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康均行

月刊

1006-4028

yfyxqbzz@tom.com

028-85586157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学路6号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Informa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85年创刊,是“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杂志”(国家级)双月刊,主要报道预防医学、卫生学及临床医学领域中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和科研工作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设有论著、综述、述评、调查研究、情报信息、健康教育、实验研究、检验技术、医院感染、译文、学术讲座、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年上海市徐汇区在校中学生受欺凌现状分析

    沙吉达周妍欣李菁燕梦雨...
    1248-1252,1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上海市徐汇区在校中学生受欺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青少年受欺凌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3年4至6月从徐汇区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抽取7所学校在校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受欺凌情况和健康行为等情况进行调查.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究上海市青少年受欺凌的影响因素,双侧检验α=0.05.结果 徐汇区青少年受欺凌发生率为27.84%,单因素分析中,不同年龄、学校类型、吸烟行为、饮酒行为、心理问题状况的在校中学生其受欺凌状况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职校学校是受欺凌的保护因素,吸烟、饮酒及心理问题严重是受欺凌的危险因素.结论 青少年受欺凌情况与多方面影响因素有关,需从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对青少年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以预防受欺凌情况的发生,降低相关危害.

    青少年心理问题欺凌

    2014年与2021年南京市女性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苟莉莉石呈陈旭鹏
    1253-1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4年、2021年南京市女性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女性慢性病防治素养干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2014年、2021年南京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对15~69岁女性慢性病防治素养进行比较分析.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用比例或构成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对女性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21年南京市女性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总体水平提高至34.9%,比2014年的7.8%提高了347.44%.与2014年相比,2021年南京市女性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在不同人口学特征组均有提高.不同人口学特征女性慢性病防治素养提升幅度不相同.结果显示郊区女性慢性病防治素养提升最快,为697.50%;其次是35~44岁组女性,为430.26%;提升幅度最小的是医务人员,为101.36%.郊区、高年龄、低文化程度、低收入、职业是农民作为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提升的重点人群,其中郊区、低收入女性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提升最大.而老年、低文化水平女性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提升最小.以2021年南京市女性慢性病防治素养监测数据为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区女性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高于郊区女性,OR为1.283(95%CI=1.008~1.631),与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女性相对比,具有大专/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女性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更高,OR为5.793(95%CI=3.281~10.229).以机关事业单位女性做参照,职业为农民的女性其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水平更低,OR为0.557(95%CI=0.311~1.000).结论 南京市女性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在2014-2021年间有明显的提升,不同人群提升幅度不均衡.今后应持续以高年龄、低文化程度、低收入、职业为农民的女性为重点干预群体,以骨质疏松等知晓率低的慢性病防治知识与技能为重点干预内容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慢性病素养综合干预.

    女性居民慢性病防治健康素养影响因素

    上海市浦东新区静态职业人群体力活动水平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张莉余登来吴倩郭蕾...
    1262-1267,1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不同体力活动水平的静态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企业健康管理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选取浦东新区企业健康管理网络单位中的非生产性单位内部以坐位读写和交谈为主要劳动形式的在职职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症筛查量表和世卫组织五项心理健康量表开展问卷调查,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偏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34例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38.68±8.63)岁,个体体力活动水平处于低水平有81人(12.8%),中等水平有325人(51.3%),高水平有228人(36.0%);112人有焦虑症状(17.7%),441人有抑郁症状(69.6%),158人身心健康状况较差(24.9%);偏相关分析显示,体力活动水平越高,抑郁得分越低(r=-0.117,P=0.003),心理健康得分越高(r=0.145,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力活动水平升高是抑郁水平降低(b=-0.765,P<0.05)和心理健康得分较好(b=1.151,P<0.001)的保护因素.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静态职业人群个体体力活动水平是其抑郁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其体力活动水平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职业人群静态体力活动水平焦虑抑郁心理健康

    2023年南充市第二产业接害工人职业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甘霖邱静
    1268-1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南充市第二产业接害工人职业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2023年抽取该市第二产业1 227名接害工人为研究对象,使用《全国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调查个人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 2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23年南充市第二产业接害工人总体职业健康素养水平为52.4%,其中职业健康保护基本知识(78.9%),健康工作方式和行为(71.5%),职业健康法律知识(50.8%),职业健康基本技能(29.4%),文化程度、月收入水平、企业性质和企业规模是职业健康素养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南充市第二产业接害工人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以中小微型、民营企业为重点干预企业,以低文化、低收入工人为重点干预群体.

