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运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运动
运动

梁林

半月刊

1674-151X

bsup@163.com

010-62967952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信息路48号

运动/Journal Spor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格教学对学生排球教学技能培养的路径研究

    岳凤霞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今正是处在快速发展的新兴时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更需要人才库的充备.教育和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专业化人才被提上了日程.目前,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更多的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被应用到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中,我们不断引进新兴教育方法,对于教师的内涵进行丰富,培养和锻炼高水平的教学技能.例如,引进微格教学法,并将其应用到体育教学实践当中,结合体育教学本身的内涵特色将微格教学法的功能性发挥起来,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分析和逐渐掌握学生自身的能力构造,从而促进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微格教学"为出发点研究其对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的路径,从而体现出所引进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教学技能,尤其是在体育领域的作用.

    微格教学体育技能培养

    高校啦啦操的编排与舞台表演

    律叶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啦啦操具有很高的人气,深得当代大学生的喜爱.啦啦操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品德.在高校啦啦操教学过程中,啦啦操编排质量对啦啦操教学价值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高校啦啦操教学的价值,然后揭示了高校啦啦操编排方法与舞台表演技巧.

    高校啦啦操啦啦操编排啦啦操表演

    高校瑜伽教学中的形体训练

    李旭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瑜伽教学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瑜伽教学中加入形体训练,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锻炼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瑜伽与形体训练的基础知识,然后根据大学生瑜伽学练实际,提出了高校瑜伽教学中组织学生形体训练的具体方法.

    高校体育瑜伽瑜伽教学形体训练

    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健身健美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万发同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开设健身健美课程,不仅能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自信、优雅的气质形象,更能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在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高校应当借助新媒体技术大大拓展当前健身健美课程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以促进学校健身健美课程的快速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大学生人才.

    新媒体高校教学健身健美教学创新

    少儿体育舞蹈教学的趣味性研究

    段美君
    9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趣味性是少儿体育舞蹈教学的前提条件,提高少儿体育舞蹈教学的趣味性,不仅能够让少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产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增强少儿的自信心,还能够激发少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目前少儿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存在过度重视技巧、教学内容单一、不符合少儿学习的需求、趣味性少等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趣味性舞蹈教学进行研究:从感官方面直观性地提高少儿学习的趣味;增加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缓解在学习舞蹈过程中的枯燥,提高儿童学习舞蹈的能力,从而提升艺术素质.

    体育舞蹈少儿趣味性教学

    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研究

    赵咏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体育运动,而是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和历史的文化精髓.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武术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可,但是在中国武术及武术文化的传承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主要阵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高校武术教学的意义、现状,剖析了武术传承中的问题,并提出了适合我国高校武术传统文化传承的建议,希望能够对未来武术的发展有所帮助.

    高校武术教学文化传承

    社会、学校环境下武术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李嘉雨李盛鲁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一直在积极进行对武术教育价值的研究,通过以往的研究分析得出,武术教育的实施将能改善和控制青少年的发散思维能力,可以弥补社会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青少年通过武术训练增强身体素质,促进感知和观察能力的发展,改善自我调节能力和反应速度.此外,武术中的礼仪和道德是练习武术必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通过武术训练,增强团队意识,增加交流的机会,有助于促进青少年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所以,探索武术的价值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通过分析社会和学校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武术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价值,预防和消除青少年问题.

    社会环境学校环境青少年教育武术价值

    "第三空间"视阈下体育名师工作室跨区域联合教研活动的思考

    唐军良
    10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第三空间"视域下,剖析长三角地区体育特级教师教学研讨活动开展的理论依据,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名师工作室跨区域联合教研活动寻找理论支撑和实施策略,从空间概念切入,为增进教师的学习与成长提供可能.

    第三空间体育名师联合教研思考

    基于体育教学评价的职高学生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培养探讨

    高振忠
    102-10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在职高体育教学中"开展适度评价、推动终身体育",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职高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探讨了基于体育教学评价培养职高学生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主要目标,最后详细分析了基于体育教学评价培养职高学生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具体措施.希望通过研究不断完善职高体育教学评价机制,进而促进职高学生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培养.

    体育教学评价职高学生终身体育行为习惯培养

    简析"积极性"心理驱动下的中学体育教学机制

    柳昭洋
    10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新课程改革进程中,要从技能教育、学生身心健康和运动参与积极性等多个角度出发,创新教学体系.体育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才会实现知识理论与实践技能的最佳教学.因此,在"积极性"心理驱动下,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聚焦学生成长,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兴趣,才能实现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本质创新.本文就目前中学体育教学的"多种"不足,结合积极性心理的内涵及教学影响,分析教学新要求,从关注学生心理、关注学生成长角度来构建"积极性"心理驱动下的中学体育教学机制.

    关注心理关注成长积极性心理驱动中学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