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校园心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校园心理
校园心理

董海原

双月刊

1673-1662

campusxl@163.com

0351-4155095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双塔北路255号5层

校园心理/Journal Campus Life & Mental Health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第一本面向校园的心理科普读物--以解读青年成长困惑,促进心理健康为宗旨,围绕在校大学生关注的学习、情感、交往、发展、适应等问题,设置了“特别关注”“心灵阳光”“人生视野”“情感地带”“休闲沙龙”五大版块。由国内50余位知名心理学专家担任编委,同时吸纳了全国高校最优秀的写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实用性和知识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研究伦理问题的说明

    《校园心理》编辑部
    406页

    体育锻炼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张炜王芳陈龙朱风书...
    407-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学高年级学生体育锻炼、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方法 采用青少年体力活动问卷、儿童青少年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小学生学习倦怠现状量表对1 276名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体育锻炼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257,P<0.001);体育锻炼与学习倦怠呈负相关(r=-0.262,P<0.001);社会支持与学校倦怠呈负相关(r=-0.488,P<0.001);②社会支持在体育锻炼与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16,在总效应中占比44.27%).结论 体育锻炼直接负向预测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倦怠,并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倦怠.

    学生体育运动社会支持倦怠中介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潜在剖面分析

    刘润香万妍刘欢
    413-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潜在分类模式以及人口学变量在其中的作用,为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CSMHSS)对江西省某高校 33 250 名在校本科生进行心理测查,并对数据进行潜在剖面分析(LPA)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可分为严重心理问题组(5.56%),一般心理问题组(13.90%),低自我伤害—高学业就业、网络成瘾组(18.96%),学业就业压力组(27.82%)和心理健康组(33.76%)5个潜在类别.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在各心理问题组所占比例更小(OR=0.630,0.980,0.515,0.673,P均<0.01);大一和大二学生在各心理问题组所占比例更大(大一学生:OR=4.896,1.459,5.334,3.024;大二学生:OR=2.303,1.353,2.297,1.461;P均<0.01),大三学生在严重心理问题组、低自我伤害—高学业就业、网络成瘾组、学业就业压力组所占比例更大(OR=1.423,1.540,1.297,P均<0.01);城市大学生在各心理问题组所占比例更小(OR=0.877,0.796,0.633,0.716,P均<0.05),城镇大学生在一般心理问题组、低自我伤害—高学业就业、网络成瘾组、学业就业压力组所占比例更小(OR=0.897,0.809,0.857,P均<0.05).结论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异质性差异,性别、年级和生源地对各潜在类别均有影响.

    回归分析心理健康潜在剖面分析大学生

    高中生反刍思维与抑郁关系的网络分析

    蔡文梅古力加依娜·木合亚提姑丽加玛丽·麦麦提艾力买合甫来提·坎吉...
    419-423,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中生抑郁核心症状,以及高中生反刍思维的特征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对乌鲁木齐某高中 1 868 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网络分析的方法对抑郁核心症状以及反刍思维与抑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高中生抑郁核心症状是孤独感、乏力感、失败感、压抑感;反刍思维的想自身多孤独、提不起劲、想疲劳痛苦的感觉与抑郁症状的孤独感、失败感、压抑感呈正相关(r=0.63,r=0.52,r=0.58,P均<0.01);希望现状有好转与忧愁呈正相关(r=0.26,P<0.01);孤独感在反刍思维与抑郁网络中对其他症状影响较大,更多地参与症状间互动.结论 高中生反刍思维与抑郁症状关系网络模型中,孤独感、想自身多孤独、希望有好转与失败感,发挥着重要作用,孤独感可作为高中生抑郁干预的重要靶子,反刍思维的症状反刍与抑郁有较强的相关性.

