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王笑梅

月刊

1671-6027

xmsykjxx2004@sohu.com

18946066051 18946066182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马端街427号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的宗旨是为我国畜牧业发展服务,特点是栏目新,内容广,发行快,发表的内容要求具有科学性、先导性、成果性和实用性。对来稿3天内回复,2月内刊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融合的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以黑龙江职业学院动物医学专业为例

    张久丽杨明子闫亮苏晓红...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专创融合"建构的原则导向下,从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到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要做到基础课程与专业进行有效融合,专业课程要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效融合。本文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融合的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在创新创业基础教育与专业融合的过程中,经过课程改革,我们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到教学实施,全方位优化课程内容,促进创新创业基础与动物医学专业有效融合,帮助学生基于专业增强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就业和创业的竞争力。

    创新创业基础教育动物医学专业专创融合

    高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研究——基于"本硕博"贯通培养视角

    李先东陈玉洁邓羽佳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的现代化,而传统分段式教育体制存在本科与研究生教育脱节、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等亟待优化的问题。"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作为新时代教育体制改革的热点尝试,不仅是高校选拔创新人才的重要实践与探索,更是对新时代科技革命的教育应答。在此时代背景下,提出"本硕博"贯通培养促进高校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基本思路:统筹设计创新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开展"帮、扶、带"团队建设,鼓励低年级学生参与科研;多学科融合: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立横纵一体化发展理念、完善"本硕博"配套学科资源配置、制定科研创新激励制度的"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的优化路径,旨在为推进高等教育教育创新改革和内涵式发展提供思路参考和实施建议。

    新时代高等教育科研创新"本硕博"贯通培养

    动物病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改革探索与实践

    宋祥军涂健王振宇邵颖...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物病理学是动物医学专业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沟通基础兽医学与临床兽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科,在动物医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思政教育与动物医学专业教育的融合,旨在培养学生成为知农爱农兽医人才,在动物病理学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应该以专业知识为主线,以渗透的方式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实现动物病理学知识教学、课程思政的无形渗透。本文探讨课程思政目标、课程思政的设计方案、思政元素挖掘与实践,旨在为动物病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动物病理学课程思政示范课

    畜牧兽医专业"定制式"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养猪技术创新班为例

    闫红军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企合作开展定制式人才培养是产业行业与学校合作的全新起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工程学院联合产教融合型企业开设了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养猪技术创新班,构建并实施了"双主体、双循环、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共同组建教师团队,制订养猪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开展校企"双主体"和工学"双循环"教学,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促进了产教深度融合,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养猪技术定制人才创新

    兽医传染病学课程中思政内容融入策略与实践

    刘建华谢金鑫加尔肯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在兽医传染病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的策略与实践。通过分析兽医传染病学的课程特点,结合思政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提出了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强化职业道德和伦理意识等思政内容的具体方法。教学实践表明,这些策略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兽医传染病学思政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实践

    动物生理学课程过程性考核改革初探

    李在建刘文强秦绪岭曹贵玲...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传统课程考核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高校的教学需求,新的考核方式亟待与时俱进。近几年,过程性考核在各大院校中广泛应用。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提升教学质量,结合动物生理学课程自身的特点,作者尝试对动物生理学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针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动物生理学授课方式过程性考核教学质量

    青贮刺梨果渣替代青贮玉米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与肌肉品质的影响

    宋振宇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利用青贮刺梨果渣替代青贮玉米育肥湖羊的可行性,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取36只年龄接近、初始体重为(37。23±3。15)kg的育肥湖羊(公母各半)作为试验动物,分为2个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每个组18只羊,分为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检测项目及方法:(1)生长性能、称重和计算法;(2)肌肉品质,按照国标操作流程检测;(3)经济效益,市场调研和计算法。结果:(1)两组间始重、末重、净增重、日增重、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2)试验组肌肉蛋白较对照组升高了 11。95%,差异显著(P<0。05);肌肉初水、吸附水及脂肪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组饲料成本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 15。19%(P<0。05);虽然两组间其余各项经济效益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是试验组毛利润在数值上较对照组提高了 9。93%。结论:日粮中10%青贮刺梨果渣具备替代10%青贮玉米的可行性,有利于提高育肥湖羊肌肉品质,降低饲养成本,提升养殖效益,具备适量替代可行性。

    青贮刺梨果渣青贮玉米生长性能肌肉品质湖羊

    贵州省凯里市猪伪狂犬病及猪蓝耳病的血清学抗体检测分析

    李心琼金鸿汪忠荣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猪伪狂犬和猪蓝耳病是在我国生猪养殖业常发的两类繁殖障碍类疾病,为了解贵州省凯里市猪群猪伪狂犬及猪蓝耳病病毒感染情况及疫苗免疫效果,2023年采集凯里市不同规模猪场和散养户的猪群血清609份,分别应用阻断ELISA和间接ELSA方法对猪伪狂犬病毒gE抗体、猪蓝耳病抗体进行检测。结果:不同日龄未免疫猪群的伪狂犬病毒gE抗体阳性率在38。46%~75。32%之间,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在46。15%~55。95%;不同养殖方式未免疫猪群的猪伪狂犬病毒gE抗体阳性率处于30。43%~84。91%间,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在42。50%~60。28%之间;不同免疫情况猪群猪伪狂犬病毒gE抗体阳性率在40。78%~68。67%内,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在54。92%~83。54%之间。结果表明:贵州省凯里市生猪养殖业普遍存在猪伪狂犬病及蓝耳病感染情况,其中以散养户未免疫猪群猪伪狂犬病毒gE抗体及蓝耳病抗体阳性率最高,其次是小型养殖场;疫苗免疫对于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具有一定效果,但后续应加强对小型猪场(合作社)及散养户的技术指导、宣传和培训。

    凯里市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血清学

    畜禽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

    张学汉陈彩芬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畜牧业的发展,但是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同样也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当前我国着力推行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战略,因此在畜牧业领域中需要对畜禽粪污进行针对性处理。同时对资源化利用技术进行深入探究及推广。

    畜禽粪污处理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

    复合微生物吸附除臭剂的制备及其除臭应用研究

    薛阳姜虎升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合微生物吸附除臭剂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除臭净化剂,它能有效去除硫化氢、氨气等恶臭气体,除臭率和抑蝇率达70%以上,并且对人体和动植物无任何毒副作用,对环境也不产生任何污染。复合微生物吸附除臭剂的适用范围也十分广泛,包括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垃圾堆肥厂、污水处理厂、粪便消纳站、公共厕所、大中型养殖场、屠宰厂、食品加工厂、淀粉厂、皮革加工厂、污水坑塘、景观水域等。复合微生物吸附除臭剂作为一种新兴的产品,具有环保、高效、可持续等优点,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详细介绍了复合微生物吸附除臭剂的制备过程,并对其除臭效果进行实验,结果体现了该除臭剂在不同场景下的除臭效果和性能表现,证明了其除臭效果的可行性,为其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复合微生物吸附除臭剂制备方法除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