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校园心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校园心理
校园心理

董海原

双月刊

1673-1662

campusxl@163.com

0351-4155095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双塔北路255号5层

校园心理/Journal Campus Life & Mental Health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第一本面向校园的心理科普读物--以解读青年成长困惑,促进心理健康为宗旨,围绕在校大学生关注的学习、情感、交往、发展、适应等问题,设置了“特别关注”“心灵阳光”“人生视野”“情感地带”“休闲沙龙”五大版块。由国内50余位知名心理学专家担任编委,同时吸纳了全国高校最优秀的写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实用性和知识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冲动行为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预测作用:手机成瘾的中介作用

    韩佳宁杜芳芳
    369-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冲动行为对焦虑情绪的影响,了解手机成瘾在关系链中的作用,为焦虑症状的干预提供思路.方法 以江苏省四所大学的学生作为样本来源,运用问卷调查大学生人口统计学特征、冲动行为、手机成瘾和焦虑情绪现状.运用Pearson积差相关探究冲动行为、焦虑情绪与手机成瘾的相关关系,使用SPSS的Process插件检验手机成瘾在冲动行为和大学生焦虑情绪之间的中介效应,并使用Bootstrap抽样检验法(重复抽样 5 000 次)检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结果 共纳入 1 019 名大学生.大学生存在冲动行为;有 497 名无焦虑(占比 48.77%),轻度焦虑 361 名(35.43%),中度焦虑 66 名(6.48%),高度焦虑 95 名(9.32%);245 名存在手机成瘾,占比 24.04%.大学生冲动行为可以正向预测手机成瘾和焦虑情绪(β=0.396,P<0.001;β=0.360,P<0.001),手机成瘾在冲动行为与焦虑情绪之间部分中介作用显著[95%CI为(0.273,0.543),不包括 0].结论 冲动行为和手机成瘾程度的提升会诱发大学生焦虑情绪,冲动行为发生会通过加重手机成瘾风险间接增强大学生焦虑情绪.因此,合理抑制冲动行为可以减轻大学生的手机成瘾,降低大学生焦虑情绪.

    冲动行为焦虑科技成瘾大学生

    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

    《校园心理》编辑部
    377页

    大学生自尊对手机依赖的影响:时间管理倾向的中介作用

    刘小英栗文敏
    378-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大学生自尊、时间管理倾向和手机依赖的关系,为降低大学生手机依赖提供依据.方法 2021 年 12 月对山西省 3 所高校 404 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采用自尊量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手机成瘾指数量表调查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时间管理倾向、手机成瘾情况.结果 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普遍较高(39±11)与常模比较,t=13.199,P<0.001;大学生的自尊、时间管理倾向、手机依赖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大学生自尊与手机依赖呈负相关(r=-0.412,P<0.001),时间管理倾向与手机依赖呈负相关(r=-0.310,P<0.001),自尊与时间管理倾向呈正相关(r=0.514,P<0.001);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在自尊对手机依赖的影响中中介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95%CI(-0.3613,-0.0010)].结论 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较高,时间管理在自尊对手机依赖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可以通过提升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降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

    手机依赖自尊时间管理倾向大学生中介作用

    本刊加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的声明

    《校园心理》编辑部
    383页

    自我肯定和性别刻板印象威胁对大学生认知功能的影响

    刘怡珂李佳玲李莉莉
    384-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自我肯定和性别刻板印象威胁对大学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 2(自我肯定/无自我肯定)×2(性别刻板印象威胁/无性别刻板印象威胁)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要求被试完成认知任务(男生组被试完成再认记忆任务,女生组被试完成心理旋转任务),以任务成绩为因变量.结果 在性别刻板印象威胁下,男女大学生的认知任务成绩均低于未受性别刻板印象威胁的被试(男生组:F=10.327,P<0.01;女生组:F=6.114,P<0.05);在无性别刻板印象威胁下,自我肯定组与无自我肯定组认知任务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组:F=1.37,P>0.05;女生组:F=0.87,P>0.05);在性别刻板印象威胁下,自我肯定组认知任务成绩高于无自我肯定组(男生组:F=9.83,P<0.01;女生组:F=7.32,P<0.01).结论 性别刻板印象威胁会降低大学生的认知能力;自我肯定能有效抵御认知-性别刻板印象威胁.

    大学生自我肯定性别刻板印象威胁

    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一学生气质性乐观的关系: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

    肖海雁张宇杨丽丽王燕...
    38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高一年级父母教养方式、气质性乐观与情绪调节之间的关系,分析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情绪调节问卷、生活定向测验对 455 名大同市高一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父母情感温暖与认知重评(r=0.166,P<0.01)、气质性乐观呈正相关(r=0.247,P<0.01),与表达抑制(r=-0.122,P<0.01)呈负相关;父母拒绝与认知重评(r=-0.257,P<0.01)、气质性乐观(r=-0.267,P<0.01)呈负相关;过度保护与认知重评(r=-0.177,P<0.01)呈负相关;认知重评与气质性乐观(r=0.290,P<0.01)呈正相关,表达抑制与气质性乐观(r=-0.178,P<0.01)呈负相关.②认知重评在父母情感温暖(β=0.034,P<0.01)、父母拒绝(β=-0.083,P<0.01)与气质性乐观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表达抑制在父母情感温暖与气质性乐观(β=0.014,P<0.01)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温暖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形成气质性乐观;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会以孩子的情绪调节策略为中介进一步作用于气质性乐观.

    父母教养方式情绪调节策略学生气质性乐观

    关于来稿图片发表需遵循的原则

    《校园心理》编辑部
    394页

    我国大学生自杀意念研究30年回顾——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冯晖艳崔洪波赵海鹏仇妙芹...
    395-400,后插1-后插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我国大学生自杀意念研究的热点、前沿及趋势,为深化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知网文献可视化分析功能和CiteSpace 6.2.R6 软件对 367 篇文献进行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期刊层级、基金支持和关键词分析.结果 我国大学生自杀意念研究发文持续增长,作者和研究机构合作较为松散,期刊层级权威性不高,获得基金支持的级别和数量较低,研究热点集中在影响因素、抑郁、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等主题.研究前沿趋势是反刍思维和心理韧性等.结论 我国大学生自杀意念研究处于增长态势,研究要加大合作,研究热点与方法有待创新.

    大学学生自杀意念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

    著作权使用声明

    《校园心理》编辑部
    400页

    "双减"政策实施后父母对子女生涯规划的信心与家庭教养负担的关系:年级的调节作用

    焦玉珍赵国军
    401-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有效的生涯规划是否能够预测较轻的家庭教养负担,而且这一关系是否受到年级的调节.方法 调查 1 002 名小学到初中的家长,运用教养压力问卷简版、职业生涯探索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简版),同时控制了父母角色和父母对"双减"政策的意义认同.结果 父母对"双减"政策的认同、对子女生涯规划的信心、子女年级与家庭教养负担互相之间存在相关关系(r=-0.218、-0.420、-0.072,P均<0.001),父母对子女的生涯规划越有信心、对"双减"意义越认同,家庭教养方面的心理负担相对越轻松,父母对子女生涯规划的信心对高年级的预测作用更明显.结论 父母对子女生涯规划的信心可能作为缓解家庭教养负担的有效途径,但要考虑年级因素.

    政府政策生涯规划父母年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