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何海生

双月刊

1671-0630

jnbjb@chinamotorcycle.com

022-27406607

300072

天津大学内天津内燃机研究所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Journal Smal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otorcycl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天津大学主办,天津内燃机研究所承办的技术性国家中文核心期刊。本刊重点报道小型内燃机、摩托车行业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内燃机、摩托车相关专业的科研和生产中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行业动态、产品使用、维修保养等方面的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控放气阀涡轮增压器在柴油机上的试验研究

    赵令猛杨光杰朱敏霖刘庆生...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一台满足国六b阶段排放标准的柴油机上,开展电控放气阀涡轮增压器对发动机性能、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验证表明:发动机匹配电控放气阀涡轮增压器在发动机中高转速工况对油耗有一定改善,在中低负荷工况能降低油耗、提高排气温度.通过电控放气阀开度特性优化并确定最优的控制参数,在WHTC循环SCR催化器平均温度从 226℃提升到 246℃,冷态WHTC循环NOx排放降低 25%,冷热加权NOx排放降低8.6%.

    柴油机电控放气阀增压器性能排放排气温度

    缸孔成型降低摩擦功贡献研究

    齐晓慧赵宝新常雪嵩纪雷...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缸孔成型是将缸孔设计成带型线的圆柱面,使其在工作状态下的热变形接近圆柱形,进而可以降低摩擦功,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通过AVL公司多体动力学软件PR对自行设计的不同型线的缸孔进行仿真分析,对比摩擦功变化、同时兼顾漏气量及敲击能的变化情况,得到易于加工并能降低摩擦功的缸孔型线,优化后的带型线缸孔较无型线缸孔的原方案降低摩擦功约21%.

    缸孔型线摩擦功仿真分析

    CO2/O2背压环境对柴油喷雾特性的影响研究

    谢冬和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四种不同的液滴破碎模型对定容燃烧弹内柴油在常温下的喷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选取与实验结果最接近的模型进一步研究了CO2/O2 不同掺混环境(环境温度 300 K及O2 含量依次为0.4~0.65)对柴油喷雾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KHRT模型模拟出的喷雾形态与实验结果最为接近,喷雾贯穿距离随背压介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喷雾锥角随背压介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喷雾贯穿距离则随CO2/O2 混合气中CO2 百分比含量升高而减小,喷雾锥角与之刚好相反.

    柴油CO2/O2混合常温喷雾数值模拟

    关于发动机搭载整车道路耐久试验的研究

    崔凯王博罗智波丁相利...
    15-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路耐久试验是车辆上市之前对车辆各系统进行确认的重要手段.发动机作为整车的重要子部件,关注发动机在整车耐久试验过程中的表现,是各个发动机企业识别潜在风险的重要手段.研究发动机搭载整车道路耐久试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程序,建立科学的试验流程、关键参数数据库是非常有意义的.

    整车道路耐久试验发动机质量控制潜在风险数据库

    某车型BSG轮系皮带脱落的分析及改善优化

    刘后发邵杰何家栋战菁菁...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发动机新技术不断的应用、各种测油耗APP的使用,消费者对乘用车的油耗及加速性能都极为关注,也开始对车辆的舒适性、整体NVH性能、油耗要求不断提高.新技术BSG系统,替代传统的发电机及起动机,有启动、助力、能量回收、发电等 4 个功能,从而提高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及NVH性能.由于BSG系统工况复杂,并且采用楔型皮带进行驱动,BSG电机在工况切换时会使得皮带的松紧边进行切换,通常会使用双向BSG张紧器进行张紧.针对某车型BSG轮系皮带脱落问题,对皮带脱落的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轮系系统的优化,结合耐久试验,研究了BSG轮系驱动皮带在光轮两端的长短调整对轮系的影响及改善效果.最终通过优化轮系布局解决了皮带脱落问题.

