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运动精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运动精品
运动精品

吴数德

月刊

1004-2644

ydjp12@sina.cn

18977182992

530031

广西南宁市星光大道3号

运动精品/Journal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
查看更多>>《运动精品》(学术版)是综合性体育学术刊物,面向广大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和广大体育工作者。旨在探索和研究当代体育科学发展规律和趋势,主要内容是刊载反映体育学术研究、运动竞赛训练、体育教学、民族传统体育、大众体育等领域中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方法,同时提供国内外体育信息和动态。办刊宗旨:刊登体育科学论文;评介体育科研成果;传播民族体育特色;宣传体育训练成就;开展体育学术探讨;研究体育教学改革;报道教育研究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体育"一校一品"特色小学的发展策略

    华正春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一校一品"作为推动学校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提升学校整体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体育"一校一品"的内涵与价值,并分别从明确定位,科学规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设施设备;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丰富体育锻炼平台;深化体教融合;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几个方面提出了体育"一校一品"特色小学的发展策略。

    体育"一校一品"特色小学价值发展策略

    体教融合背景下中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马祥唐元超黄书朋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教学的实践性使体育学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展现出独到的优势,中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当前中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和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面临体育教学内容单一、体育教学思政元素欠缺、体育课程评价手段单一等问题,导致育人价值缺失。提出:横向一致:构建服务于三维育人目标的课程内容体系;重塑教学:构建"三结合,三创新"的教学新模式;理念皈依: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凸显育人成效;教学相长:提升中职体育教师职业胜任力的应对策略。

    体教融合中职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体教融合背景下思政教育融合高校体育教学路径研究

    金琦凯陈庆国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了观察法与经验总结法等方法,从体教融合的相关概述入手,分析了体教融合的内涵与发展特点,并以体教融合为背景进一步探讨了思政教育融合高校体育教学的积极意义,介绍了思政教育融合高校体育教学的困境,以此实现了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对思政教育融合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路径的深入研究,旨在为体教融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高质高效运用提供更多的有益参考,从而为高校实现高素质体育人才的培养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

    体教融合思政教育高校体育教学有效路径

    数字化背景下课后体育服务高质量转型的逻辑机理与融合路径

    梁雪雷艳云杨前程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数字化语境的大背景下,对课后体育服务高质量转型的逻辑机理、现实困境及融合进路展开详实剖析。研究表明,数字化背景下,课后体育服务高质量转型的逻辑机理主要包括数字技术创新课后体育服务新内容、数字平台共筑课后体育服务新合力、数据要素催生课后体育服务新决策。课后体育服务高质量转型的现实困境主要包括数智资源薄弱,供给质量不均衡、师资缺口明显,数字治理不务实、政策引导有限,机制保障不健全等掣肘。为此,试行从加强平台应用研发,弥合数智赋能鸿沟;培育高新创新人才,形塑数字教育氛围;强化课后服务政策,加强信息规范管理等三个维度进行务实性破局。

    "双减"数字化高质量课后体育服务学校体育

    海南省儋州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特征分析

    刘骏跃
    48-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了解海南省儋州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探究留守儿童不良心理健康状况的缘由,并提出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建议。以海南省儋州市当地小学、初中、高中的 6-16 岁的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运用心理健康诊断量表(MHT)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特征进行调查,在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海南省儋州市留守儿童具有以下心理特征: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等多个维度上存在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的留守儿童在总分、学习焦虑等多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鉴于不同年龄、性别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程度产生差异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考虑到年龄、性别的差异,实施干预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特征分析

    非遗武术拳种国际化传播路径研究——基于"螳螂拳"为中心的考察

    乔雪榕庞博冉令华赵学森...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实地调研法等相关研究方法,结合社会学、传播学、民族学理论,分析了螳螂拳在国际化传播中的成就与挑战。面对传播者素养不均、文化理解障碍、机构联动失衡和价值观念差异等问题,提出了提升传播者素质、利用"一带一路"机遇、强化体育组织功能、深化文化传播和发挥自媒体优势等策略,旨在推动螳螂拳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支撑。

    国际化传播螳螂拳民族传统体育

    广西退役运动员转型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赵友龙张鑫雨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广西退役运动员转型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契机与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广西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有利于促进体育强区建设、推动构建体育特色示范学校、舒缓体育教师紧缺现状、解决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难问题、提高学校竞技体育水平、降低运动风险的产生、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缓解青少年肥胖率等。面临的问题:运动员理论基础薄弱、教学能力有限、思想转型的"矛盾"难以克服、球类项目岗位居多、新兴类体育运动项目择业难。对策建议:不断完善转型政策;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其思想转型;根据地方特点增设体育特色课程。

    体教融合退役运动员体育教师职业转型

    民族传统体育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研究

    伊利高娃
    59-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民族传统体育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促进关系,揭示了其在健康促进方面的独特价值。同时,研究了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与健康教育中的实践应用,并提出了加强普及推广、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的策略与建议。通过挖掘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价值和文化内涵,我们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和热爱,进而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结果表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健康促进全民健身健康中国

    数字技术赋能群众体育赛事安全治理的价值、困境与推进路径

    周永睿马胜敏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赋能群众体育赛事安全风险治理是未来群众体育赛事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主导性策略。从数字赋能的视角出发,对数字技术推进群众体育赛事安全治理的价值机理进行阐述,从治理理念、治理过程、治理技术三方面审视当前数字技术赋能群众体育赛事安全治理中存在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加强组织机构合作交流;优化赛事治理结构,助力细化赛事治理过程:创新风险治理方式,强化资源利用高效治理的推进路径。

    数字技术群众体育赛事赛事安全风险治理

    乡村振兴视域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审视与路径探索

    孙锡杰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促进各相关产业相互融合,成为推动乡村事业发展的新动能。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快速建设发展中,部分地区由于认识偏差,特色小镇存在着定位不清、千镇一面、规划积极管理缺位、传统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不够、产业融合关联度不强等问题,极大地影响着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程度。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著名特色小镇的成功经验,探索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乡村振兴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体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