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胡虹文

季刊

2095-8978

xyng@chinajournal.net.cn

0376-6687706,6689706

464000

河南省信阳市农专路1号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nyang Agricultural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各专业领域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等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高林娟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新时代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整个社会迎来一种全新的消费需求模式,人们对于消费的需求从单纯的物质消费需求逐渐提升为精神和文化层面的消费需求。这就要求文创产品设计融入更多情感化的元素,提升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本文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文创产品不同阶段层次的特性和发展趋势,最终提出了文创产品设计的方向和策略,以期为文创产业的持续性发展带来新的思路、注入新的活力。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文创产品价值实现

    东北边境城市民俗展演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促进研究

    范中峰曹萌
    63-68,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北边境城市作为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重要的文化交流节点,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本文通过对东北边境城市的民俗展演及其特点的阐述和挖掘,探讨了民俗展演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目前东北边境城市民俗展演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基于此,提出了包括政府支持、社区参与、教育推广等方面一系列解决问题的策略,以促进东北边境城市的民俗展演,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东北边境城市民俗展演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策略

    近代鸡公山避暑地开发的社会影响

    毛世开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鸡公山是中国著名的避暑胜地。自近代西人开辟以来,鸡公山从人烟稀少的山野变为中外闻名的避暑胜地,在其开发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就其自身而言,避暑地的开发推动了鸡公山区域社会的近代化历程;就其外部而言,则不仅拓展了汉口的城市空间,也影响了鄂豫省际关系的互动与交流。

    鸡公山避暑地开发社会影响

    图像叙事视角下豫南红色文化艺术表达研究

    张岱王书煜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作品是创作者借助艺术语言传递时代面貌、思想精神的方式,而红色文化艺术作品则是从叙事视角对国家、民族、人民的记录。豫南红色文化、革命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和中国优秀地域文化的一部分。以豫南地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红色艺术作品为研究对象,依据豫南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梳理主题艺术创作选题路向,从图像叙事视角进行分析,提出主观化艺术处理、典型性形象塑造、有效性传播发展等三方面豫南红色文化艺术表达策略,为讲好红色故事、推进红色文化的传播发展贡献力量。

    豫南红色文化艺术创作图像叙事大别山精神

    河南信阳地区茶园两种常见鳞翅目害虫的野外诱集

    刘红敏闻鑫茹王国君王春生...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应用性信息素搭配诱捕器探究灰茶尺蠖(Ectropisgrisescens)和茶毛虫(Euproctispseudoconspersa)在信阳地区的虫情发生动态,同时对诱捕器不同放置高度和不同类型的诱捕量进行比较,探讨信阳地区灰茶尺蠖和茶毛虫发生期的发生动态情况以及诱捕器在茶园中应用的技术参数、使用效果等。结果表明:信阳地区灰茶尺蠖有三个发生高峰,分别是6月初开始到6月中下旬、8月中旬到8月末、9月中旬到10月初;茶毛虫有一个大发生高峰(6月中下旬),两个小高峰(8月中下旬和9月中下旬)。诱捕器悬挂高于茶蓬10 cm和15 cm灰茶尺蠖的诱捕量差异显著,高出茶蓬15 cm的诱捕量大于高出茶蓬10 cm的诱捕量。相同高度三角诱捕器和船型诱捕器的诱捕量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为信阳地区灰茶尺蠖的绿色防控提供较好的性诱剂防治时间、诱捕器放置方式选择,以其提高灰茶尺蠖和茶毛虫的防治效果,节约防治成本,提高信阳地区茶叶品质。

    灰茶尺蠖茶毛虫性诱剂诱捕器

    商城县野生油茶种实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周轩王泽东李建徐晖...
    8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地优良品种的选育对促进油茶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在群众报优的基础上,选择商城县野生油茶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进行野生资源调查,共选择35个样株,随机采集果实,对其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基于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各样株进行差异性、相关性、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10%,籽粒数变异系数最大为38。05%,果实纵径变异系数最小为11。64%,35个样株的表型性状差异明显;聚类分析将35个样株根据表型性状的差异分成3个类群,其中小果型所占比重最大,为68。57%,中果形和大果型所占比率较低,分别为22。86%和8。57%;聚类结果表明,果重、鲜籽质量和籽粒数是表型性状中重要的分类性状。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排序,最终筛选出10个表型性状优良的植株:GM4、GM3、GM25、GM34、GM19、GM33、GM30、GM6、GM5、GM9,为进一步的良种选育打下基础。

