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型建筑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型建筑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

张美强

月刊

1001-702X

nbm999@163.com

0571-85175100 85062600

310003

杭州市中山北路450号

新型建筑材料/Journal New Building Material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唯一全面面向新型建筑材料行业的大型科技月刊。主要报导:新型墙体材料、建筑石膏制品、装饰装修材料、化学建材、塑料管材及异型材、塑料门窗、新型防水材料、建筑胶粘剂、减水剂、保温材料、建筑轻钢结构及金属建材、建筑陶瓷制品等。本刊为大16开本,彩印28页,内芯72页,全部采用进口纸胶印。欢迎订阅,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防渗墙塑性混凝土力学性能-波速拟合曲线研究

    陈建国黄凯梁巍耀叶兆青...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超声波无损检测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设计了3个强度等级的掺膨润土塑性混凝土,通过正交试验探究膨润土掺量、水胶比、砂率、外加剂掺量对塑性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终配合比.基于最终配合比制备混凝土试件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超声波测试和超声波测试比对试验,将得到的强度-波速关系和弹性模量-波速关系进行函数拟合,建立力学性能-波速曲线.结果表明,拟合曲线主要符合二次函数和幂函数形式,得到的5~7 MPa强度-波速曲线(二次函数)和1~7 MPa弹性模量-波速曲线(二次函数)的拟合程度较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4.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超声波检测膨润土力学性能-波速曲线

    热缩型纤维调控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

    吴引道李进辉虞子王君...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高模量热缩型纤维与具有高微细连通孔的内养护集料协同作用对大体积混凝土力学性能、抗裂性能、收缩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微观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复掺热缩型纤维和内养护集料对大体积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较小,但能明显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并降低收缩变形,最大裂缝宽度和单位面积的总开裂面积较基准组分别降低了 85.7%、94.9%,干燥收缩值降低了47.6%.SEM分析表明,热缩型纤维及内养护集料与胶凝浆体紧密结合、界面致密,从而提高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大型混凝设备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热缩型纤维内养护集料抗裂性能

    养护制度对轻集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程书祥肖元元冯泽林马文彬...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标准养护、蒸汽养护、干热养护、蒸压养护等4种养护制度的升温速率、恒温时间、恒温温度等养护参数对轻集料超高性能混凝土(LUHPC)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养护制度,并研究了养护制度对LUHPC弯曲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养护能加快LUHPC的水化速率,提高早期强度,然而过高的养护温度会导致LUHPC力学性能下降;蒸汽养护与标准养护下LUHPC的力学性能无明显差异;蒸压养护与干热养护能够明显提高LUHPC的峰值挠度与峰值荷载,干热养护下LUHPC的残余韧性最高.

    养护制度轻集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弯曲韧性

    玄武岩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组分相容性及耐久性研究

    侯源涛王晓雄杨黔何倍...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玄武岩机制砂对不同种类水泥-粉煤灰胶凝体系与不同种类减水剂间的相容性及工作性的影响,基于最优配比配制出C25和C30强度等级玄武岩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系统研究了其工作性、力学性能与耐久性.结果表明,不同减水剂与不同水泥的相容性不同,玄武岩机制砂及其石粉含量对水泥浆体的工作性影响较大.玄武岩石粉含量在5%以内或同时增加减水剂掺量均可最有效提高净浆流动度,而采用干筛法生产的机制砂对砂浆流动度的提升效果较佳.14 d膨胀率试验显示,玄武岩机制砂具有一定潜在的碱活性,在使用中应进一步试验研究.

    玄武岩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石粉相容性耐久性

    钢渣陈化处理与钢渣沥青混凝土浸水稳定性研究

    韩健张亚军梁新春武杰...
    127-13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不同陈化时间对钢渣沥青混凝土长期浸水体积膨胀特性和力学性能衰减规律,并通过现场铺筑试验段进一步检验钢渣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结果表明:钢渣新渣安定性差,混渣严重,且白渣含量高.钢渣破碎后堆放陈化处理应不少于1年,其安定性可按压蒸粉化率≤5%控制.钢渣新渣应通过洒水保湿加速游离氧化钙消解,钢渣沥青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应按60℃浸水7 d体积膨胀率≤1.5%控制.经过有效陈化处理后,钢渣集料体积膨胀对钢渣沥青混凝土长期水稳定性和使用性能影响较小,不会造成早期水损害和结构失稳问题.

    钢渣集料体积安定性陈化处理钢渣沥青混凝土体积膨胀

    聚羧酸保坍剂的合成优化及性能研究

    姚良科颜琼陈湧忠夏永忠...
    133-13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异戊烯基聚氧乙烯醚为起始原材料合成了一种聚羧酸保坍剂,通过单因素调整和正交试验优化,探究了不同投料量合成的聚羧酸保坍剂对净浆以及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丙烯酸羟乙酯用量能提高聚羧酸保坍剂对净浆的分散保持性;制备聚羧酸保坍剂的最佳配方为:过氧化氢、还原剂TP1351、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用量分别为2.35、0.20、10.33、33.97 g;按最佳配方制备的聚羧酸保坍剂PCE-5,可提高混凝土的保坍性,且对混凝土强度无影响.

    聚羧酸保坍剂合成保坍性

    化学介质对PPR管材性能的影响

    王英杰张天文吴光军钱佳乐...
    136-138,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23±2)℃、相对湿度(50±5)%条件下,用化学介质酸、碱、盐对采用不同配方、相同工艺生产的3种PPR管材进行处理,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冲击强度试验、氧化诱导时间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试验分析微观结构和管材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酸、碱、盐导致PPR管材分子规整性及分子结晶度降低,冲击强度提高,熔体质量流动速率降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氧化,氧化诱导时间缩短.酸、碱、盐对1#管材冲击强度和氧化诱导时间影响最大,对3#管材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影响最大.

    PPR管材化学介质管材性能微观结构

    钢渣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刘尊青贾艺璇姬豪杰谢海巍...
    139-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体积替代法采用5~10 mm钢渣替代同档玄武岩,制备5种不同钢渣掺量的AC-13沥青混合料.确定各级配组成及油石比后,对各钢渣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及动态模量等路用性能验证.结果显示,钢渣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水稳定性能和动态模量均随着钢渣掺量的增加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当钢渣掺量为75%时,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达到最佳,动稳定度、动态模量(低温高频时)分别较未掺钢渣时提高了 41.6%、56.4%,冻融劈裂强度较未掺钢渣时提高了 5.4个百分点;钢渣掺量增加对低温抗裂性能的积极影响有限.建议AC-13沥青混合料的钢渣掺量为75%.

    AC-13沥青混合料不同钢渣掺量体积替代法路用性能

    轻度解交联橡胶粉干法改性SMA13性能研究

    郑成强李竞晨朱宏喜曹卫东...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冻融劈裂及浸水马歇尔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轻度解交联橡胶粉(LDCR)对干法改性SMA13高温性能、低温性能与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LDCR提高了 SMA13的高温性能,尤其当掺量≥2%时,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超过4.5%SBS改性SMA13(对照组);2%掺量的LDCR干法改性SMA13低温抗裂性最优;总体上LDCR干法改性SMA13的水稳定性低于对照组.综合考虑,LDCR的最佳掺量为2%,与对照组相比,可降低材料成本约5%.

    轻度解交联橡胶粉干法改性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路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