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姚维传

季刊

1674-8638

ahxzxb@163.com

0551-63454847

230059

安徽省合肥市望江东路115号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改革开放,研究公共管理理论,促进公共管理实践,构建理论探索与应用实践沟通的平台。主要研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与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有关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交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反映公共管理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为新形势下政府公共管理研究和公务员培训事业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及重大价值

    葛姝彤张远新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具有多维度的生成根据,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粮基因的积极汲取,对马克思主义粮食安全理论的继承发扬,对粮食安全为"国之大者"的现实回应.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在阐发新时代粮食安全的战略地位、深刻意蕴、基本原则和基本路径方面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粮食安全理论,为新时代不断开创国家粮食安全新局面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彰显了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中的中国担当.

    新时代粮食安全国之大者自立自强胸怀天下

    以城乡融合发展为支撑促进现代化新湖南建设

    唐琼赵洋林新田
    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城乡融合发展对于现代化新湖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促进共同富裕,对现代化新湖南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湖南省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产业体系构建不完善、城乡要素发展协调性不足、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不均衡等问题.基于此,应依托县域经济发展、完善产业体系建设、挖掘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均衡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以突破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瓶颈,进一步推动现代化新湖南建设.

    城乡融合县域经济数字经济中国式现代化

    城乡产业融合视角下乡村振兴示范镇产业发展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范云翠吴海峰
    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城乡产业融合对乡村振兴示范镇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分析了吉林省乡村振兴示范镇的特色产业.目前吉林省乡村振兴示范镇产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果,但仍面临产业协同发展存在障碍、市场机制尚未健全、产业发展政策亟待完善、产业融合度有待提升、产业数字化建设水平不高和产业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据此,提出协同发展城乡产业、健全市场机制、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提升产业融合度、加快产业数字化建设进程、加强产业创新能力等发展策略.

    示范镇城乡产业融合产业振兴协同发展产业创新

    空间生产视角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实践路径——基于编码分析的多案例研究

    齐清诏丁志刚
    3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建引领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实践中,空间是值得思考的重要维度.基于空间生产理论视角,文章运用编码分析方法,对基层党建创新相关典型案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是一个包含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在内的空间生产过程,该过程具有阶段性和递进性特征;在空间生产基础上,多元主体通过具体行动机制实现了空间再生产,促进了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形成.

    空间生产理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编码分析

    村级简约治理的现实基础与实践逻辑——基于江苏省S村的案例分析

    赵雅楠钱坤
    4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农村社会和乡村治理双重转型背景下,一些地区村级治理面临较为复杂的治理情境,出现治理内容和治理面向的偏移、治理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以及忽视群众自治等问题.乡村简约治理是一种能够灵活运用半正式力量的低成本、高效能的传统治理模式,当下,村级简约治理是否可行是一个亟待回答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江苏省扬州市S村村级简约治理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形式主义得到有效整治、干部有时间和精力用于村级治理事务的基础上,通过将村民小组作为重要治理单元,村干部包组并推动村民自治,可以实现简约高效的村级治理.为此,推动村级简约治理,充分激活村民自治,同时让基层治理主体有时间、空间面向群众进行实质性治理,并建立有效的村民自治机制,这既是实现村级简约治理的重要前提,也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种有效方式.

    简约治理乡村治理半正式治理村民自治

    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李宇征沙印培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为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对中国农村改革实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索与思考,逐步形成了"两个飞跃"思想.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农业的"两个飞跃"思想,持续深入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仅奠定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坚实基础,更为建设农业强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农业现代化农村集体经济

    "大国小农"格局缘何存续至今——基于马克思主义"小农消亡论"的重新考察

    韩广富谭富鸿
    6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大国小农"向"大国强农"历史性跨越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理论命题.在资本"剥夺性积累"的宏观叙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于传统小农的自然经济特性阐明了其受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排挤而渐趋衰亡的历史宿命,提出社会主义国家应通过"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实现劳动者与劳动条件重新结合的前瞻性思考.中国共产党在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全新形态范式,借助集体化改造和市场化探索帮助家户经营深度嵌入社会化大生产体系,从而在宏观背景和主体规定层面实现了对经典农户理论的突破和创新,"大国小农"格局由此存续至今.农户家庭虽被重新赋予生产环节的自定义能力和裁量自由,但商业流通资本也正从产业链上下游"迂回"获取其田间生产剩余.新征程上要继续巩固和完善土地集体所有制、严防资本下乡"跑马圈地",重新激活村社集体统筹优势、提升小农生产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在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的辩证统一中实现全体农民共同富裕,走出一条家户经营"渐进式"改良和转型的中国特色小农现代化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大国小农农业强国农户理论商业流通资本

    我国农村养老的发展现状、现实挑战与政策建议——基于全国2 328个农村老年人的调查数据

    王国峰张丽红
    7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是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文章基于我国2 328个农村老年人的调研数据研究发现,当前农村养老呈现资金保障不足、养老保障制度不够完善、养老服务供需不相匹配、养老服务和个人生活满意度评价总体不高的局面.农村养老面临着经济来源不足、饮食结构单一、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健全以及精神慰藉不足等现实挑战.为推动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要提升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能力、建立助餐服务制度、提升健康服务水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等.

    农村老龄人口农村老龄化乡村振兴农村养老养老保障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和美乡村建设:内在耦合、现实梗阻与实施路径

    陈改君吕培亮
    9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和美乡村建设是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乡村建设理念,旨在实现乡村的和谐、美丽、宜居、宜业发展.进入新时代,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滋养和智力支撑.面对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心理阻力、资源困境和组织障碍等问题,应从心理、资源和组织三大层面发力,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助力业兴村强、民富人和、美丽宜居、稳定繁荣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在中华大地渐次铺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乡村建设内在耦合现实梗阻实施路径

    文化认同与村庄内生发展——基于多案例的比较分析

    朱浩然杨丹
    10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挥农民主体动能,实现农村内生发展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话题,而村庄文化作为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与集体层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着眼于农民主体视角,通过构建基于文化认同机制的理论框架,分析村庄文化在文化自觉历程中耦合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和动态变化,并分别选取不同区位、不同发展程度的典型村庄(包括乡情村居文化、民族特色文化、中原晋商文化)进行多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文化认同在农民主体的文化自觉历程中自然生成,并通过积累人力资本和推动集体行动驱动村庄内生发展.

    文化认同内生发展农村社会人力资本集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