    油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变异系数

    安徽砀山梨园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张明王磊潘国林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安徽砀山梨园为研究区域,测定土壤重金属元素Cd、Hg、Cu、Zn、As、Pb、Cr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砀山梨园土壤中Cd、Cu、Zn、As等重金属含量超过安徽省土壤背景值,Hg、Cr含量与背景值基本一致,Pb含量小于背景值;与国内其它地区果园相比,Cu含量较高,Cd、As和Cr含量适中,Hg、Zn和Pb含量较低。以安徽省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Cd、Hg、Cu、Zn、As、Cr的单因子污染指数较高,污染比率均超过40%,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为1。54,达到轻度污染级别,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为中等潜在生态风险。以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为评价标准,7种重金属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为0。33,属清洁未受污染水平,潜在生态危害整体表现为低潜在生态风险。

    砀山梨园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污染评价

    复合盐胁迫对两个香稻品系幼苗性状的影响

    李猛王少杰曾权刘秋员...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信阳地区的两个香稻品系(特优和香稻丸)为试验材料,探究NaCl和Na2SO4复合盐(1∶1)对两个香稻品系幼苗性状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0。00%、0。10%、0。40%、0。70%、1。00%)的复合盐处理试验材料。结果表明,在低浓度的复合盐胁迫下两个品系的苗高、根长、根数受抑制程度不显著;随着复合盐浓度的提高,两个香稻品系的苗高、根长、根数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在一定复合盐浓度范围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随复合盐浓度增加而增强,丙二醛(MDA)的含量随着复合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特优的SOD和POD活性变化量大于香稻丸,MDA的含量变化量小于香稻丸。根据试验数据分析可知,特优的耐盐性优于香稻丸。

    复合盐胁迫香稻盐浓度幼苗生长

    猫爪草灰霉病菌拮抗细菌的分离与筛选

    骆晓斌张天海柴艺张皓磊...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对猫爪草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本试验从不同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细菌,通过平板对峙方法测定其对猫爪草灰霉病菌的拮抗作用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纯化的106株细菌,通过初筛,对猫爪草灰霉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共有13株,其编号分别是BDYM-1、BDYM-2、BDHS-3、DFYM-1、SQBC-1、SQTS-2、SQBC-8、XJMH-1、NYHS-3、ZKFQ-1、ZKFQ-2、ZKFQ-3 和 ZKFQ-6;经过复筛,在初筛基础上选定了 5 株对猫爪草灰霉病病原菌抑菌效果较好的拮抗细菌,分别是BDYM-1、BDHS-3、SQTS-2、SQBC-8、ZKFQ-3;对这5株菌株进行细菌发酵液测定后,其中SQBC-8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为64。4%,BDHS-3菌株抑菌效果相对稳定。通过形态特征观察进行了初步鉴定,鉴定结果为5种菌株均为革兰氏阳性菌。

    猫爪草灰霉病拮抗细菌分离筛选革兰氏阳性菌

    一口钟挥发油组分分析及抑菌效果测定

    余鸿飞李婷婷赵筱岑
    111-113,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一口钟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对植物病原菌的熏蒸抑制作用,本文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组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一口钟挥发油对4种常见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一口钟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桉叶油醇(42。26%)、香树烯(11。47%)、蓝桉醇(8。19%)等。其对4种供试病原菌均有较强的熏蒸抑制作用:有效中浓度(EC50)均低于78。00 μL/L;经挥发油熏蒸处理后的病原菌菌丝出现畸形、扭曲、尖端内含物泄漏等现象,表明一口钟挥发油对上述4种病原菌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有望作为绿色熏蒸杀菌剂应用于农业病害防控。

    一口钟挥发油化学组分熏蒸抑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