    BSG轮系BSG张紧器驱动皮带脱落惰轮

    基于降低摩擦功耗的活塞型线优化设计

    田放黄鹏华汪应生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动力汽车对发动机提出高热效率需求,而降低摩擦功耗为提高发动机热效率的有效措施.活塞连杆系统摩擦损耗占整个发动机摩擦损耗的40%~60%,活塞裙部良好的型线设计,可使活塞与缸套间具有合适的油膜间隙,从而产生最佳的流体动力润滑效果,降低活塞摩擦功耗,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针对某混合动力用高效发动机活塞进行设计优化,使活塞平均磨损载荷降低 56.4%,并通过耐久试验验证.

    混合动力裙部型线仿真分析裙部面压摩擦功耗磨损载荷

    汽油发动机进气道结构对缸内流动的影响

    郑晓丰陈超卢晶晶章杰...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稳态数值模拟,对某型汽油发动机的两个进气道设计方案进行计算,并将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同时,对两个设计方案的发动机缸内流动进行了瞬态模拟,结果表明:进气道的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两者偏离程度在 5%以内,优化后气道的流量系数和滚流比同时得到了提升;优化结构下的缸内流动效果改善显著,进气阶段和点火时刻的缸内平均湍动能得到明显提升,更有利于均质混合气的产生和改善燃烧效果.

    数值模拟进气道结构缸内流动湍动能

    后轮转向器布置位置对整车操稳性能的影响研究

    贾宝光叶明瑞姜军平孙福禄...
    32-3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后轮转向器布置在不同位置会影响整车操稳性能的问题,分别就后轮转向器布置在五连杆悬架轮心前侧和布置在轮心后侧两种布置方案从动力学角度进行了分析,得出后轮转向器布置在轮心后侧受到侧向力时悬架的侧向力柔顺转向变形系数(Lateral force steer coefficient)会向着toe-in方向变化,会使整车不足转向度变好;而布置在轮心前侧,会使整车不足转向度变差.然后在ADAMS/Car中搭建了悬架及整车仿真模型,通过K&C(Kinematic&Compliance)、稳态回转仿真,就后轮转向器布置在不同位置对悬架及整车操稳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后轮转向器布置在轮心后侧,后悬架的转向性能和整车操稳性能可以同时满足,且整车不足转向度跟后轮转向器布置在轮心前侧相比可以提高 16.48%.

    后轮转向不足转向度阿克曼效率侧向力柔顺转向变形系数

    绑带封装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端板拓扑优化

    邵孟赵振东张浩刘国庆...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燃料电池堆的端板质量与封装载荷均匀化分布程度直接影响电堆的功率密度、效率、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为了减少绑带封装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端板结构质量,提高电堆内部接触压力均匀性,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基于等效刚度模型,建立了燃料电池电堆端板的二维拓扑优化模型.结果表明,底面平直结构的端板通过拓扑优化可以显著实现轻量化目标,但是无法在实现减重的同时提高堆体的压力分布均匀性,且在平均体积因子达到 0.5 时为最优结构;底面上倾结构端板能够明显改善电堆内部的接触压力均匀性.对底面上倾结构端板进行拓扑优化能够在减重的同时提升堆体的压力分布均匀性,当端板底面上倾高度为 0.09 mm时,压力分布的均一性最好,综合评价指标也最优,因此拓扑优化可以为端板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均匀性拓扑优化轻量化设计

    某汽油发动机减振皮带轮滑移问题分析与解决

    张杨孙萧袁方恩甄洪梅...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减振皮带轮组件作为发动机的功能性零件,其失效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及NVH性能.某款发动机开发过程中出现减振皮带轮的带轮与轮毂相对滑移故障.经过原因分析及试验验证发现,带轮的结构、橡胶材料以及组装工艺均影响减振皮带轮的滑移转矩.针对减振皮带轮产生相对滑移的原因,提出了整改措施并进行验证.

    减振皮带轮橡胶结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