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刘凯

月刊

1002-1841

info@17sensor.com

024-88718630

110043

沈阳市大东区北海街242号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Journal Instrument Technique and Sensor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一级刊物,连续荣获国家优秀科技期刊奖,是中国仪器仪表及传感器行业综合性应用技术性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家机械·仪表工业类核心期刊;美国Ei数据库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层石墨烯薄膜的柔性传感器研究

    李正农肖康博任志刚
    1-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在结构监测领域探索新型的传感材料和技术,对一种以多层石墨烯薄膜作为敏感材料的柔性传感器展开了研究,进行结构应变和冲击力信号监测.基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设计了柔性传感器大应变范围内的标定实验,并通过悬臂钢梁实验对柔性传感器和电阻应变片的应变监测结果进行了比较.此外,还搭建了沙粒冲击实验平台,实现了沙粒在不同下落高度的冲击响应.实验结果表明:柔性传感器具有大变形的监测能力,可代替电阻应变片测量结构的应变,并可用于沙粒冲击力的测量,在结构监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石墨烯薄膜传感器标定应变监测沙粒冲击力

    航空发动机电感电容式复合滑油磨粒传感器结构优化

    何永勃杨树
    8-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异常磨损产生的大磨粒蕴含航空发动机的健康状态信息.为了克服单一电感式或电容式传感器对磨粒种类区分的局限,提出了一种以三线圈电感与管道内置叉指式电容为基础的复合传感器.传感器通过分割灵敏场,利用差分结构,提高测量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基于多物理场仿真软件,运用控制变量法对传感器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输出特性分析表明:在内方外圆的管道中(内边长6 mm,外径10 mm),传感器可检测60 μm铁磁性金属磨粒、222 μm非铁磁性金属磨粒和268 μm非金属磨粒,并能有效区分滑油磨粒大小和材质.

    滑油磨粒种类区分复合传感器多物理场仿真控制变量法

    一种谐振微加速度计频率测量及稳定度分析

    宋金鑫刘恒吴嘉乐陈逸楠...
    13-1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谐振式微加速度计的高精度频率测量和长时间频率稳定度的快速分析需求问题,文中在总结Allan方差和原始#1 理论方差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快速#1 理论方差.实验测试表明:在不同采样间隔下快速#1 理论方差的精度和响应速度都优于Allan方差和原始#1 理论方差,而且采样间隔越小,越能提升谐振频率的稳定度分析.针对研制的谐振式微加速度计选择采样间隔为 1 s,快速#1 理论方差分析方法能在1 s内完成1 h频率稳定度分析,有利于高精度微机械谐振加速度传感器研制.

    谐振式微加速度计频率稳定度Allan方差#1理论方差

    MEMS正装传感器复合钝化层高温可靠性的研究

    刘润鹏赵妍琛刘东雷程...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绝缘体上硅(SOI)所制备的压阻式正装压力传感器可在高温下良好工作,但高温环境下电阻条和金属引线长期暴露在环境中易受到氧化和腐蚀,对传感器的输出造成影响,使电学性能发生变化甚至失效,为避免这种情况,通常在表面进行钝化处理.文中采用SiO2-Si3 N4 复合钝化层对SOI正装传感器芯片进行钝化,并且对钝化层进行高温老化考核,模拟高温和恶劣环境,验证其高温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按照SiO2 厚度为200 nm、Si3 N4 厚度为 300 nm的SiO2-Si3 N4 复合钝化层能在 350℃高温下对正装传感器进行有效保护且电学性能完好,满足芯片在高温下可靠性的要求.

    绝缘体上硅(SOI)压阻式正装压力传感器复合钝化层高温可靠性

    基于HSA-SVR的压电式车削测力仪多维力解耦

    张军蔡佳乐王郁赫滕玄德...
    26-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针对压电式多维力测力仪向间干扰大,制约测量精度的问题,分析了向间干扰对测力仪测量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的非线性解耦算法.利用混合模拟退火算法(HSA)对SVR进行参数寻优,对比并分析了HSA-SVR和线性最小二乘解耦法(LS)的解耦性能,证明经该方法解耦后向间干扰最大为0.526%,非线性误差最大为0.214%,HSA-SVR具有更好的非线性解耦效果.