    第二产业工人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健康素养影响因素

    基于ROC曲线的自贡市15~69岁居民健康素养及拐点年龄分析

    陈卓谢艳马誉菱蒋小勇...
    1275-1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法(ROC曲线法),分析健康素养不同维度的拐点年龄,为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2021年以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制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对自贡市15~69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利用ROC曲线法分析健康素养不同维度的拐点年龄,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验证拐点年龄对是否具备健康素养的预测效果,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a=0.05.结果 本次共调查2376人,其中男性 1 154(48.6%)人,女性 1222(51.4%)人;15~35 岁共 376(15.8%)人,35~45 岁共 297(12.5%)人,45~60 岁 1 128(47.5%)人,60岁及以上575(24.2%)人.安全与急救素养具备率最高为55.9%,其次为健康科学观素养达34.3%,基本医疗素养26.5%,传染病防治素养13.0%,健康信息素养10.1%,慢性病防治素养最低为3.3%.健康科学观素养在不同性别人群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425,P=0.011),但传染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健康信息素养以及是否具备总体健康素养在不同性别人群中分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科学观素养拐点年龄为48.5岁,传染病防治素养拐点年龄为47.5岁、慢性病防治素养拐点年龄45.5岁,安全与急救素养拐点年龄53.5岁,基本医疗素养拐点年龄为51.5岁,健康信息素养拐点年龄为49.5岁,总体健康素养拐点年龄46.5岁.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C指数结果表明拐点年龄对健康素养转变具有预测价值.结论 提高健康科学观素养应以小于拐点年龄人群为重点干预对象,提高其余维度的健康素养应以大于拐点年龄的居民为重点干预对象,从而提升总体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ROC曲线拐点年龄健康素养

    2022年四川省4地区老年人跌倒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泰桢胡狄慧邓颖王卓...
    1281-1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四川省4地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四川省老年人制定跌倒预防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四川省4地区2017名60岁以上老年人,于2022年6至9月采用面对面询问调查、自答调查问卷和现场观察3种方法,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跌倒相关因素、跌倒发生情况、跌倒知识行为态度和助行辅具使用情况等.对跌倒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o结果2022年四川省4地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为20.7%,跌倒后受伤的老年人占6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农村(OR=1.391,95%CI:1.092~1.774)、女性(OR=1.488,95%CI:1.169~1.893)、睡眠质量不太好(OR=2.004,95%CI:1.274~3.152)及睡眠质量非常不好(OR=4.095,95%CI:2.158~7.772)、患慢性支气管炎(OR=1.460,95%CI:1.082~1.971)、患足部疾病(OR=1.609,95%CI:1.158~2.237)、使用阿片类镇痛药(OR=1.830,95%CI:1.272~2.633)、自评健康状况一般(OR=1.601,95%CI:1.200~2.137)及自评健康状况差(OR=3.060,95%CI:2.070~4.523)是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四川省4地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高,农村、老年女性、睡眠质量差、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足部疾病、服用阿片类镇痛药和自评健康状况差的老年人群跌倒发生风险较高.四川省应完善老年跌倒风险评估,筛选跌倒高危人群,通过开展预防跌倒与健康睡眠宣教、加强体育锻炼、积极防治跌倒相关疾病、安全用药等方式进行预防和干预.

    老年人跌倒现状影响因素

    2013-2022年重庆忠县居民伤害死亡原因分析

    陈春蓉朱红云郑代坤
    1289-1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3-2022年重庆市忠县居民伤害死亡原因,为伤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2013-2022年忠县居民死因ICD-10编码为V01-Y98的伤害死亡数据,应用Excel 2016计算伤害死因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死因顺位,应用SPSS 26.0软件对不同性别和年龄别的伤害死因进行x2检验,双侧检验水准α=0.01.结果 2013-2022年重庆市忠县居民共死亡67 177例,其中伤害死亡4 852例,伤害死亡占全死因构成比7.22%,年均伤害标化死亡率56.47/10万,其中男性为74.04/10万,女性为38.19/10万,男性伤害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x2=136.253,P<0.001).伤害死因顺位前5位分别是意外跌落、交通事故、自杀、意外淹溺和中毒,除自杀男性排第3位女性排第2位外,其他死因顺位男女一致.首位伤害死因0~14岁组为意外淹溺,15~64岁组为交通事故,≥65岁组为意外跌落,不同年龄组伤害死因构成不同(x2=919.669,P<0.001).788例自杀中,杀虫剂自杀和上吊自杀占78.93%.结论 意外跌落、交通事故、自杀、意外淹溺和意外中毒是危害忠县居民健康的主要伤害死因,是伤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同时应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的伤害死亡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伤害死亡标化死亡率伤害防治

    2023年秦皇岛市城区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血脂异常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

