14 d后转移至恒温恒湿养护室养护,28 d限制膨胀率达1.5×10-4,1 d抗压强度达到 28d的 55%,28 d抗压强度为 71.9 MPa,早期抗压强度高,能很好补偿混凝土的早期收缩.采取原材料保温加热、混凝土拌制运输和浇筑等过程保温,利用聚苯板和电热膜对翼缘板保温和加热,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薄膜、电热板加热,用棉被和双层篷布保温等措施能有效地促进混凝土的水化过程.

    高强补偿收缩混凝土冬季施工湿接缝保温控制

    内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王玉峰李伟张亚晴孟亚楠...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CCCW)对混凝土保水性、力学性能、抗渗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及凝结时间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其微观形貌.试验结果表明:适量的CCCW能明显改善混凝土的保水性及力学性能,当CCCW掺量为0.8%时效果最佳;CCCW的掺入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以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也有提升,当CCCW掺量为 1.0%时,抗渗压力比升高趋势更明显,电通量最低,随着CCCW掺量增加,混凝土凝结时间有所缩短;SEM照片显示CCCW的掺入能促进裂缝与空隙处的水化反应,生成枝蔓状结晶体,使得混凝土更加致密,提高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抗氯离子渗透性.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混凝土保水性力学性能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

    水化热调控型镁质抗裂剂性能研究及应用

    李伟马艳军王延明赵江伟...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水化热调控型镁质抗裂剂(TM)对水泥净浆水化热、砂浆膨胀性能及混凝土力学性能、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和SEM探究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入模温度对TM的抑温作用效果有显著影响,入模温度为20℃时,净浆温峰值较空白组降低了42.6%,当入模温度升高至35℃时,TM掺量对抑温效果的影响不大,但会延长水泥的凝结时间;随养护温度升高,TM水化反应会速度加快,膨胀周期显著缩短;TM可减小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养护至 120 d时,收缩率较空白组减少 19.1%;随TM掺量的增加,会引起混凝土试件早期(3 d)抗压强度显著降低,但不影响试件长龄期(60 d)的力学性能;TM对水泥水化历程、水化产物生成及微观结构密实程度的改变是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根本原因;外掺 6%TM时,混凝土工程结构试验段温升峰值较空白段降低 4.8℃、收缩值降低131.3 με、裂缝数仅为1条.

    水化热调控镁质抗裂剂膨胀性能应变核工程

    特种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研制

    陈晓文曹仕文刘金景赵鹏...
    129-13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高温性能较低,无法应用于立面、坡屋面等位置,且 130℃时黏度高,需加热到 160℃以上才可进行施工,消耗大量能源和废气的排放.开发了特种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配方.并分析SBS、SBR、橡胶粉、沥青和软化油、无机填料、分散助剂和C5石油树脂等原材料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特种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相对普通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软化点提高 35℃,耐热性提高 30℃,130℃黏度降低 1810 mPa·s,90℃时与防水卷材不发生滑移,具有高耐热性、低黏度的特点,可用于立面、坡屋面防水,可在130℃施工,降低能源消耗.

    特种非固化防水涂料高耐热性低黏度

    地下底板桩头防水密封材料的应用试验研究

    宋桃沈志强胡颖欣
    13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不同压边砂浆和密封材料的地下底板桩头防水密封材料的凝结时间、应用效果及与底板大面预铺高分子防水卷材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快干型抗渗高强防水砂浆作为桩头防水卷材压边砂浆,硅烷改性聚醚防水涂料作为密封材料,可有效解决桩头防水密封问题.研究结果可为地下底板采用预铺高分子防水卷材施工的项目提供桩头防水密封的材料组合方案,解决桩头易渗漏的问题.

    桩头快干型抗渗高强防水砂浆硅烷改性聚醚防水涂料

    秸秆纤维增强相变石膏板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冯小江王之博郭洪武刘毅...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石蜡微胶囊为相变储热材料,秸秆纤维为增强材料,采用共混法制备了秸秆纤维增强相变石膏板,并采用SEM、DSC和FTIR对相变石膏板的微观结构、储放热性能及冷热循环耐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蜡微胶囊掺量为25%时,秸秆纤维增强相变石膏板具有很好的储热性能、力学性能和经济性.此时,相变石膏板的熔融相变温度为26.88℃,结晶相变温度为20.02℃,符合人体最舒适的温度范围;其熔融相变焓为 19.03 J/g,结晶相变焓为 20.54 J/g,导热系数为 0.2978 W/(m·K),比热容为 0.5597 J/(kg·K),具有良好的相变储热性能.相变石膏板冷热循环200次后的质量损失率仅为0.84%,储热性能基本保持不变,耐热性良好.

    石膏板相变秸秆纤维纤维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