    高中生反刍思维抑郁网络分析模型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课程干预研究

    陈蔓莉
    424-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大学生心理资本的课程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验证干预课程效果,以许海元编制的《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为测验工具,对参与课程的被试在课程实施前、课程实施后以及课程实施后 3 个月分别进行心理资本水平测试.结果 心理资本总分、自我效能、韧性 3 个方面的分数在干预前、干预后、3 个月后追踪 3 个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资本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

    心理资本大学生课程干预

    高职新生自我和谐与孤独感的关系:安全感的中介作用

    栗艳魏佳巩彦斌
    430-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安全感是否在高职新生自我和谐对孤独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为有效干预高职新生心理问题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UCLA孤独量表及安全感量表(SQ)对山西省某医学职业院校 343 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及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①高职新生不同的自我和谐水平在孤独感(F=57.05,P<0.001)、人际安全感(F=67.86,P<0.001)和确定控制感(F=67.86,P<0.001)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自我和谐与孤独感得分呈正相关(r=0.623,P<0.01),自我和谐与安全感得分呈负相关(r=-0.697,P<0.01);孤独感与安全感得分呈负相关(r=-0.656,P<0.01).③中介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在自我和谐和孤独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高职新生的安全感在自我和谐对孤独感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自我和谐孤独安全中介作用

    中文版挫败感量表在大学新生群体中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霍倩倩张石磊
    435-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进一步研究中文版挫败感量表,检验该量表在大学新生中的信度和效度.研究挫败感对大学新生自杀倾向的影响预判.方法 使用中文版挫败感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人际需求问卷,自杀意念与自杀尝试调查问卷对某大学 8 808 名新生进行评测.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中文版挫败感量表可提取颓败感和低成就感 2 个因子,分别是 13 个题目、3 个题目,每个项目的因子负荷值为0.596~0.859,累计方差贡献率为 60.16%.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两因子修正的模型拟合情况优良,拟合指数[χ2/ν=3.63,比较拟合指数(CFI)=0.935,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99],均达到测量学要求.中文版挫败感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人际需求问卷分别呈正相关(r=0.659、0.660,P<0.001);16个题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928,颓败感和低成就感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 0.938 和 0.77,折半信度为 0.903.以自杀意念作为因变量,挫败感得分为协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β值为0.115,P<0.001;比值比为 1.121,95%CI(1.109,1.134),可认为挫败感与自杀意念呈正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 0.841,95%CI(0.817,0.865),P<0.001;最大约登指数值为 0.531,相对应的截断值为 23.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79.4%和 73.7%.结论 中文版挫败量表在大学新生群体中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能够对该人群的自杀意念具有一定判断价值.

    挫败感量表大学新生信度效度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弹性水平调查研究

    杜瑞霞王汶欣梁娜
    441-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更好的了解农村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弹性状况,并为提升农村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弹性水平提供教育对策与建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抽取河北某地区 3 所农村小学 267 名高年级小学生为被试,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测查其心理弹性水平,运用SPSS 26.0 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农村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最低得分37分,最高得分131分,平均为(94±18)分,不同性别的农村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弹性水平在情绪控制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五六年级的农村小学生心理弹性水平除人际协助维度外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农村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在情绪控制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教育者需要根据农村高年级小学生的性别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等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进一步提升农村高年级小学的心理弹性水平.

    农村高年级小学生儿童心理弹性

    当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路径

    王成德朱浩源
    445-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们对社会心理疏导与危机干预需求的急剧增加,需要重新审视当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在构建与运行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为社会心理服务的优化升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通过研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途径,不仅有助于提升公众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还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强人民的幸福感.此外,通过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建设,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社会心理疏导危机干预

    高职生职业污名化心理咨询1例

    代淑芬王丽平
    449-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案例介绍了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对 1 例因职业污名压力产生退学想法的高职生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该来访者对自身专业片面的认识,父母严厉的教养方式以及社会对体面工作的刻板评价等因素与来访者的职业污名压力有很大的关系.咨询师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来访者纠正了不合理的信念,改善了来访者的焦虑烦躁情绪及迟到、早退、旷课等消极行为,建立了专业自信,提高了专业认同感,最终使来访者打消了退学想法,并积极投入到大学的生活与学习中.

    认知行为疗法职业污名高职生专业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