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顾祖成 索南才让

双月刊

1003-8388

xzmyxb@163.com

029-33755470

712082

陕西省咸阳市西藏民族学院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Xizang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主要为该院教学、科研服务,刊登有关西藏藏族历史、藏族文学、民族学、宗教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印度议会涉藏法案探析(1959-1976)

    任娟李萌
    78-8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在涉藏问题和边界冲突的双重叠加效应下,中印关系跌入历史低谷,为后期两国关系格局的演变带来长期深远的影响.在此期间,印度联邦议会和地方邦议会通过了涉及外交、国防、民防、东北地区行政区划调整和治理等多个领域的法案,为印度政府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建设、改革边疆治理体系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法理支撑.本研究将上述法案置于中印涉藏关系史的框架中进行详细的考察和论证,揭示该历史时期印度议会涉藏法案的主要特征及立法动因,以期为研究不同历史阶段的印度政府涉藏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印度涉藏法案联邦议会地方邦议会

    20世纪50-80年代上海市参与国家援助巴基斯坦述论

    闫红果朱新光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50-80年代,随着中巴关系渐热,巴基斯坦向中国提出的援助请求渐多,作为我国"王牌"城市的上海市积极承担国家援巴任务.基于历史条件的变化,上海市参与国家对巴基斯坦的援助经历了三个阶段.通过援建成套项目与提供成套设备、为巴培训多种人才与巴方来沪考察、派遣援巴专家与技术人员、提供一般物资援助与"救灾援助"等方式,上海市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多方位的支援.这些援助立足于上海的优质、优势资源,以协作互助的形式实施,最终惠泽巴方政府和人民,得到受援国的高度认可,成为中国援助巴基斯坦有效性的重要例证.

    对外援助上海市巴基斯坦中巴关系南亚

    新时代西藏改革开放的深化及其意义

    孙勇时华键
    9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初步系统阐释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显示了中央对全国各个领域推进和实现现代化的决心与部署.作为我国现代化一部分的西藏现代化,由于基础十分薄弱,须有国家和地方合力实施,并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下得以达成.邓小平曾专门论述对内开放的必要性,并希望西藏在21世纪走进中国现代化的前列.对此命题的定性定量分析,要通过构建对内开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体系,做出西藏对内开放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度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内开放是西藏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西藏的发展历程是治国必治边的必然,内地省市参加西藏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继续扩大对内外开放,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是正确的.

    西藏现代化对内开放共同富裕治藏方略耦合分析

    论西藏农牧民金融素养的影响因素

    于转利丁浩陆相瑾
    10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藏农牧民脱贫后面临防返贫、巩固小康生活的发展境况,这些目标的实现主要依托于农牧民自身能力的提升.金融素养无疑是其非常关键的助力.本研究根据西藏调研数据发现:西藏农牧民金融素养不高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其风险偏好倾向、金融教育程度、是否加入农牧业合作社、普通话水平及收入状况.研究验证了西藏农牧民金融素养正向影响其信贷和理财行为,并提出提升西藏农牧民金融素养以促进其参与金融活动的政策建议.

    金融素养风险偏好金融行为测评框架

    西藏对外贸易发展的质性考察

    高宝军刘佳
    109-114,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藏作为我国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对外贸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近年来在国家特殊优惠政策、对口援藏、面向南亚区位优势和西部陆海通道全面拓展政策和机遇背景下,西藏对外贸易实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文章分析了近年来西藏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和目前对外贸易发展劣势困难,提出推进贸产融合、服务市场主体、建立健全外贸扶持政策、提升口岸贸易便利水平、创新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构建外贸人才引育体系、挖掘对尼经济合作潜力等对策建议.

    西藏对外贸易质性考察

    基于因子分析的西藏科技创新环境评价

    李少伟张蒙蒙张丽峰
    11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能力提升是欠发达区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环境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构建适合西部地区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横向比较了西部12省区科技创新环境的差异并剖析了其成因,为西藏借鉴相关省区创新政策提供了依据,纵向评价了西藏科技创新环境呈现前期波动起伏、后期稳步趋好的态势,并从创新环境四个维度提出了优化西藏科技创新环境的相关建议.

    西藏创新环境评价因子分析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客户集中度的影响机制

    乔鹏程尚广梁张思怡
    123-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关系契约信任"的非正式制度背景下,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往往依赖于深厚的人际关系和信任基础,因此私人信任在企业和大客户的交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市场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利用客户集中度去反映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交易,探究数字化转型与客户集中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客户集中度.并且,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高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缓解盈余管理两条路径来降低客户集中度.调节效应检验反映出企业环境不确定性会增强数字化转型对客户集中度的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议价能力高、小规模的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于客户集中度的影响更显著.研究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客户集中度的影响机制,拓展了数字化转型经济后果的研究,为企业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

    包容性创新BOP创业企业可持续发展

    包容性创新视域下BOP创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

    马丽黄嘉程
    132-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BOP创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BOP创业企业面临亟待实现独立自主发展和摆脱外部帮扶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矛盾.研究基于BOP与包容性创新的内涵,梳理了 BOP参与包容性创新的角色演变及行为特征,提出技术赋能型、关系驱动型、价值创造型和企业家驱动型四种BOP创业企业主导的包容性创新模式,为BOP创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参考.

    包容性创新BOP创业企业可持续发展

    西藏高校教师教学数字化转型行为意向的驱动机制

    李静张立国
    139-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藏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任务是深化教育教学创新应用,西藏高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教师主动接纳数字技术并内化生成教学数字化变革的行为意向,其驱动机制是多因素条件相互耦合的过程.研究从组态视角出发,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信息技术接受与整合使用理论,构建了涵括态度、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知觉行为控制等在内的行为意向影响因素关系模型.通过对西藏高校261名教师进行调查发现:绩效期望等6个前因条件均不具备对结果的必要性解释;引发高行为意向产生的条件组态路径有内部定向型、综合影响型和体验驱动型三类;导致低行为意向产生的条件组态路径有环境抑制型和风险抑制型两类.据此提出:增强教师正向感知和价值认可、构建教学数字化转型行动共同体、注重系统视角下多重因素的适配联合,将成为驱动西藏高校教师教学数字化转型行为意向产生及强化的必要之举.

    教学数字化行为意向组态西藏高校

    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融合度及提升路径

    于少龙郭凤林
    147-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是多民族学生共同生活与学习之地,校园生活即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提升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生活的融合度是高校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以北京外国语大学藏族和维吾尔族学生为例,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生活中的融合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提出高校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融合度的若干可行性建议.

    校园融合度大学生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