    王宇陈旭王丹彤姜丽丽...
    1295-1300,1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秦皇岛市城区老年居民血脂异常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秦皇岛市城区老年居民血脂异常防控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2023年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秦皇岛市5个城区60岁及以上老年常住居民血脂异常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秦皇岛市城区老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情况,采用x2检验对秦皇岛市城区老年居民血脂异常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秦皇岛市城区老年居民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结果 有效调查6 524人,男性3 522人,占54.0%,女性3 002人,占46.0%;年龄为(68.75±11.34)岁;血脂异常检出2538人,检出率为38.9%;高TG血症、高TC血症、高LDC-L血症、低HDL-C血症检出率分别为20.2%、10.5%、11.4%、22.7%.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4.338,95%CI:1.396~2.183)、65~69 岁(OR=5.609,95%CI:4.274~7.362)、70~74 岁(OR=4.949,95%CI:3.873~6.323)、75~79 岁(OR=2.028,95%CI:1.626~2.529)、80 岁及以上(OR=1.254,95%CI:1.00~1.558)、文化程度高中(OR=1.386,95%CI:1.202~1.598)、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OR=1.392,95%CI:1.203~1.612)、超重(OR=1.589,95%CI:1.38~1.83)、肥胖(OR=1.968,95%CI:1.695~2.284)、饮酒(OR=1.164,95%CI:1.020~1.328)、吸烟(OR=3.106,95%CI:2.535~3.804)、患高血压(OR=1.746,95%CI:1.396~2.183)、患糖尿病(OR=1.746,95%CI:1.396~2.183)、每日静坐时间≥6h(OR=1.279,95%CI:1.056~1.551)是秦皇岛市城区老年居民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 秦皇岛市城区老年居民血脂异常检出率处于河北省内平均水平,老年女性、年龄大、超重、肥胖、饮酒、吸烟、患高血压、患糖尿病、每日静坐时间大于6h是秦皇岛市城区老年居民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建议发展秦皇岛市大健康产业,为秦皇岛市老年人群打造绿色生态医疗健康和老年养护基地,控制秦皇岛市老年居民血脂异常危险因素,减少血脂异常的患病率.

    血脂异常影响因素秦皇岛市城区老年人

    2023年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石锦鸿邓明菊李红琼陈凤...
    1301-1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2023年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彝族地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依托"2023年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项目",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凉山州17个县(市)中小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及饮食运动情况问卷调查.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x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23年调查凉山州中小学生30412人,超重肥胖检出率18.0%,超重检出率11.7%,肥胖检出率6.3%.超重肥胖检出率男生(18.9%)高于女生(17.1%)(x2=15.960,P<0.001),城区学生(22.4%)高于郊县学生(16.9%)(x2=98.693,P<0.001).x2检验结果显示,正常和超重肥胖学生是否住校、过去1周新鲜水果频次、新鲜水果种类、吃蔬菜频次、蔬菜种类,喝牛奶、酸奶、豆浆或豆奶频率,吃早餐频率,过去1周60 min以上中高强度运动天数、周末节假日中高强度运动60min以上天数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风险郊县学生低于城区学生(OR=0.780,95%CI:0.708~0.860),女生低于男生(OR=0.907,95%CI:0.839~0.981),高中生高于小学生(OR=1.153,95%CI:1.015~1.310),不住校学生高于住校学生(OR=1.312,95%CI:1.189~1.449),过去 1周60min以上中高强度运动天数4~7d学生高于≤1 d学生(OR=1.111,95%CI:1.003~1.230).结论 凉山州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增高,超重肥胖与人口学特征、饮食及运动行为有关,应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以减少彝族地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

    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影响因素凉山彝族自治州

    2020-2022年沧州市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与PFGE分型分析

    卢伟胡倩倩戴其彬王春东...
    1309-1312,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收集沧州市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基因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型特征,为副溶血性弧菌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对2020-2022年1 056份海产品样本中分离出的139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三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本地区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基因;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的基因图谱得到聚类图,采用BioNumerics 7.6软件对PFGE酶切片段聚类分析.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 056份样本检出139份副溶血弧菌阳性标本,检出率为13.16%,其中139株中有3株热稳定直接溶血素(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tdh)基因阳性,具有毒力,带有毒力基因的副溶血性弧菌占比为2.16%.139株副溶血性弧菌部分同源,聚类分析相似度为36.5%~100.0%.结论 沧州地区带毒力的副溶血性弧菌主要为tdh毒力型,毒力基因分布特征与其他地区报道基本一致;PFGE图谱多态化,可有效应用于食源性疾病溯源分析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为开展本地区副溶血性弧菌分布研究,预防副溶血性弧菌相关疾病的暴发打下基础.

    副溶血性弧菌分子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聚类图毒力基因三重实时荧光PCR