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藏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藏教育
西藏教育

韩晓悟

月刊

1004-5880

0891-6361627

850000

拉萨市江苏路29号

西藏教育/Journal Tibet Educa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结合西藏教育实际和改革发展的需要,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专题讨论,发表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理论文章、实验报告和调查报告,介绍国内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趋势,反映教育科研的成果和动态。现开辟有领导讲话、教育论坛、德育工作、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教材教法、课程改革、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职业教育、幼儿教育、内地办学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强数学符号语言教学 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梁亮平吴诚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与思考的重要形式;加强对数学符号语言的教学关注,提升学生数学符号语言的转换、理解、表达水平,是提升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西藏中学生目前的数学解题效果相对较差,解题能力欠缺,较大的原因在于学生对数学符号语言理解不透彻.通过加强西藏中学数学符号语言教学,有效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解题能力.

    中学数学符号语言解题能力

    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青海省M县的调查

    田贝贝狄文婧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素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调查发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各维度呈现不平衡的发展状态,其中教师教育信息化技术知识与能力、教育科研和教学创新能力应重点加强.同时,专业背景、教龄、职称显著影响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鉴此,建议加强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培训、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开展分层分级教师专业培训,完善职称评定制度,从而助力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

    西藏高中思想政治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及对策

    梅晓芹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理应承担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任.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在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多、生源广、文化差异大的西藏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当前西藏高中思想政治课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西藏高中思想政治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问题,为提高西藏高中思想政治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性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西藏高中思想政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理路

    杨林姣黄闪闪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讲好中国故事,提炼故事背后的道理,是解决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内容重复、衔接力不强的有效手段,对落实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在课堂中讲好中国故事,思政课教师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选好中国故事,厘清中国故事背后的发展思路和整体脉络,聚焦不同学段的"理",兼顾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的整体性和针对性.小学阶段要讲活情理,做到情理交融;中学阶段要讲透事理,做到事理互通;大学阶段要讲深学理,做到学理交互.

    中国故事内容重复讲道理

    小学教师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及对策

    陈静怡沈建民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教师是推动和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对我国Z省704名小学教师数字化转型的现状调查显示,我国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水平一般,按照得分均值由高到低进行排列,依次为数字社会责任、数字化意识、数字化应用、专业发展、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增强教师数字素养学习意识,创设完备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提供个性化培训体系能有效帮助中国小学教师完成数字化转型.

    小学教师教师数字素养教师数字化转型

    非遗文化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美育教学探索——以西藏大学"藏族民间舞—热巴舞"为例

    李幸怡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民间舞蹈是承载民族、地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原始与自然的沉积、人类净化的印记及人类文化的储存.藏族民间舞热巴舞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藏族古代灿烂舞蹈文化艺术中的瑰宝,运用数媒手段将其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可促进美育数字化发展,搭建民族文化互鉴互赏、交流共享的平台.

    非遗文化热巴舞蹈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美育

    西藏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华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研究——以西藏大学为例

    边巴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以西藏大学312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从目的、重要性、途径、能力等角度对西藏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和学习意识进行了调查,同时对研究对象的中华文化特色词汇英语表达能力进行了测试,并探讨了如何在西藏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从而提高西藏高校学生的中华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中华文化英文表达能力西藏高校

    课程思政下西藏工科学生适应性评价及改善策略研究

    洪彬李丹韩世行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与工科教学融合过程中存在思政内容浅尝辄止、强行植入等问题,导致学生适应性较低,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潜移默化影响的要求,未达到育人目的.因此本文旨在对课程思政下西藏工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适应性进行评价,结合评价结果提出改善策略.基于西藏高校实地观察和课程思政开展现状建立工科学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依据层次分析法利用德尔菲法确定各影响因素权重,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以西藏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和西藏农牧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案例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从综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能力强化三个方面制定相应的学生适应性改善策略,为西藏工科课程思政发展提供依据.

    课程思政学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模糊层次法改善策略

    武汉西藏中学举办"少年对话院士"活动:格桑花开"桥"见未来

    武汉西藏中学
    封3页

    西藏教育系统举行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5周年"系列活动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