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压电与声光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压电与声光
压电与声光

胡少勤

双月刊

1004-2474

ydsgsipat@yahoo.com.cn

023-62919570;62919643

400060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花园路14号

压电与声光/Journal Piezoelectrics & Acoustoop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信息产业部电子第26研究所主办并公开发行的专业性科技刊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美国Ei数据库收录源。主要报道声表面波技术,声光与光纤技术,压电及其他功能器件,单晶、薄膜及其他功能材料,实验技术与测试方法,以及压电与声光技术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科技述评,国外在压电、铁电、声电、声光、电光等方面的各种功能器件和陶瓷、单晶、薄膜材料等新技术、新产品、新动向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漏纵波模式的高频宽带低插损滤波器设计

    王巍张迎王方滕洪菠...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常规的瑞利声表面波设计低插损、大带宽的高频声表滤波器,难以满足设计要求.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层膜结构的漏纵波(LLSAW)的高频宽带低损耗声表面波(SAW)滤波器.确定了激发LLSAW的波导结构,建立器件的二维理论模型;研究了电极各项参数对杂散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电极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发现,将串联谐振器的反射栅对数设置为6时,可有效抑制通带内的杂散.设计了镜像T型及镜像π型LLSAW结构滤波器,并进行性能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镜像T型结构更能抑制杂散响应,设计的镜像T型结构LLSAW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3 545 MHz,插入损耗为-1.416 dB,-3 dB带宽为274 MHz,带外抑制大于-30 dB.

    漏纵波电极反射栅杂散响应镜像T型

    微型FBAR器件性能优化设计

    周晓伟吴秀山孙坚徐红伟...
    6-1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模型,研究了不同谐振面积(3 600~10 000 μm2)条件下,电极形状(矩形、梯形、圆形和正五边形)及变迹角(30°、36°、40°和45°)对寄生谐振的影响,得到史密斯阻抗曲线和不圆度值,讨论了阶梯负载结构对横向声波泄露的抑制作用.仿真结果表明,电极形状为非正五边形,变迹角为40°时,对寄生谐振的抑制效果最好;在谐振面积为3 600 μm2 时,其不圆度为6.45%,与谐振面积为10 000 μm2 时矩形电极相当.设计的电极阶梯负载结构提升了并联谐振点处的品质因数,当电极横向尺寸为60 μm时,二阶电极负载结构的品质因数为1 378,比无电极负载结构的品质因数高10.07%.

    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有限元仿真谐振面积寄生谐振品质因数

    边缘空气层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设计与制备

    朱宇涵段兰燕陈志鹏许锴镔...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压电薄膜存在固有的对压电效应的非线性迟滞响应,并且声波有向边缘传播的横波分量,二者都会产生声波的能量损耗.该文设计了一种具有边缘空气层结构的单晶氮化铝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可以减小非线性迟滞的机电损耗并阻止横波能量泄露,提高谐振器的品质因数.使用COMSOL对设计的器件进行有限元模拟仿真,并成功制备出具有边缘空气层结构的谐振器进行测试验证.

    单晶氮化铝薄膜体声波谐振器边缘空气层有限元仿真压电非线性效应

    用于土壤温湿度检测的声表面波标签设计

    王春涛秦美玲陈智军郭佳佳...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土壤温湿度的并行检测提出了基于声表面波标签的解决方案.采用耦合模理论对阻抗负载型声表面波标签进行建模与仿真,得到负载反射栅回波幅值和相位随电容值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声表面波标签对土壤温湿度不同的敏感机理,设计了一种双通道双边带标签结构,采用时分多址的方法解决了对不同深度层级土壤同时检测时存在的回波信号混叠问题.通过回波信号的相位和幅值比实现了土壤温湿度检测,结合矢量网络分析仪和阅读器对标签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了标签的有效性.

    声表面波标签土壤温湿度检测阻抗负载耦合模回波信号

    基于软件无线电方案无线无源SAW温度阅读器设计

    王其豪曹俊豪张光祖罗为...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谐振型声表面波(SAW)阅读器射频电路大多采取分立器件设计,针对系统整体工作频段受限,硬件设计繁琐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软件无线电方案.软件无线电系统主体由ZYNQ和AD9361组成,射频收发端口添加LNA、PA进行信号功率放大,使用射频开关隔离收发.通过发射步进频率5 kHz、带宽1 MHz扫频信号,并对回波进行频谱分析求取最大值,最终得到谐振频率.针对SAW传感器回波持续时间较短而导致FFT计算分辨率的不足,使用重复采集增加数据长度,将阅读器的分辨率提高到468.75 Hz.实验结果表明,该阅读器能够正确探测传感器温度变化.

