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郭丕斌

双月刊

1671-1491

YZSF@chinajournal.net.cn

0350-3048243

034000

山西省忻州市和平西街10号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师范性、地方性、学术性为特色。内容严谨丰富、格调高雅,在保证学术论文规范性的基础上追求形式完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论元好问诗学中的"诗史"意识

    左洪涛曾茹婷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好问的诗学思想与"诗史"内涵具有深刻联系,他在诗学论著中推崇杜诗用典的广博严谨,倡导诗歌叙事与抒情功能的统一,主张诗歌语言的温柔敦厚与情感的含蓄蕴藉;具体体现为将学杜的经验总结为"学至于无学"的诗学理念、追求主客观之"真"的诗学观及倡导"风雅"正统的"辨体"意识;他的诗论主张,为诗歌表现情性、反映现实的方式提供了正确路径和理想范式.

    元好问诗学"诗史"

    元好问外孙程子充考述

    叶宪允
    7-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程子充生平事迹稀少,经过仔细梳理有关诗文文献,可知程子充曾任尚书郎、转运副使、少监.约生于1238 年前后,1304 年还在世.其祖父乃程震,曾任监察御史,父亲程思温乃金朝进士.程子充的外祖父是金蒙古时期的大文豪元好问,母亲元真.程震遗言诗以及元好问嫁女诗,在程氏家族传承八十年以上,著名文人虞集、陆文圭等多有题识,"翰苑诸公题识遍矣".赵孟頫有诗《送程子充运副之杭州》,诗作于 1287 年至 1292 年之间,地点是在元大都.文章对程子充家世、生平以及交游进行了考论.

    程子充元好问赵孟頫生平交游诗文

    试论元好问的骈文

    谢长风胡海义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好问的骈文历来未受到重视.经统计,《元好问全集》中的骈文仅有27 篇,作品数量较少,且较为集中地创作于金亡之前的青壮年时期.元好问骈文重实用而轻文饰,在内容上多为应制、应请之作,在风格上则以自然真淳、中和严谨为主.文章对元好问骈文各类文体的探析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其骈文的历史地位.

    元好问骈文宋贤矩矱

    金代山西人才的地理分布

    杜森宋卿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代山西人才的地理分布及成因,是金代区域史研究中长期未加注意或未显言之的论题.金王朝统治北方的百余年间,在辽的基础上彻底扭转了晚唐以来中国北方经济文化的衰颓之势,山西地区也进入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新时期,百余年间山西士子大量登第,军事、科学、艺术等各类人才纷纷涌现,但人才的地理分布却存在时空不平衡、家族集中性、民族差异性等情况.金代山西地理环境、政治发展、文教资源等因素的多方合力是造成这一分布状态的重要原因.

    金代地理分布山西人才

    老舍小说《鼓书艺人》的文学地理建构

    张霞辉薛文礼
    29-3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鼓书艺人》是老舍1948 年在美国生活时所著长篇小说.抗战爆发后老舍在重庆久居八年,高举"国家至上"观念开始了通俗文艺的创作.《鼓书艺人》更是一反老舍以往的对北京城与人的塑造,通过对重庆这座城市战时的社会环境和人物刻画,完成了战时重庆的文学空间构建,展现出老舍政治观念和文学创作观念的变化.文章从文学地理的角度切入,分析思考自然地理环境对于老舍重庆文学空间建构的意义,为老舍研究提供新视角.

    《鼓书艺人》文学地理文学空间

    论"三言二拍"中的孤女形象及其婚姻叙事

    于晓宇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言二拍"中的一些女性人物由于父亲早逝或父母双亡,被叙述者称为"孤女",她们缺少家庭庇护而面临社会地位沦落与婚恋的困境.一些孤女被迫沦为婢女或乐妓,无权选择婚姻对象,孤女寡母的无依短识导致孤女的曲折遭遇.编著者还关注继母虐待与利用孤女的家庭问题.孤女婚姻叙事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孤女的优良品德得到着重刻画.孤女面临婚姻难题,也可能获得婚恋自由的机会.恩人是向父亲角色靠近的解救者,为孤女决定婚姻对象,帮助她们恢复身份、准备妆奁、回归家庭.编著者肯定恩人对弱者慷慨相助的美德,以施恩有报的情节设置强化小说的劝善功能,"义配儒门女"隐含维护等级与道德秩序的思想倾向.

    "三言二拍"孤女婚姻思想观念

    中晚明儒将诗中的边塞书写及其新变

    赵艺斐杨万里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朝自嘉靖后大小战事频繁,边疆危机愈演愈烈,众多文武兼备的儒将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在奔赴国难的同时用诗笔紧扣时代脉搏,真切地书写了边疆见闻与生命体验,承载着丰富的战争记忆."兵儒合一"的双重身份使这些诗歌在艺术上别具一格,慷慨豪雄、沉郁悲慨之余,又能敛之于浑厚和平,形成了引人注目的诗美范式.中晚明"儒将"边塞诗在继承唐宋"文人"的基础上,于内容、视角、情怀等方面皆呈现出明显的新变色彩.对此进行探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中晚明儒将群体的高尚天下情怀与疆域认同意识,也可丰富对明代文学与中国古代边塞诗史的认知.

    中晚明儒将边塞诗新变军事与文学

    敦煌《楚辞音》所见佚书佚文考

    胡家尧王伟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敦煌P.2494《楚辞音》征引了大量的经典文献,保留了不少传世文献的异文及未见于今的佚书、佚文.文章依据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P.2494 影印本及张涌泉先生等《敦煌经部文献合集》点校本《楚辞音》,对道骞所引一众佚书、佚文进行了考辨,发现这些佚书、佚文对佚书辑佚研究、传世文献研究及其与传世文献关系的探讨均有一定的帮助.

    《楚辞音》佚书佚文辑佚

    山西票号账簿"归户"问题研究——以《晋商史料集成》为例

    宋梦琪
    53-6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十年来,山西商人文书逐渐走入学术界的视野,其中包括大量票号账簿.目前学术界对于票号账簿定性归户考证并未形成比较系统的研究,但正确的归户既能纠正以往的错误认识,又能规范下一步研究.《晋商史料集成》中"票号账册"一节影印出版了三十五本票号账簿,其中十七本归户有误.仔细研读账簿内容可发现吉立时间、所属票号、所属分号及账簿性质四要素可将账簿归入正确时空之中,方便下一步成谱系的对账簿中所反映的会计史、金融历史地理、区域史及社会经济史问题开展讨论.

    山西票号账簿归户《晋商史料集成》勘误

    英国海军的式微:二战时期海军军舰维修危机

    孙志慧王涛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国是19 世纪的世界大国和海上霸主,造船业基础和海军实力强大.一战后,由于国际海军裁军条约和国内政治原因,英国海军造船业处于严重萧条状态.1939 年二战爆发,尚未恢复元气的皇家造船厂承担了战时海军军舰的主要维修工作,德国的轰炸导致英国海军面临军舰维修危机,战略形势危急.英国无法自救,转向美国寻求援助,美国的"慷慨"援助帮助英国缓解维修危机,为盟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但是"虚幻"的胜利掩盖下是英国海军造船业的衰落,海军实力的下降,以及海上霸权的丧失.

    英国美国海军造船业皇家造船厂军舰维修租借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