    压电测力仪多维力测量支持向量回归机非线性解耦方法融合算法

    基于FBG的辊压机辊面非均匀应变分段重构研究

    王鹏宋春生韩雨润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对辊压机辊面内部损伤的监测,传统的重构方法不能较好地重构出结构损伤时应变局部突变的特点,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FBG传感的非均匀应变分段重构的方法.结合传输矩阵法推导了分段重构方法的可行性,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对不同工况下的应变分布进行分段重构仿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分段与未分段重构方法都可以较好地重构非均匀应变;在损伤状态下,分段重构方法得到的应变均方根误差为4.505 με,小于未分段重构方法的 18.991 με.说明分段重构方法具有一定的泛化能力,可以适应不同辊面工况下的非均匀应变重构.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输矩阵法非均匀应变监测应变分段重构差分进化算法光谱特性

    基于机器视觉的指针式仪表自动读数方法研究

    左振寰李亚薇陈丽谢晓波...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指针式仪表的精确自动读数,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指针式仪表自动读数方法.针对仪表展开图像中可能存在的部分刻度不可见和刻度间隔非等距的问题,构建了刻度线缺失下的插补方法和非等距情况下的指针读数计算模型.插补方法利用刻度间距的统计信息,实现了位置的自动插补.指针读数计算模型采用二次样条函数提高计算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读数误差,更好地满足指针式仪表的自动读数要求.

    指针式仪表读数识别机器视觉Hough变换极坐标变换缺失刻度插补二次样条函数

    K7-GTX与VU9P-GTY高速数据远距离通信应用

    刘静军贺小军王鹏孔祥皓...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高速数据通信领域,数据量快速增长,对通信速率需求越来越高,高速串行收发器GTX/GTH/GTY成为高速通信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解决方案.文中对不同系列高速串行接口进行远距离高速数据通信与验证,采用Kintex-7 GTX与Virtex UltraScale+系列的VU9P GTY接口进行非板间接口测试,高速接口间通过1 m长的定制高速线缆连接,通过配置Aurora64B/66B协议IP 核设计收发双向数据通信程序,实现了单通道10 Gbit/s的通信速率,并确保数据收发正确.通过IBERT的远端回环实验进行眼图测试和误码率测试,通过ILA测试接收到的有效数据传输无误码,并且系统稳定可靠,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GTXGTY高速数据传输FPGAAurora64B/66B协议

    基于FPGA的滚动轴承油液屑末检测系统

    朱鸣飞沈新航韩清鹏朱瑞...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润滑油液中的金属屑末可反映滚动轴承的当前磨损情况,针对油液中的金属屑末检测系统实时性差、检测率低的问题,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滚动轴承油液金属屑末检测系统.系统通过分析新型四线圈电感式传感器的实现原理,设计了四线圈电感式传感器、调理电路、激励信号源和数字信号处理采集系统.通过不同性质的屑末实验,得到 300 μm的铁屑末通过时传感器产生的感应电压幅值差为0.665 V,400 μm的铜屑末通过传感器时产生的感应电压幅值差为0.445 V.结果表明:系统具有检测实时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对滚动轴承中的油液质量和故障评估有重要意义.

    FPGA滚动轴承金属屑末电感式传感器检测系统

    无人化仓库下异构机器人混合任务分配研究

    王军茹张菂孙广彬
    53-6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具有若干个障碍区的码头无人化仓库中,为解决异构机器人系统对混合任务的有效分配问题,文中提出一种模糊聚类融合的扩展一致性束算法.在采用模糊聚类划分任务子区域和利用时间窗设置混合任务执行顺序的基础上,提出机器人分组资源配置策略,以任务分配收益最大、运行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异构机器人系统任务分配的数学模型,通过扩展一致性束算法,在各个子区域内完成任务分配.结果表明:扩展一致性束算法缩短了任务分配时间,得到各子区域内机器人的执行任务序列并且每架机器人所分配到的任务数保持均衡.

    无人化仓库异构机器人系统混合任务分配时间窗机器人分组资源配置策略一致性束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