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宜宾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宜宾学院学报
宜宾学院学报

汪明义

月刊

1671-5365

ybxyxb@163.com

0831-3545010

644007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酒圣路8号

宜宾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二为”和“双百”方针,提倡理论和知识创新,实行学术自由和讨论自由,为提出新理论、取得新成果营造良好的气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鼓励、引导和支持对全局性、前瞻性、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公民投票的民粹化图景及其隐忧

    李洋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民粹主义的渗透下,公民投票逐渐沦为政治博弈中首选的合法性工具,各党派希望通过主导公投走向来标榜"公意",进而为自己"造势".公投民粹化是公投的一种不良倾向,是指无视客观标准,基于"人民"与"精英"的对立思维,刻意抬高、美化并利用公投集会参与形式的观点及行为.公投民粹化在理论认知层面表现为对公投的盲目推崇,在制度实践层面表现为公投工具化.公投理论建构的缺失,无法抑制民粹主义蔓延;而民粹主义对公投的渗透,反过来引发公投理论的混乱,并阻碍公投理论的制度建构进程.完善公民投票的理论建构与制度建设才能消解公民投票中的民粹主义要素,促使公民投票的理性回归.

    公投民粹化公投崇拜公投工具化议题捆绑公意偏离公投理论建构

    身份转变视角下我国公众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莫仕懿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公众群体差异性和社会身份理论提出"绩效人"概念,用以概括参与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临时共同体.我国公众参与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涉及的社会身份可划分为自然人、社会人、绩效人三种类型.不同社会身份的转变是我国公众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现实逻辑,但由于存在合法性、稳定性、专业性的问题,不同社会身份之间的转变仍有待进一步规范.

    预算绩效管理临时共同体身份转变绩效人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入罪标准完善路径

    许林逸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主要包括三个入罪标准,即行为类型、违法犯罪和情节严重.《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虽然对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入罪标准进行了明晰,但实践中司法适用仍存在困境.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入罪标准改进路径应当对三项标准进行优化,对"标准一:行为类型"进行限制解释,在"标准二:违法犯罪"中坚持并完善"部分违法+犯罪"学说,对"标准三:情节严重"的认定应采用综合认定和实质认定的方式,从而实现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正确适用.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行为类型违法犯罪情节严重入罪标准

    监察工作信息公开的原则与限制——基于监察工作信息的类型化

    肖涵宇
    2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监察工作信息公开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内在要求,但是受"调查秘密主义"影响,监察机关认为信息公开会导致监察效能降低.为兼顾权利保障与监察效能,可以将监察工作信息划分为监察制度信息、监察监督信息、案件调查信息、案件处置信息、监察行政信息、监察统计信息六类,分别确定公开原则.除案件调查信息应坚持限制公开原则外,其余信息均应坚持最大限度公开原则.监察工作信息若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影响危及证人、鉴定人、举报人等人身安全,则不得公开.纪委监委虽合署办公,但"纪、监"信息应当区分公开.

    监察工作信息信息公开权利保障限制公开

    功能主义视角下价款超级优先权的司法适用

    黎源
    36-4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法典》第416条借鉴于UCC第9-107条,产生于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宏大立法背景之中,其规范功能最初是为了限制动产浮动抵押权的效力,进而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在我国担保制度从形式主义向功能主义转化的路径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一新制度由于裁判者实务经验不足,在司法适用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化解实务桎梏的正确做法是回归到《民法典》第416条的立法目的、立法背景,在功能主义的视角下划定价款超级优先权的标的物类型,明确标的物价款与所担保主债权的关系.当数个价款超级优先权之竞存或与其他担保物权竞存时,受偿顺位问题的解决应当在实现功能主义目标的基础上,尽可能与既有形式体系达成平衡.

    价款超级优先权功能主义司法适用设立效力

    非法引进、释放、丢弃外来入侵物种罪的教义学分析

    周志豪
    4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法处置外来入侵物种的行为规制具有双重面向,即行政法层面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刑事法层面却鲜有案发.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在于,国家没有出台关于非法引进、释放、丢弃外来入侵物种罪的相关司法解释,导致司法适用存在模糊.该罪法益应明确为国家对外来物种的管理制度以及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本罪的犯罪对象宜限定为有权部门发布的名录所列物种.犯罪客观行为中的引进行为应限缩解释为从境外引进,释放和丢弃行为应明确不作为犯和特殊行为的实质内涵.主观的罪过形式上应否定过失犯的成立,而仅肯定故意形态的犯罪.罪状中的情节严重应作违法性构成要件要素理解且仅包括客观要素.

    外来入侵物种生态安全司法适用可操作性教义学分析

    半殖民体验与晚清民族国家文学的主体性建构

    魏巍黄英豪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文学研究的民族国家文学命题需要在半殖民体验中重审.晚清文本在殖民西方认知中,试图移植西欧范式的民族国家文学,实现反殖文本的建构.但在帝国内陆文化传统隐脉的影响下,晚清文本中的民族国家成为再次通往世界大同的途径,实则表明了西欧范式在中国本土的不适用性;因晚清文本生成于沿海都市社会,在缺少对内陆农村的主体认知前提下,晚清文人未完成"殖民西方"认知中民族国家文学的主体性建构.

    半殖民体验民族国家文学主体性建构

    认知叙述学之可能世界理论视野下的否叙述

    周子栋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否叙述是经典叙述学较少关注的领域,原因在于它超越了故事/话语二分的框架.认知叙述学发展了可能世界理论在文学中的相应内涵和使用范围,也较之经典叙述学更好地处理了由否叙述所引发的问题.在认知叙述学视野下的可能世界理论框架中,根据否叙述对文本世界的影响性为区分标准,否叙述至少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对文本世界干涉性较小,在文本中作为叙述技巧或情节模式出现;另一种是高度破坏文本世界稳定性的形式实验类型.

    认知叙述学可能世界否叙述类型

    西方中国民歌研究现状及其启示

    李采真董玫池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方学界对中国民歌的研究已百余年,发展至今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他们采用与国内学者不同的方法和视角,拓展了中国民歌的研究视野和思路.但东西方文化的"异质性"也导致西方对中国民歌的研究存在误读、变异等问题,需要国内学者对其进行持续修正和重新阐释.在提倡跨文明对话、跨学科互鉴的当下,国内学界需理性认识西方中国民歌研究之优劣,以"他者视角"反观自身,注重相互借鉴学习,进而促进东西方话语体系下的中国民歌研究的互识、互证、互补与融合.

    中国民歌跨文明比e较他者视角海外汉学

    抖音旅游短视频信息特性对大学生旅游目的地偏好及行为意向的影响

    周山泰孟宝解巍田文...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抖音旅游短视频信息特性对大学生旅游目的地偏好及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发现,有用性和准确性显著影响旅游目的地偏好和行为意向;多样性显著影响行为意向,但对目的地偏好无显著影响;娱乐性对目的地偏好和行为意向无显著影响;目的地偏好在短视频信息特性和行为意向之间起中介作用.旅游企业和景区在运营抖音账号时,应专注于提高短视频内容的有用性和准确性,从而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抖音旅游短视频特性旅游目的地偏好行为意向大学生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