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藏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藏医药
西藏医药

成建国

季刊

1005-5177

0891-6822425

850001

西藏拉萨市北京中路103号

西藏医药/Journal Tibetan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西藏医药杂志》是由西藏自治区卫生厅主管,西藏医学会主办的期刊,曾用名《西藏医药》,季刊,创刊于1975年,主要栏目为高原生理、高原病、论著、临床经验、讲座综述、卫生管理、卫生防疫检验、妇幼保健、护理、短篇个案、译文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运用质量管理工具促进国家集中采购药品优先合理使用

    沈小平黄超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质量管理工具促进国家集中采购药品的优先合理采用.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为对照阶段,采用常规质量管理,2022年1月~2022年12月为观察阶段,采用质量管理工具.在两个阶段内均实行国家集中采购药品方案,根据院内HIS系统随机选择30种药品,分析在两个阶段内药品价格降幅情况.在两个阶段内各选择一组医护人员40人,设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比较其对国家药品采购政策了解情况、对药品使用合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阶段国家集中采购30种药品价格普遍下降;观察组对国家药品采购政策相关问题了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药品使用合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国家集中采购药品优先合理使用具有促进作用.

    质量管理工具国家集中采购药品药物合理使用

    危重症专职护理团队模式联合呼吸机集束化管理在老年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吴洁郝小丹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危重症专职护理团队模式联合呼吸机集束化管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120例伴呼吸衰竭老年AECOPD入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呼吸机集束化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危重症专职护理团队模式管理.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气指标[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酸碱值(pH值)];干预期间住院情况[有创通气(IMV)时间、无创通气(NIV)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PaO2水平、pH值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IM V时间、NIV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危重症专职护理团队模式联合呼吸机集束化管理,可改善老年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衰竭症状,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危重症专职团队护理模式呼吸机集束化管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基于工作实录总结的无缝隙护理模式在预防骨科术中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

    蔡水泽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工作实录总结的无缝隙护理模式在预防骨科术中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8月~2022年8月入院行脊柱后路手术治疗的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工作实录总结的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状况及手术体位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4.65%,对照组18.60%,(P<0.05);两组损伤部位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体位舒适度评分中生理、心理及环境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社会文化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方法,基于工作实录总结的无缝隙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手术舒适度.

    压力性损伤工作实录无缝隙护理手术室

    急诊多发伤患者的流程再造理论急救护理干预效果

    杨泰涛陈荣三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流程再造理论急救护理用于急诊多发伤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急诊收治的102例多发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行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51例)行流程再造理论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损伤程度.结果 急诊停留、建立静脉通道、急诊送至手术室及入院至开始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短(P<0.05);抢救成功率:观察组98.04%,对照组84.31%,(P<0.05);护理后ISS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护理后CRAMS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流程再造理论急救护理用于急诊多发伤,有利于缩短急救时间,促进抢救成功率提高,并减轻患者损伤程度.

    急诊多发伤急救护理干预

    重症肺炎患者凝血功能监测及其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

    徐洁刑骄张娟何婷...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者凝血功能监测临床价值及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性.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121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出现DVT的67例患者纳入A组,将未出现DVT的54例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imer)]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肺炎患者出现DVT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重症肺炎患者出现DVT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间年龄、合并高血压比例、深静脉置管比例、APTT、TT、Fbg、D-Dimer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bg、D-Dimer水平为重症肺炎患者出现DVT独立危险因素,APTT为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PTT、Fbg、D-Dimer预测重症肺炎患者出现DVT的AUC均显著大于参考线(AUC>0.7,P<0.05).结论 年龄、合并高血压、深静脉置管、APTT、TT、Fbg、D-Dimer水平与重症肺炎患者出现DVT密切相关,重症肺炎患者凝血功能监测临床价值较高.

    凝血功能重症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肝内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价值

    肖雨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造影(CEUS)在肝内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90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通过曲线比较,分析常规超声和CEUS鉴别肝内结节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UC)值、特异度以及敏感度等.结果 ROC曲线分析发现,常规超声诊断肝脏良、恶性结节的AUC值为0.594、敏感度为40.00%、特异度为78.75%;CEUS诊断肝脏良、恶性结节的AUC值为0.856、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91.25%,CEUS诊断AUC值显著高于常规超声诊断(P<0.05).结论 CEUS对肝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效能优于常规超声,值得推广.