    声表面波SAW谐振器AD9361软件无线电ZYNQ

    Lamb波模态体声波压电谐振器仿真研究

    崔向东赵颖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对高性能射频器件的需求愈加急迫.体声波(BAW)谐振器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满足了高频应用领域的需求,成为当下射频器件中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叉指电极的兰姆波S0模态BAW谐振器,并讨论了支撑锚结构和压电材料对器件的品质因数(Q)值的影响,仿真分析了4种锚结构和3种压电材料下器件的品质因数情况.同时基于仿真得到的氮化铝BAW谐振器单元,采用梯形级联方式得到频带在70.36~71.45 MHz的BAW滤波器,插入损耗>-1 dB,能够适用于高频窄带应用范围.

    Lamb波模态有限元分析BAW谐振器品质因数等效MBVD模型

    BF-PT-BZT三元系高温压电陶瓷的介电压电温度稳定性

    杜嘉诚田聪聪王永晨陈建国...
    32-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0.54BiFeO3-0.33PbTiO3-0.13Ba(ZrxTi1-x)O3(BF-0.33PT-0.13Ba(ZrxTi1-x),0.4≤x≤0.8)三元系压电陶瓷,研究了Zr含量(x)对陶瓷的微观结构以及介电、铁电和压电性能的影响.X线衍射(XRD)结果表明,BF-0.33PT-0.13Ba(ZrxTi1-x)三元系陶瓷为单一钙钛矿结构,当0.4≤x≤0.7时,陶瓷相结构为三方-四方相共存;当x=0.8时,陶瓷为三方相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随着Zr含量的增加,陶瓷晶粒尺寸逐渐增加.在25~400℃时,陶瓷的压电常数d33 的波动小于±6%.当x=0.7时,BF-0.33PT-0.13Ba(ZrxTi1-x)具有最优异的综合性能,其介电常数εr、居里温度TC、压电常数d33 分别为1 194(1 kHz)、438℃和330 pC/N,在25~300℃时,陶瓷的电容温度系数和压电常数变化率分别为16%和8%.结果表明,BF-0.33PT-0.13Ba(Zr0.7Ti0.3)陶瓷在高温压电器件中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BF-PT-BZT三元系陶瓷居里温度介电常数压电性能温度稳定性

    硬性BSPT基高温压电陶瓷温度稳定性研究

    迟文潮鲜晓军冯小东李瑞峰...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固相合成法在1 125~1 175℃烧结范围内制备了0.15BiScO3-0.85(Pb0.88Bi0.08)(Ti0.97Mn0.03)O3(BSPT-Mn)高温压电陶瓷.所有样品均为纯相,晶粒尺寸分布符合正态规律,掺杂元素均匀,未发现明显的富集现象.研究表明,在1 150℃烧结制备的BSPT-Mn高温压电陶瓷的最大机械品质因数为1 500.3,在484.4℃温度下压电常数为289.8 pC/N,压电性能良好.

    压电陶瓷钪酸铋-钛酸铅(BS-PT)机械品质因数温度稳定性

    基于陶瓷基板一体化封装的高可靠性LC滤波器组装工艺研究

    李亚飞温桎茹蒲志勇张钧翀...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陶瓷基板一体化封装结构的LC滤波器,采用回流焊方法进行装配,制作了具有高可靠性的LC滤波器.采用电阻点焊对绕线电感进行引脚固定,使用贴片红胶粘接固定片式电容,实现陶瓷一体化封装LC滤波器内部元件的预固定.通过点涂方式施加焊膏,经回流焊接形成润湿良好的焊点,利用微压水柱清洗去除残留的助焊剂.经过调试和涂胶固定绕线电感后采用平行缝焊完成产品封装.对回流焊装配的LC滤波器进行过程检验、温度和机械试验.结果表明,由所研究的组装工艺制成的LC滤波器具有较好的工序直通率,满足高可靠环境应用要求,适合于批量化生产.

    陶瓷基板一体化封装LC滤波器回流焊接可靠性

    基于压电电机的光学稳像平台

    李兴时运来孙海超王强...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压电电机响应快,定位精度高及控制性能好的特点,设计了一款基于压电电机的光学稳像运动平台.利用COMSOL对电机定子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了定子的工作原理及响应特性.通过实验测得电机的最佳工作频率及预压力,并分析了响应速度与激励电压、工作频率、预压力之间的关系.采用多种控制方法进行定位测试,利用PID加步进的复合控制模式,实现了误差250 nm内的较高精度定位控制.

    压电电机光学稳像有限元仿真PID定位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