    肝脏结节超声造影诊断

    双能源CT在高原地区检测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检测中的应用

    李春辉雷彦明格桑罗布
    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双能CT对高原地区关节痛风尿酸盐结晶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6月~2022年5月在本院确诊为通风性关节炎患者20例.按检查方法分为手检组(20例,由1名多年临床经验的风湿科医生对患者进行查体并记录尿酸盐结晶沉积节的数目和形态)和CT组(20例,由1名多年放射诊断经验的医生在双能CT重建后的关节图像观察并记录有无尿酸盐结晶沉积,结晶的位置、数目、形态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例痛风患者,平均血尿酸量为(439.15±150.36)μmol/L,血清尿酸超过360μmol/L者占75.0%.尿酸盐结晶沉积常见部位膝关节、足关节和腕关节为主,其次为肘关节;膝关节主要分布在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髌上囊、髌韧带,足踝部以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距腓韧带、跟腱及手腕关节背侧肌腱深处为主.双源CT发现516处尿酸盐结晶,临床体格检查发现结晶为195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具有简便、无创优势,可清晰显示关节隐蔽部位的尿酸盐结晶,优于临床体格检查,可用于高原地区痛风性关节患者评估中.

    痛风双源CT高原

    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的运动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衰弱患者跌倒风险的影响

    杨晓曦马书丽王楚凡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的运动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衰弱患者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就诊我院的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衰弱患者217例.将2022年1月~2022年5月接受常规干预的9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22年6月~2022年12月接受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的运动干预的12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跌倒风险、平衡能力、平衡信心变化.结果 干预3个月后与干预前相比,两组跌倒风险评分下降,且观察组得分更低(P<0.05);两组平衡能力及平衡信心评分均有上升,且观察组得分更高(P<0.05).结论 基于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的运动干预有助于降低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衰弱患者跌倒风险,提升其平衡能力和信心,值得推广.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运动干预老年骨质疏松症

    一种果糖胺试剂对血清总胆汁酸测定携带污染的检出及处理方案

    江凤铭米豪杰张剑波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一种商品果糖胺试剂携带污染对血清总胆汁酸测定产生的干扰,探讨消除其干扰的可行方法.方法 分析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假性升高的原因,用健康体检人群混合血清作为样本,模拟临床常规检测果糖胺(Fructosaminen,FMN)和TBA在Beckman AU5800生化分析仪的工作程序,观察FMN试剂对TBA结果的影响.通过改变FMN试剂的加样模块或增加水清洗观察是否可以消除FMN对TBA检测的携带污染.结果 检出FMN R1试剂中含有胆汁酸盐浓度为(614.2±3.1)μmol/L(x±s),R2未测出.某随机样本TBA浓度为(12.02±0.8)μmol/L,四次水洗后的浓度为(11.81±0.41)μmol/L,改变样模块后浓度为(12.09±0.59)μmol/L.结论 该商品FMN R1试剂中有高浓度胆汁酸盐存在.检测时改变FMN的加样模块或增加四次水清洗可以避免FMN对TBA检测结果的干扰.

    果糖胺总胆汁酸携带污染抗干扰

    MRI弥散成像及灌注成像检查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郑雄辉曹春娟林登墙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MRI弥散成像及灌注成像检查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自2021年2月~2023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疑似早期脑梗死患者100例,患者均进行MRI弥散成像及灌注成像检查.总结脑梗死的MRI影像学表现,统计病灶部分、大小,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计算MRI弥散成像联合灌注成像诊断脑梗死中的效果.结果 经过整理临床资料显示:100例疑似脑梗死患者中,确诊96例(96%).96例MRI检查病灶部位分别为:顶叶12例,枕叶14例,颞叶20例,额叶20例,基地核30例;病灶大小:腔隙性梗死(病灶直径<15mm)46例,小梗死(病灶直径>15mm以上)50例.MRI弥散成像联合灌注成像检查灵敏度97.91%,特异度60.00%,与临床诊断结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灶表现为长T1、T2信号,早期病灶出现强化现象,慢性期无强化,FLAIR序列病灶呈长T2信号,软化灶信号被抑制,局部胶质增生呈高信号,早期梗死病灶弥散成像及灌注成像分别表现为高信号、低灌注状态.结论 MRI弥散成像及灌注成像检查,可有效显示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对指导脑梗死早期临床诊治有重要价值.

    MRI弥散成像MRI灌注成像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